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0):I0007-I0008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瑞典科学家首次通过实验证实,10年前科学家提出的磁性纳米接触会让纳米尺度的自旋波“繁殖”这一理论与观察结果吻合。科学家们表示,最新研究表明,未来,纳米尺度的自旋波在手机和无线网络等诸多方面可取代微波,基于自旋波理论研制出的元件也更小、更便宜、资源消耗更少。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  相似文献   

2.
用氟18在活体生物体内标志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的正电子断层扫描图像。 据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网站近日报导,现在,金属氧化物的纳米粒子已经被广泛用于各个方面,包括用于诊断和生物医学。但是,这些纳米粒子一旦被分布到生物系统中,就很难被察觉和衡量。现在,西班牙的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衡量这些金属纳米粒子的生物季分布。  相似文献   

3.
吴凡 《百科知识》2008,(1):32-32
陨石中的钻石来自哪里? 在种类繁多的陨石中,被视为具有最原始性质的是碳质球粒陨石。早在1987年,科学家就在碳质球粒陨石中发现若干个钻石结晶。当然,那是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才得以发现的微小颗粒,大的直径是1~10纳米,平均只有3纳米左右。1纳米是10亿分之一米,换言之,被发现的钻石十分微小,难怪科学家把这极微小的钻石称为“纳米钻石”。这些钻石颗粒太小,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实用价值,无法与人们作为装饰品而佩戴的钻石相比。不过,科学家却对这些钻石的生成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4.
在形形色色的陨石中,碳质球粒陨石被认为是最原始的种类。从1987年起,科学家在太空陨石中发现了许多钻石结晶体。当然,只有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才能发现这些微小的颗粒,它们一般直径是1~10纳米,平均只有3纳米左右(1纳米只不过是十亿分之一米)。科学家因此称这些天然钻石为“纳米钻石”。这些钻石颗粒太小,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实用价值,无法与人们作为装饰品而佩戴的钻石相比。不过,科学家却对这些钻石的生成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5.
《大众科技》2007,(11):7-8
纳米颗粒的广泛应用,并不意味着科学家对它们的微观结构已经了如指掌。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首次揭开了科研中经常用到的一种金纳米颗粒的神秘面纱。相关论文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1纳米=10~(-9)米)。 1991年美国科学家首次制得的碳纳米管,促进了纳米技术的加速发展。碳纳米管直径一般为几纳米到几  相似文献   

7.
李大庆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I0009-I0010
困扰研究人员30多年的最基本分子生物学问题获得了突破。4月25日,《科学》杂志刊登了中国科学家的长篇论文,宣布解析了“30纳米染色质高级结构”,这使人类知道了决定同卵双胞胎存有差异的“30纳米染色质”的结构。困扰世界30多年的最基本分子生物学问题获突破 我科学家率先解析30纳米染色质高清晰结构 困扰研究人员30多年的最基本分子生物学问题获得了突破。4月25日,《科学》杂志刊登了中国科学家的长篇论文,宣布解析了“30纳米染色质高级结构”,这使人类知道了决定同卵双胞胎存有差异的“30纳米染色质”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紫影 《科技新时代》2004,(11):107-107
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纳米科技领域屡创佳绩。在世界权威性的科技期刊和相关国际会议上,中国人频频在纳米领域“露脸”,让世界为之瞩目。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3):I0011-I0011
有望成为基于氢的清洁能源技术的关键 科技日报讯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原子尺度的“混乱工程”技术,可以将光催化反应中低效的“白色”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变成高效的“黑色”纳米粒子。,科学家们表示,最新技术有望成为氢清洁能源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8):I0015-I0015
科技日报讯(记者刘霞)据物理学家组织网6月18日(北京时间)报道,高效耐用的催化剂是燃料电池领域取得突破的关键。最近,德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铂镍纳米粒子,用其作催化剂,可将燃料电池中铂的用量减少90%。研究还发现,新纳米粒子的功能由其几何形状和原子结构决定。发表在最新一期《纳米·材料学》杂志上的最新研究将有助于科学家们提高催化剂的性能。氢动力燃料电池除产生电能外,唯一的副产品是水,因此被看作传统内燃机的环保替代品。但这种燃料电池的电极(化学转化过程在此发生)需要用到大量“身价不菲”的铂。如果没有铂作为催化剂,很难获得必需的转化效率,因此,铂正成为发展氢燃料电池的“拦路虎”。  相似文献   

