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生物教学》2019,(12):42-43
分析了高中生物学教材涉及的生态问题,教学时采取有效手段,提出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巩固生态文明知识,规范生态文明行为。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教育的支撑和引领,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要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职业教育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传播生态文化,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开展生态技术研究,发展生态产业;设置生态专业,培养生态技术人才。职业学校通过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化校园建设和生态专业设置,提高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生态文化,发展生态技术,培养生态专业人才,从而实现其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3.
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和创新,对高中生物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生物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更需要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为此,我国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文章主要对生态文明教育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提高两者的融合程度。  相似文献   

4.
高校是培养和提高公民生态文化教养的重要阵地。通过高校规范的教育方式、系统的知识学习、和谐的环境熏陶,使青年学生具备建设生态文明所需的生态文化教养,对切实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应以系统传播生态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生态文化教养为目标,并针对大学生的学习规律,以案例教学为方法,以实践教学为手段,系统开展生态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5.
刘菊英 《成才之路》2020,(11):121-122
高中生物学是与生态文明教育联系较为密切的学科,其中涉及大量有关生态教育的内容。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对于学生生态知识的掌握、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和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策略两方面,对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马荣欣 《天津教育》2023,(1):143-145
<正>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对地球资源和环境保护、人类自身生存健康、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则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地理学中所包含的知识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相连,在我国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能够有效普及生态文明相关知识,提升生态文明教育和地理教学的效果,培养中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生态文明素养,在青少年群体中形成生态文明氛围,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7.
作为国家意志和国家发展战略,“生态文明”相继写入党章和宪法;《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中有多处阐述加强生态文明教育。2019版普通高中生物学(沪科教版)教材在“生物与环境”模块深挖生态文明教育价值,有机融入古今中外生态文明建设智慧和成果,依托教材促进生态文明知识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培育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引导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实践,助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加强高职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高职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的实践活动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开设生态文明选修课,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环保社团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职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新理念。对中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应遵循课内渗透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宣传和普及环保知识,从小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相似文献   

10.
缪丹 《中学科技》2023,(5):21-23
<正>生态文明建设已纳入我国国家发展总体布局。教育是国之大计,要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长远之计是化育人心、润物无声,因此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过程,是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文明观,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培养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的研究从指向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教材知识锚定出发,对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育人资源的挖掘。在实践研究中,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也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当前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总体不强,生态知识欠缺,生态文明素质需要提升,生态行为需要加强培养。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要注重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入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辉映。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和经济、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与中华文明内在要求相一致.我国高校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要教育广大青年学生树立自然中心主义生态观;要引导学生重视知行统一的生态实践;要丰富人文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加强学生心灵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教育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以问卷的方式,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现状、大学生获取生态文明知识的途径及其所希望的生态文明教育方式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不够完善,开设的生态文明课程较少,而且往往重理论轻实践;大学生掌握的生态环境学知识较少,部分学生对生态文明的态度比较冷漠。建议高校完善生态文明的课程设置,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的心理教育与实践教育,同时应通过自身的生态文明行动加强教育。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的生态学课程教学可以成为一个宣传生态理念和环保意识的阵地,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生态学课程教学无论是在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上,还是在环保意识的培养方面都作了一些探索,但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课程教学改革尝试较少。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1)优化课堂教学内容;(2)拓展课堂教学知识;(3)增加体验式教学模式;(4)开展课外科技与实践活动等形式,以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使之更好地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 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 中,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其中,让学生们认识到生态文明与 生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和掌握生态文明的知识和技能,改善自 身的生态文明行为,是提高学生生态保护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有 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生态伦理学主张把伦理学的视野从人扩大到一切生命和自然界,是伦理学研究的新突破,目前已成为当代国际环境保护运动中起先导作用的环境价值理念。基于生态伦理学的初中生物教学,要培养学生新的生态伦理观;要在生态伦理观指导下更新教学行为;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要引导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教育包括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行为、生态文明理念等多个方面。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很多内容属于生态文明知识,有着对生态文明行为的要求,渗透着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在技术与工程领域需要运用生态文明理念进行思考。在小学科学教材编写中,应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梳理属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学习目标,在教材框架中进行综合考虑,通过实践活动、拓展与应用、内容渗透等形式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教育对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生态文明教育与地理教学具有很强的适配性。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为研究对象,对教材中的生态文明知识进行分类归纳,从课堂教学到课后实践,提出具有可行性的生态文明教育策略,引导学生学习生态文明知识、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式,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之一。本文在探讨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观、重新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全球生态意识和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科研活动等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高职学生作为未来职业技能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重要群体,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态文明意识至关重要。基于此要从心理过程认知、情感、意志以及行为表现入手对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现状进行阐述,对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提升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认知高度,提升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情感体验,加强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意志控制以及改善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行为模式四个方面给出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