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失实侵权的举证责任不应当“倒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报道的内容基本失实是构成侵害他人名誉权的重要前提 ,由原告还是由被告提出证据证明新闻是否失实 ,在新闻侵权诉讼中的实际作用非常重要。为使新闻舆论监督正常展开 ,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原则 ,应当由原告对侵权主张负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2.
新闻应当真实是全世界新闻界的共识,然而,在实际新闻工作中,中西方都出现了新闻失实的现象。中西方新闻界产生新闻失实的原因既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因而遏制与防治新闻失实的措施亦有同有异。因此,要正确对待新闻失实现象,借鉴西方新闻界的经验,寻找适合我国实情的抑制新闻失实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丁莉华 《考试周刊》2007,(39):154-156
在信息泛滥的社会里,媒体或是为了追求时效、或是为了炒作,往往在"不经意间"就造成了失实新闻的产生,殊不知,失去真实性的所谓"新闻"早已失去了生命。本文试图从几则实例入手,分析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对策,从源头上避免失实新闻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新闻应当真实是全世界新闻界的共识,然而,在实际新闻工作中,中西方都出现了新闻失实的现象。中西方新闻界产生新闻失实的原因既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因而遏制与防治新闻失实的措施亦有同有异。因此,要正确对待新闻失实现象,借鉴西方新闻界的经验,寻找适合我国实情的抑制新闻失实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是所有新闻活动的根本原则。新闻的真实不同于艺术的真实,不容许虚构、夸大、矫饰。新闻失实的原因很复杂,有作风的原因,有业务水平工作经验的原因,有党风不正和社会风气不正的原因,有认识和表述事实的思想方法的原因等,主要是思想上错误倾向的影响。新闻工作者要提高自身修养,杜绝虚假新闻、失实新闻。  相似文献   

6.
黄宁  唐涛 《天中学刊》1998,13(6):80-81
新闻报道的事实和现实不符合就不真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闻失实。新闻失实的表现形态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三种:一、编造性失实(-)见报第一,不择手段。在某些记者看来,只要对宣传某项政治任务有利,制造假新闻也无可厚非。突出的表现就是,只要上级领导机关提倡一件事情,发出一个号召,他那里立即就有什么样的典型。编造性失实都是“明知故犯”的。(二)追求生动,妙笔生花。有些作者写稿子,碰到新闻事实本身“先天不足”,不那么生动,为求生动性,不惜违反新闻其实性原则,用虚构和想象去补充事实。有些作者则没有胡编乱造…  相似文献   

7.
针对新闻失实的原因及对策探讨问题,文中介绍了当前新闻失实制造和传播的现状,探讨了出现新闻失实的主要原因分析,提出了拒绝新闻失实制造和传播的应对措施,他们是树立职业意识,明确职业规范,以法律规范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从事广播电视新闻法规方面的教学和研究的时候,发现了一些广播电视工作者需要注意的问题,即什么是新闻侵权,广播电视工作者如何尽量避免新闻侵权等。就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一些研究,希望能够通过此文来引起广播电视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学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这一真理却在新闻实践中屡遭践踏,导致各种各样的新闻失实现象层出不穷。记者自身的职业素养不高和职业道德缺失是新闻失实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公民新闻”的兴起,第二媒介时代的新闻摄影逐渐失去了传统新闻生产的固有流程,信源结构与信息评议机制的变化,造成了新闻图片失实,主要表现为新闻图片的客观性、伦理性和监督机制缺失,唯有建立“公民新闻”时代的良性运作和监督机制才能为新闻图片失实提供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后,随着法制建设的日益健全和公民法律意识的普遍增强,大众传播媒介涉及的侵权纠纷而导致诉讼案件此伏彼起。如何更好地避免引发新闻官司?本提出了八大防守策略,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人们公认的至理名言。作为新闻单位建立良好信誉的基础和马克思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真实二字在新闻工作中的地位相当重要。然而,在现实的新闻工作中,关于新闻失实、虚假新闻的批评和讨论却没有停止过。多种多样的主  相似文献   

13.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中的事实和实际相符合。新闻报道的事实和现实相符合就真实,不符合就不真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闻失实。新闻失实的表现形态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两种,即故意失实和过失失实。故意失实故意失实是指思想作风不端正,故意对新闻事实进行夸大、渲染、想象、虚构,以达到追名逐利、投人所好的目的。故意失实又可分为直接故意失实和间接故意失实。  相似文献   

14.
新闻自由与人格权的冲突是当前社会新闻侵权案件的关键和实质,寻求这两种权利的平衡与协调,探索实践中可资借鉴的普遍标准,是理论和实践中解决相关新闻侵权案件的必要途径,也是完善我国新闻立法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一宗典型新闻侵权案例,讨论新闻实务界的队伍建设和新闻立法工作,提出新闻法治亟待深化。  相似文献   

16.
新闻更正与答复刍议姚经华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出现失误在所难免,因此,对于新闻报道失实,除因构成诽谤罪而予以刑事制裁外,均应采取补救措施。这便是本文所要涉及的新闻更正与答复问题。更正与答复都是因过失而发表失实新闻采用的补救办法。更正,是指新闻报道失实...  相似文献   

17.
在新闻报道中坚持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业的最基本要求.但实际上,并非所有的新闻从业人员都严格执守了这一原则,部分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存在着"新闻失实"与"有闻必录"的两种极端取向.从伦理的角度看,新闻报道在执守真实性原则的同时,还应着力凸显新闻事件对于社会及人们生活的意义,以帮助社会公众履行其作为公民的社会职责.  相似文献   

18.
由于新闻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公众法律意识的逐渐增强,新闻侵权纠纷日渐增多,怎样积极防范与应对新闻侵权纠纷,是当前新闻媒体及新闻作者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所谓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媒体或新闻作者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在其新闻作品中故意或过失向公众传播内容不当或法律禁止的内容,侵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人格权的行为。本文通过分析新闻侵权的几种主要类型及各自表现形式,提出新闻侵权纠纷的防范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资产阶级新闻事业和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尽管在根本观点上分歧颇多,但在新闻真实这一点上,却有着惊人的一致。然而事实上,资产阶级讲“真实性”只是打出一块招牌而已,无产阶级新闻却是不折不扣地坚持真实性原则的。尽管这样,在实践中因多种因素,还依然存在新闻失实的问题。因此,核实事实,便成为记者杜绝新闻失实所采取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步骤。正确的核定程序,应该是把核实工作贯穿于采访的全过程,边采访,边核实,同步进行。其方法有:溯本求源、寻求物证、多方证实、逻辑判断、技术检验。  相似文献   

20.
叶乐 《考试周刊》2013,(64):16-17
"用事实说话"是我国新闻学体系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新闻的显著特点,也是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占据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然而,随着媒体的改革和竞争的加剧,新闻失实的现象可谓层出不穷。本文以理解和掌握"用事实说话"的具体含义为切入点,分析了造成新闻失实现象的主要原因,对如何在以事实为本的新闻报道中真正实现新闻真实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