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弗罗斯特的诗歌中有很多鸟意象。弗罗斯特以鸟意象展现了人与鸟之间的关系以及鸟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弗罗斯特诗歌中的鸟意象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弗罗斯特以孤独的鸟儿象征现代人的孤独,以鸟象征自己的诗歌创作,以各种各样的鸟儿象征20世纪初美国诗坛上众多的诗派,以凄清的鸟鸣象征现代人的忧伤心境,以鸟的鸣叫象征恐惧。弗罗斯特以鸟意象再现了他对现代人的关怀。弗罗斯特在其诗歌中频繁地展现鸟意象旨在告诫读者热爱自然,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的家园。  相似文献   

2.
“鸟”意象在陶渊明作品中出现了四十多次,贯之始终。有“飞鸟”、“众鸟”、“归鸟”、“羁鸟”等等。陶渊明运用“鸟”意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己不同人生阶段、不同境遇中的心境,诗意地勾勒出了诗人思想脉络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在陶诗“鸟”意象中,高鸟、羁鸟、归鸟最能反映出陶渊明人生历程的三个阶段。“高鸟”象征他追求与进取的少年时代,“羁鸟”象征他形迹拘役的13年出仕生活,“归鸟”则代表他淡泊闲选的田园生活。这三类“鸟”意象体现出了诗人不同时期所特有的生命价值取向:少年时期的他充满理想与抱负,立志要大展宏图;步入仕途的他看到官场的黑暗,在期待与彷徨中追寻退隐的自由;晚年的他追求真朴,崇尚自然,终于找到自己灵魂的终极归宿。  相似文献   

4.
姚玮 《考试周刊》2013,(52):18-19
陶渊明和杜甫都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两人风格各异,但在诗歌中都选择"鸟"作为表情达意的意象。同为"鸟"意象,诗人所赋予它的意义却不同。陶诗中的"鸟"意象是诗人处于不同人生阶段心灵的写照,杜诗中的"鸟"意象是诗人生活状态的体现。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诗歌意象为切入点,探讨了陶诗三种鸟意象的意象类型、意象结构及其象征意义。其旨要有五:一是鸟意象是陶渊明全部人生历程形象生动的艺术写照和艺术化身;二是飞鸟意象揉合着陶渊明少年乐观的幻想——生命飞舟;三是羁鸟意象揉合着陶渊明出仕慨叹的深悲——自我警醒;四是归鸟意象揉合着陶渊明归耕欣愉的妙悟——精神家园;五是陶诗鸟意象另辟一境,对中国诗歌意象艺术的发展与创新以及山水诗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传统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往往积淀着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韵味。一直以来,鸟作为意象时常出现在各种文学作品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像汉代的赋作便与鸟结有不解之缘。不少汉赋家将文学作品与鸟联系起来,构建了许多意蕴深远、内涵丰富的鸟意象。各类鸟意象的构建寄寓着作者高洁脱俗之质、悲愤不遇之叹、人生困惑之慨以及英雄本色之蕴等寓意,成为汉赋文学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7.
意象群研究是一个久被忽略的话题。袁行霈认为,一个诗人是否具有独特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建立了独特的意象群。通过研究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惯用意象“树”“花”“鸟”“雪”和“牧场”的复现和蕴涵,本文认为弗罗斯特形成了自己的意象群,堪称现代美国的新英格兰田园诗人。  相似文献   

8.
汤亭亭的《女勇士》是美国华裔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中"白虎山"一章中多次出现"鸟"的意象。"鸟"意象的运用,与作者所面对的令人沮丧的海外生活现实有关。"鸟"意象既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色彩,又蕴含了西方基督教的文化内涵,表征了某种对立意义。"鸟"意象虽然是对中国文化的反映,但从某种程度上说,却是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反映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9.
运用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鸟的意象,来进行诗歌中的传情达意,这一比兴传统早已有之。而阮籍在八十二首咏怀诗中很好地继承了前人的鸟类意象群,并发展出了自己的一套独特的鸟类意象。将《咏怀》中八十二首诗中的鸟类意象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具有明显特征的几类,从而分析意象中蕴含的意蕴。  相似文献   

10.
神话传说中的鸟意象,作为人类普遍的共同幻想,体现了人类对于天空的想象与向往,是人类内在感受与外部经历的投映。在不同的文化社会背景下,鸟意象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以神话传说为载体,对中国文化中的凤凰、青鸟、猫头鹰、喜鹊、杜鹃等鸟意象开展跨文化研究,探索不同文化语境中鸟意象的象外之象、异中之同,挖掘中国文化与他者文化中鸟意象的同一性、分裂性及平行性三大特征,有利于实现异质文化间的理性互视与对话。  相似文献   

