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集中,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办好寄宿制学校、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于促进社会稳定与当前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乡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教育资源整合,于2008年8月完成了中小学合并,组建成一所既承担九年义务教育,又承担幼儿教育于一体的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陈东学校。全校现有在校生573人,其中中学生132人,小学生255人,下辖中心幼儿园及四个教学点186人,寄宿生360人,寄宿生中农村留守儿童占68%。经过5年来的探索,寄宿制学校的育人功能得到了发挥,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与生活问题,做到了让家长放心、学生舒心、社会满意。  相似文献   

2.
如何管理宿舍,才能提升宿舍质量,营造良好的环境,更好地让寄宿生有家的感觉,让他们学会对寄宿生活进行合理的安排,从而对初中三年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培养寄宿生坚强、独立的人格,这是每个学校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为了良好的教育资源很多家长会让学生去读外地的学校,这就直接导致寄宿制学校在基础教育中得到快速发展。寄宿制给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条件,但随着寄宿生的逐渐增多,寄宿体制下存在的弊病也逐渐显现,所以学校要了解明确寄宿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积极进行对策研究,改善现状。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城乡居民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城镇居民为了寻求更好的教育资源而选择城市寄宿学校。中小学生在学校寄宿必然带来亲情缺失的现象和问题,这给城市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教师应对城市中小学寄宿生亲情缺失下的情感关怀教育进行分析和研究,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老师的关爱。  相似文献   

5.
<正>由于我县乡村学校越来越少,而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却来越来越强。一些乡镇的学生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便想尽办法让孩子到县城上学,这样的教育发展模式造就了我们民勤实验中学寄宿制学校。如何解决农村寄宿学生的健康成长问题,已成为我校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以"实际生活为依据、课堂教学为阵地、心理辅导为手段"三位一体共促农村寄宿生健康成长,这是我们寄宿制学校的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巫向伟 《考试周刊》2009,(16):214-214
随着农村教育布局调整,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寄宿制学校为农村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寝室的建设无疑对寄宿学校的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寝室文化建设这个角度去思考如何培养并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自主能力。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为了优化教育资源,我县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步伐大幅加快。与此同时,寄宿制学校的寄宿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而学生寄宿过程中不仅仅是需要解决住的问题,更需要人性化、规范化的管理,以使学生在寄宿期间学有所长、人格逐步健全,从而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一、寄宿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寄宿生拿起行囊来到学校,就意味着离开父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农民进城步伐加快,农村人口的出生率不断降低,导致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适龄儿童数量下降。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整合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通过适当地集中办学组建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就成为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从当前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管理现状看,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我们应加强对学校管理的相关研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寄宿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家长希望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一种是工作忙碌,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但是学生寄宿后也容易发生一些问题,如感觉生活单调、没意思,与父母缺少沟通、产生心理问题等等,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寄宿生的管理上有针对性地做了一些工作。问题一:白天在学校学习,晚上还住在学校,感觉单调,没意思。对策:丰富寄宿生活。学生从周一到周五都学习和生活在学校,在教室里面对的是老师,回宿舍面对的还是老师,难免会感到单调。于是,我们首先在宿舍的布置上下功夫,丢掉宿舍的刻板面孔,使宿舍成为学生的另一个家。…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时下,不少农村家长千方百计送子女进城读书,许多中小学没有学生集体宿舍,只好租房散点寄宿。这种分散寄宿产生的问题很令人担忧。 这些寄宿生年纪一般10—16岁,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夜间单人住宿害怕,单独生活不习惯,课外,教师不能直接管理,他们便三五成群地相聚在一起。若  相似文献   

11.
随着义务教育普及率日益接近百分百,如何在新形势下巩固普及率并提高教育水准?辽宁桓仁县创造了新鲜经验。从1999年开始,桓仁县通过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建设,重新调整全县中小学教育布局,整合教育资源,让大山教学点里的孩子走出家门,住在学校里,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有效地解决了新  相似文献   

