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职生就业是职业学校的头等任务,是衡量职业学校质量的最高要求。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归根到底是为寻求就业而来,谋得职业而归。职业学校教育任务不妨定义为“教书育人+学生就业”。增强中职生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对提升职业学校办学声誉、社会地位起到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职业学校以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帮助学生在校阶段了解企业基本要求、掌握员工应具备的综合素质、打造与就业"零距离"的准员工是职业学校的任务。通过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就业文化深入班级文化的模式,建设以就业为导向的校园和班级文化,是实现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和任务的奠基石与助力器。  相似文献   

3.
加强中职生就业指导工作是职业学校长效的系统工程,贯穿与学校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如何培养中职学生良好的职业观,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适应就业需要,笔者从五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中等职业学校的改革攸关职业学校的发展.职业学校的教学有着与学生的就业和工作密切联系的特点,要求突出现场感、实践性.慈溪市宁渡行知中等职业学校创建的"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索了一条专业核心课程与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的新模式,突出职业能力与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强化专业文化、专业思想及专业能力的教育,有效地促进了专业技能教学的质量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为当下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当前,企业减员增效和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的盲目追高,仍然使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很大压力。如何加强就业指导,仍然是职业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几年,寿光市工贸职业中专不断探索毕业生就业指导的途径和方法,已连续三年就业率都在96%以上。从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实践看,就业指导必须是全方位的和多层次的。一、开设职业指导课。开设职业指导课,进行就业技巧指导。通过职业指导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培养学生敬业、乐业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职业与就业,学会正确地择业,增强学生职业竞…  相似文献   

6.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具体目标是培养一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劳动技术队伍,重点在于培养受教育者的职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等.它主要为"职业"而教育,是为获取一种为谋生而就业的技能,实质是生计教育.学生的质量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质量重点在于专业知识扎实,操作技能过硬.这样的人才能立足于社会,这样的职业学校的学生才能"招得进""学得好""送得出""用得上".中等职业教育要严格按照市场需求来设计自我,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办学方向,不但从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在这一过程中,职业学校的师资力量成为了最为关键的一环,它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这几年,职业教育出现学校招生、学生就业等种种困难,显现出了中职学校本身改革力度不够,毕业生质量达不到市场要求等一系列弊端.所以教师无论从思想上、认识上,还是能力上都应有较大的转变,那么,要搞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要培养出实用人才,教师必须具备哪些素质呢?笔者现作以下浅谈.  相似文献   

7.
陈鸣 《职教论坛》2012,(6):59-61
把目前职业学校普遍“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上升到关注对学生终身发展教育上来,并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工作,为此,提出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的概念,并就此课程体系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开发和应用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管敬如 《成才之路》2011,(19):16-17
职业学校主要培养技能型学生,面向就业,面向市场,没有升学压力,职业学校的课程教学相对比较灵活。各种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我们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课堂教学也因此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专业课教学是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根据不同专业课的特点,可以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手段。以计算机专业为例,这是一门应用型课程,具有显著的创造性、实践性和变异性。  相似文献   

9.
中职学校主要担负着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初中级人才的任务,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和育人目标必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本文探索出适合中职生实际情况的职业素养培养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正>为地方经济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是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从这个角度来看X校长的担忧很有道理。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总体要求,落实到职业学校层面,就是要让学生"升学有路,就业有门"。当然,升学并非对口单招这一条路,职业学校的办学也不仅仅只有升学,因此职业学校要  相似文献   

11.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职业教育要把服务于社会对职业性人才的现实需求和学生就业作为最主要的办学方向,要把满足企业需求和生源需求作为学校发展的动力,把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职业教育的生命力所在。职业学校准确的定位和正确的教学思想不但符合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而且为打造职业学校面向就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以及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12.
职业素养教育向来是中职学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的重点,在中职学生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内在定位出发,在探讨中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中职生职业素养教育质量和层次的若干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等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注重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中职德育教学职业素养的培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以上内容可通过德育课程教学、专业实践课以及日常生活管理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周景铭  缪军 《课外阅读》2011,(11):32-32
职业能力和创业意识培养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探索适应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乔,从而形成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就业指导,使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课程教学更加贴近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使职业学校学生具有一定的就业竞争力,是当前职业学校教学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谢慧 《现代教育》2014,(6):88-88
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大多数学生还未满十八周岁,但和大学生一样,必须面对就业压力。由于中职学校的招生对象一般是中考落榜生或上大学无望的学生,这些学生相对而言思想活跃,不喜欢被管束。在就业压力日益增加的今天,中职生如何胜任社会对他们的角色期待,如何与大专甚至本科生竞争职业岗位,是很多职业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当今,受整个教育招生环境和社会就业形势影响,中职生源多数是文化基础知识差,纪律松懈、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而用人单位对职业学校输送人员职业道德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当下,在中等职业教育工作中加强学生职业意识培养就成为中职学生就业时能否迅速适应岗位,为社会接纳的关键。本文从职业意识的几个构成要素出发,深入中职学生职业意识现状,进一步探讨中职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职业学校为社会培养很多行业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英语在职业学校很多专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对于学生将来的就业是不可或缺的.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存在英语基础不牢固的问题,而英语听说更是这困难的重中之重.必然要解决这一难题,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心是根据中职生特点、了解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劳动观念、职业意识、敬业精神、职业责任感教育和促进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培养学生成为企业所需要的合格技术人才,这是当前中职学校就业工作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的要求更加严格。乒乓球职业学校的教育模式应该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就业目标。本文就乒乓球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现状进行探讨,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职业学校乒乓球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做出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20.
吕伟璇 《现代语文》2014,(6):100-102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职语文课程要“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所以,提高中职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培养的是未来的医护工作者,笔者认为,提高医护类中职生的人文素养比其他专业的中职生更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