11.
洪静云 《文教资料》2007,(23):90-93
陶渊明诗歌中鸟的意象是诗人主体意识人格精神的一种载体,一种潜意识和显意识交织的极具个性色彩的情意。鸟的意象,可以看作是陶渊明人生转换的前后标志,陶渊明以飞鸟意象表达他早期对功业理想的憧憬与追求,在感到了政治之不可为时,陶渊明又以归鸟意象作为寄寓生命、安顿灵魂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2.
一个风格成熟的作家必会有自己的意象群落,借以搭建独特的审美景观,展现其与众不同的风采,如屈原之于"香草美人",李白之于"皓月美酒",而陶渊明最喜用的意象无疑是鸟。  相似文献   

13.
鲍照诗歌中有着大量的禽鸟形象,寄托着鲍照的思想情感。本文从鲍照与曹植诗歌中鸟意象的比较,分析了鲍照诗歌的鸟意象在其诗歌中所表现的人生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学意象翻译是《诗经》英译的重点和难点。鸟意象在《诗经》意象群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类的生活特点和思维习惯。符号语言学强调符号和文化的关系,以源语语用意义为核心。在以《诗经》中鸟的飞、鸣、羽、巢意象为研究切入点,对比亚瑟·韦利和埃兹拉·庞德的鸟意象英译文后可以发现,韦利译本比庞德译本更加注重符号转换。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照顾语言文化差异,保证意象的语用意义和指称意义均得以恰当传达。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诗经》中有类别众多的文学意象,鸟兽虫鱼意象就是其中的重要类别。探讨鸟兽虫鱼意象的文化意蕴,对于了解《诗经》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故试从昆虫鱼鸟意象与多子及丰收观念,鸟意象与爱情婚姻观念,凤凰意象与吉祥观念,昆虫意象与时间意识,鸟兽昆虫意象与君子小人意识等方面阐述之。  相似文献   

16.
《诗经》中的鸟意象种类丰富、意蕴深厚,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先秦时代的社会风貌、民间风俗和文化传统。鸨鸟作为鸟意象的分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人们对它的真实面貌知之甚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先知其名,再识其性,最后分析内涵"的研究方法,立足文本,通过对"鸨"的考释,从历史、生物和审美角度进行分析,解剖鸨鸟意象在《诗经·鸨羽》中的表征含义,探讨研究鸨鸟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陶渊明的作品中有很多关于"鸟"的作品。鸟这一意象在陶渊明的全部作品中出现过40多次。陶渊明所描写的鸟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以及用意。本文主要探讨了作者运用鸟这一意象使他的作品达到更深一层次的意境,从而达到托物言志的目的和生动地描画出诗人思想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马兰 《文学教育(上)》2011,(11):107-108
鸟是古典诗词的常见意象,翩翩飞鸟往往成为诗人寄托人生理想,抒写人生感慨的载体。本文试从分析具体作家作品入手,解读鸟意象的深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出仕与归隐--陶渊明诗歌的飞鸟意象及其审美内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鸟是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对象物,它的象征内涵是经过长期积淀的.先民视野中的鸟开启了后代诗文中鸟的“原型意象“,归纳起来,大概分为两类:一是追求宏大的境界,是经过拼搏后的自由;一是选择退守,是疏离群体的个体自由.这两种“原型意象“陶渊明诗中兼而有之,可以看作是其人生转换的前后标志.而陶渊明思想转变可以从飞鸟意象中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20.
鸟是原始先民的图腾对象,由图腾所形成的“鸟意象”作为遗传信息,对后来的精神文化创造发挥着重要作用。《诗经》中的鸟意象内涵丰富,一来象征力量和勇敢,主要反映在服饰威仪的审美追求;二是婚姻爱情的象征,取之于鸟的双对出入、自由飞翔以及相依为命的美好景象;三是以鸟的不同品性,象征社会人群中圣贤或恶人;四是用鸟的细微,象征孝子的拳拳赤诚。此外还有许多切合主题表达的特殊意象,丰富了《诗经》的艺术形象宝库,又成为含义明确的语汇被人们至今广泛使用,如鸢飞戾天、鸿雁哀鸿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