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动画是我国现代儿童喜爱的视觉艺术形式。动画不仅给儿童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和快乐,同时也为学生的芙术学习提供了全新的资源,动画与儿童关术的学习、发展发生了直接联系:本文通过分析儿童在芙术发展各阶段接受动画的特点、动画在儿童芙术中产生的积极作用,为构建动画艺术与儿童芙术的教学渠道提供了教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动画技术以其自身的魅力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显现出巨大的教学魅力.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动画情境",让儿童思维从"生活"走向"数学";运用"动画演示",让儿童思维从"感性"走向"理性";通过"动画聚焦",让儿童思维从"模糊"走向"清晰";进行"动画游戏",让儿童思维从"单一"走向"丰盈".  相似文献   

3.
成星 《文教资料》2013,(9):81-82
文章从儿童心理学与动画特性的角度提出了动画创作与儿童思维的天然联系,首先总结了儿童思维的特点,其次分析了动画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指出——儿童思维是动画创作的灵魂,动画创作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并提出,动画创作者要拥有儿童思维,永葆一颗童心,才能源源不断地创作出优秀的动画作品。  相似文献   

4.
宫崎骏动画寓意深刻,蕴涵着画家迷恋的多种情结——如成长、女性、行旅、飞行器、儿童、反战、父母缺失、女英雄等情结,诸情结与日本历史、社会、时代、文化的渊源,与创作者生平经历、哲学思想、理想追求间的密切关系。丰富的蕴涵,赋予宫崎骏动画独具的人文品质、忧思意识和哲学意味。  相似文献   

5.
文学戏剧作品中,角色形象是作品内涵传达的符号,动画中的角色形象担当了同样的任务。角色是动画作品中以其生命形式来活动的表演主体。动画角色的设计过程,实际就是影视作品中演员塑造角色的二度创作过程。现代角色表演体系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更为深刻地研究角色的多重性和其心理情感的深层结构的理论知识。从借鉴传统、解放天性、调动情感、自觉创造等四方面分析表演理论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实践应用,能较好地阐释角色表演与动画角色设计的内在关联及其所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肖弋 《教师》2008,(7):48-49
动画是人类运用图画技术成功地表现连续运动过程的结果,让人类从静止画面审美欣赏进入了具有视觉动感画面的审美。动画是儿童活动的梦想,成人的童话。动画多渠道传播为儿童提供了大量的视觉信息。可爱的造型、生动的情节、完美的技术制作这些综合因素,在生活中循环再现,使动画成为引发儿童情感共鸣、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动画给儿童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和快乐,动画成为了儿童学习的新兴趣,动画对儿童美术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7岁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动画艺术的发展,动画语言特点对儿童思维方式与思维方向的影响分析,运用社会历史研究、文化研究等方法,探究动画对儿童影响的优点与不足,预测动画正在且还将长期影响着儿童的思维与发展,找出方法避免动画给儿童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儿童文坛中,金曾豪的动物小说以其丰富的艺术形象、独创的“上帝视角”及张扬的生命意识成功实践了文本创作与读者接受间的契合。金曾豪动物小说形象塑造从多重层面,围绕儿童接受心理,在小说形象的塑造中实现对儿童的教育、培养和感染,对当代儿童的成长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动画创作中随着年龄的发展对应儿童的策略所使用的频率和质量是极为重要的创造手段,但是如何判断儿童具体处于哪个阶段,应该针对哪个阶段,对照什么策略是需要我们继续研究的。这与儿童的认知系统发展的完善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国产动画《巧虎》为例,是采用了独特分龄分版的幼儿学习动画教材,该作品充分考虑到幼儿不同成长阶段发展的需求,制定了符合年龄和认知程度的学习进程及游戏项目,娱乐的同时启发了儿童的各种能力并达到了培养良好性格和生活习惯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动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而色彩是构成动画造型的要素之一,也是动画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儿童是动画最主要的观众和消费者,儿童的心理与动画的色彩设置息息相关。通过深入分析儿童心理的特点,结合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经典作品,探讨其动画中色彩设置的运用,希望能对中国动画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该文分析了中国动画产业人才匮乏、动画创作民族性缺失、动画产品衍生市场混乱、动画产业投资与产出失衡等问题的深刻原因。试图探寻适合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一提起电视节目,孩子们总能滔滔不绝,机器猫、百变小樱、白雪公主、柯南、孙悟空,这些动画节目中的主人公以其生动有趣,勇敢善良的性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每当播放动画节目时,孩子们一定会准时地守在电视机前面,生怕漏了一集.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开始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大众主要的消遣娱乐工具.儿童随之也有了更多的机会收看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3.
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教材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倡导的“小学课程应以综合课程为主”的理念,以其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教材内容特点体现课程发展的综合化趋势,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行为、情感等多方面的特点,有利于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我们应该注意到,强调全面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儿童的个体差异,而透过多元智能理论这一视角理解儿童的多样性,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品德与生活》课程,从而更有效地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14.
创设生动、形象、具体的场景,能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有效化学探究.一、巧设直观情境,激发探究热情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正在深刻地改造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为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多媒体技术以其生动的图画、动画、声音、文字等,能将枯燥、单调的教学内容生动化、具体化,给学生带来视觉、听觉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9,(83):163-164
幼教动画是为学龄前儿童开发创作的动画片,观看动画既是学龄前儿童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动画也是伴随他们成长的重要题材。因此,考查教育动画的作用机制,分析它的教学功能,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幼教动画作为儿童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有着其自身的特点。文章通过简单论述幼教动画的含义和特点,进而分析幼教动画的教学功能,并提出了展望与未来。  相似文献   

16.
Flash动画以其体积小、交互性好、扩展性好等优点受到广大动画制作者的喜爱.但面对极其丰富的Flash动画,针对Flash动画的检索和索引并没有受到社会的重视,这极大地限制了Flash动画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逐步走进了教学当中.并且日益显现出其强大的作用。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声音、影像、动画为一体的特征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以其逼真的图像、动画和极富感染力的音响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以其灵活多变的交互性吸引学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科学教学之中,能使科学课堂更形象生动,更富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相似文献   

19.
宋营弟 《科学课》2008,(11):56-57
信息技术以其逼真的图像、动画和极富感染力的音响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以其灵活多变的交互性吸引学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科学教学之中,能使科学课堂更形象生动,更富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相似文献   

20.
儿童动画音乐由于其在受众、内容、风格特点等方面与学前教育专业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可将儿童动画音乐引入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基础课中。以《海绵宝宝》主题曲为例,探讨儿童动画音乐在学前教育音乐基础课中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