12.
龙南县思源实验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来自全国14个省 份的务工子弟和本县的农村留守儿童构成了学校的主要生源。 大多学生缺失一种亲情的陪伴,加上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增 强,又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亲情观念淡薄。因此,在农村 寄宿制学校对学生开展亲情教育十分必要。近年来,为了搞好 寄宿制管理,更好地促进学校和家长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寄宿 制管理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我校在寄宿生亲情教育 与培养工作中,做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农村寄宿制小学已经成为农村办学的主流,在"集中生源,解决学生上学距离远""优化管理,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等方面成效显著。但是,许多研究显示,寄宿制对小学寄宿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寄宿学校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得不提上议事议程。一、外在因素对寄宿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由于目前多数寄宿制学校教育理念落后,教育目的仅停留在"抓成绩、保平安"的低要求上,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与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及生源不断减少,教育布局也相应有了较大的调整,规模办学已成为我们农村山区教育的新课题,寄宿制也随之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融入我们的教学管理中。小学寄宿制是个新生事物,如何发挥寄宿优势,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呢?作为寄宿班的任课老师,经过教育实践,我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我们认为要让家长信任寄宿学校,让学生喜爱寄宿生活,必须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等能力的基础上,在严格要求与严格管理的同时,更多地关心学生身心发展,采取有效措施,让寄宿生活“活”起来。一、注重心理疏导,消除畏难思想现在的…  相似文献   

15.
农村寄宿制小学已经成为农村办学的主流,在“集中生源,解决学生上学距离远”“优化管理,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等方面成效显著.但是,许多研究显示,寄宿制对小学寄宿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寄宿学校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得不提上议事议程.  相似文献   

16.
农村寄宿小学生由于长期间断性地与父母分离,其社会化发展主要是在寄宿学校内完成,呈现出片面化发展特征。实证调查表明,寄宿生与学校教师关系较非寄宿生亲密;"想家"是寄宿小学生寄宿期间遇到的最大困难和最强烈的感受;在对寄宿生活的适应上,消极性适应行为多于积极性适应行为;"大照顾小"的寄宿模式使得高年级段寄宿生扮演着"替代妈妈"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1,(38):21-22
九年一贯制是中国大多数中小学常见的教学制度,也是我们常说的九年义务教育。在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中,普及劳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落实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还能让学生学会承担责任与感恩,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文章首先分析了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究劳动教育的现实起点和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罗军 《湖南教育》2014,(11):51-54
株洲市外国语石峰学校是一所小学和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2012年秋季,学校以全新的校舍投入运行,当小学、初中九个年级的学生全部集中在一个校园里时,问题出现了:小学的孩子们不知道如何与初中的哥哥姐姐们相处,一年级的孩子冷不丁就会钻到初中教室里面,干扰他们上课;初中的学生受不了,也埋怨起小学的弟弟妹妹们,怪小学生影响他们,让他们不能安心地学习。  相似文献   

19.
对贵州、云南和四川三地共13,563名3~6年级农村小学生的安全自护能力进行调查,发现农村小学生具备基本的安全自护能力,但在不同安全领域的能力发展不均衡,学生应急自救能力的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其安全预防能力;农村小学生的安全自护能力随年级增长而缓慢提高,但提高速率逐年加快,5~6年级是学生安全自护能力发展最快的阶段,农村女生的安全自护水平明显高于男生;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的安全自护能力明显高于完全小学和教学点学生,留守学生的安全自护能力明显低于非留守学生.加强农村安全教育应重视农村安全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农村学校应急自救教育水平;丰富农村学校安全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安全自护能力均衡发展;完善农村学校安全课程设置,构建"螺旋式"安全教育课程体系;保证农村学校公共安全教育时间,推动学校安全教育制度化;加强多方联动,共同助力农村留守学生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20.
撤点并校,实行教育资源优势集中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由此形成了许多农村寄宿制学校。由于撤校前各学校教育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学生没有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能力,因此如何让学生尽快地融入到新学校,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高效课堂的顺利实施就成为农村寄宿制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努力创造高效自主的课堂,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有效地学习成为我们教师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