11.
大凡先进的科学技术往往都率先应用于军事领域,纳米技术也不例外。科学家利用纳米科技研制功能神奇的未来军服就是一个重要方面。“高速作战服”: 功能多样好神奇为打赢信息战,信息化武器一直是美国军方研究机构的前沿课题。最近,信息化军服的研制也已被美军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2.
马剑 《今日科苑》2006,(4):39-39
制造隐身衣,最近仿佛成为各国科学家热衷的一个研究方向。俄罗斯一名科学家最近宣布发明出了一种特殊的“隐身衣”, 并且还在当地申请了专利。这位科学家是乌里扬诺夫斯克州立大学量子和光电子学系的一位著名教授,名为奥列格·加多姆斯基。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信息》2003,(21):28-28
德国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开发出一种使用磁场对注入癌症患者体内肿瘤中的纳米微粒进行加热,从而达到“摧毁”肿瘤目的的全新治疗方法。该一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尚属首次试验的方法在动物试验中取得了成功,临床试验效果良好,但科学家尚未透露该疗法何时可以进入大规模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据报道,美国科学家研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纳米车辆”。科学家说,未来这种车辆可用来运输单个的分子,成为“纳米生产”中的有用工具。莱斯大学教授詹姆斯·托尔等人耗费8年时间制作的这种“纳米车辆”不过3~4纳米见方,不到头发丝直径的2万分之一,却拥有完整的底盘、轮轴和车轮。它的轮轴能像汽车的轮轴一样平滑旋转,而轮轴末端是4个“巴基球”做成的轮子。“巴基球”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纳米级球状分子,具有很多新奇的特性,在纳米技术研究中很受科学家重视。托尔等人说,当这种“纳米车辆”放置在金片表面时,受热就会运动。研究人员先用强…  相似文献   

15.
目前,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圣芭芭拉分校以及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研制出一种纳米等级大小的“纳米蠕虫”,它可以在不破坏人体正常免疫防御系统前提下在血流中巡游,就像一个微型抗癌导弹,能够破坏“肿瘤细胞基地”。  相似文献   

16.
佟日 《今日科苑》2006,(2):28-28
据美国 CNN 等媒体报道,科学家称,如果纳米技术以目前的速度发展的话,那么到2060年,计算机就会具有与人脑一样的处理信息的能力。事实上,像纳米手机、纳米鼻子、纳米绳索这样的高科技产品,已经或者很快就将改变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信息》2004,(13):44-45
[背景]关于纳米技术,近来又被炒得火热。各种冠以“纳米”的产品滚滚而来。我们真的步入纳米时代了吗?  相似文献   

18.
《世界发明》2003,26(7):18-18
一种能均匀分散并能保持稳定的纳米粒子复合添加剂,最近在贵州省纳米材料工程中心制成。据了解,这种由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镁、纳米二氧化钛等多种纳米无机粉体材料制成的添加剂,进行添加时,不仅无需企业改变现有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生产参数等也无需改变,就可以直接添加,因此被称为“傻瓜”式使用。  相似文献   

19.
<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近日发现金属纳米粒子的一种新现象:这些粒子外表似水滴一般,任意变换形状,同时其内部却保持着完美稳定的晶体形态。该成果最近刊登在《自然—材料》杂志上。该研究小组由李巨(音译)教授带领的国际团队完成,这项研究可能对纳米组件设计有重要意义,例如分子电子电路的金属触点。  相似文献   

20.
新兴纳米功能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自立 《青海科技》1995,2(4):18-20
新兴的纳米材料引起了国内外有关科学家的兴趣,这一领域已成为跨世纪材料科学的“热点”,本文简单介绍纳米微粒的结构及其效应,同时也阐述了纳变材料在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和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