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速递驿站     
《科学与文化》2006,(10):48-49
勤动嘴你会变聪明多讲话:讲话可以直接刺激大脑的语言中枢,还因口腔离大脑较近,运动和刺激口腔可使脑部血液供应充分,从而改善大脑的供氧状态,促使脑功能不断增强。多讲话,多诵读,能使人变得更机敏,更富有灵感和创造力。细咀嚼:有研究表明,咀嚼肌与大脑之间有条“热线”,对咀嚼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07,(Z1)
多讲话:讲话可以直接刺激大脑的语言中枢,还因口腔离大脑较近,运动和刺激口腔可使脑部血液供应充分,从而改善大脑的供氧状态,促使脑功能不断增强。多讲话,多诵读,能使人变得更机敏,更富有灵感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的大脑是一个非常娇贵的器官,除了外面被坚硬厚实的颅骨保护着,里面还有一道重要的保护屏障,叫血脑屏障。血脑屏障是由致密的内皮细胞排列而成的,它把每一根脑血管都裹起来,只让血液中大脑所需要的氧气和养分通过,而把细菌、病毒、有毒物质和代谢废物阻挡在外。它对于保护大脑非常重要,也是进入大脑的最后一道屏障。但对于神经科医生来说,血脑屏障的存在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倘若病灶藏于大脑中,那简直  相似文献   

4.
<正>当你说"我"这个词时,你很清楚你是在指自己。这是最为清楚的概念,人大约开始说话时就明白了。真是这样吗?当你停下来仔细想想"我"的含义,事情就会变得怪异起来。我们不妨就来试一试。"我"是指身体吗?很多人认为一个人就等价于这个身躯本身。身体理论认为,有了身体,才有了你。如果你的身体不工作了,你就死了,你就没有了。这听起来很合理,但经得起严密的推敲吗?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是否应该利用外部设备,把自己升级成史上更聪明,注意力更集中的版本?很难想象一个不愿意变得更聪明的人——哪怕他已经很聪明了。得益于神经科学领域的最新成果,造就"最强大脑"的美梦似乎就要成真了,科学家正在采用前所未有的技术,寻找提高我们大脑功能的方法。对数学一窍不通的人来说,将来有机会拥有一个"数学大脑"是令人兴奋的消息。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只有一个:你真的愿意生活在那样的世电击数学学得快界里吗?英国牛津大学神经科学家罗意·卡多绅带领一支研究小组,在一周的时间内,每天都对志愿者大脑顶  相似文献   

6.
《科学中国》2006,(7):6-6
当你凑近一朵玫瑰花用鼻吸气时,闻到了一阵丁香花香,混和后的气味很像是康乃馨的芳香。在我们的大脑里缘何会产生这种仿佛来自稀薄空气中的奇异香气呢?一项关于老鼠大脑对不同气味怎样反应的研究也许能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哈欠声声     
当你较长时间工作,疲惫不堪;或者挑灯夜读,睡意袭来,你会不自主地做出以下动作:两只眼睛眯成一条缝,嘴巴张得很大,身体往后仰,深深吸一口气,并发出持续哈气的声音……不用猜,这是谁都有过的体验——打哈欠。科学家曾用超声成像技术探测胎儿的神秘世界,发现怀孕12周的胎儿就会张嘴打哈欠了。打哈欠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行为,非主观意志所能控制得了。美国马里兰大学生理学家普罗文和贝宁格研究打哈欠发现,哈欠源于大脑中的“哈欠中枢”。当一个人受到劳累、觉醒与睡意等因素的刺激时,激发相关分子大量分泌,进而引起“哈欠中枢”兴奋,随即向人体肌…  相似文献   

8.
按照中国人的说法,耳朵发烧,说明有人在念叨你了!可在科学家眼里,耳朵发烧传达着另一种信号:这侧的大脑正忙着呢!而且,也许就是这个时候,你能获得瞬间灵感,想出平常想不到的点子!连接着身体和大脑的颈动脉不停地向大脑传输着血液。血液经颈动脉流进大脑,再顺便到耳朵的内耳里逛  相似文献   

9.
<正>令人艳羡的短眠者睡眠对人类来说,是最平常、也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当我们睡觉的时候,大脑可以修复细胞损伤,清除大脑中积累了一整天的毒素,并且刺激能量供应和沉淀消化各种记忆。医学家称,普通成年人每天平均需要睡7-8小时,才能保证第二天的神清气爽。但是,你仔细观察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往往后半夜才上床睡觉,却通常在清晨四五点钟就迫不及待开始他们新的一天,仅仅4个多小时的"大脑充电",却能感觉精力充沛,不用像我们一样,整天喊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0):I0006-I0006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美国科学家首次发现,老鼠身体内产生的一种分子——腺嘌呤核苷受体能对大分子进入大脑进行控制,当腺嘌呤核苷受体在组成血脑屏障的细胞上被激活时,就会建立起一个进入血脑屏障的通道。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出版的《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11.
正快乐是什么?快乐是人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时,生理、心理上表现出的一种反应。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和反应?经过生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最主要的生理原因是一种叫"内啡呔"的物质在起作用。当人感觉快乐的时候,大脑便会分泌出"内啡呔",并指示神经系统传达"快乐的讯息"到全身。我们常说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其实很大部分是大脑中内啡呔浓度的外在表现。成功的源泉很多青年人喜欢向那些成功者请教成功的秘诀,他们得到的答案往往如出一辙:去做你最喜欢的事,这样你才会焕发出全部的热忱,并坚持  相似文献   

12.
正是的,一只蟑螂没有了头之后,能活上好几天。对于人类来说,斩首几乎可以立即致命,因为人体有一个高压血液循环系统,使人体组织充满氧气,可以进一步进行气体交换,维持机体正常运作。一旦颈部的颈动脉被切割,仅仅几分钟内,你就会完全失血。即使立即消毒止血,你还是不能活下来,因为大脑控制着人体的呼吸系统,动脉断了之后,也就没有来自大脑的神经信号告诉你如何  相似文献   

13.
当你以为一次专业的职业规划就像芝麻开花,能让人从此在职场"节节高升"时,你或许忘记了度量自己的执行力。更要命的则是,当你终于完美地实现了这一规划,却发现人生并没有变得更幸福。  相似文献   

14.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9月14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科学家首次发现,老鼠身体内产生的一种分子——腺嘌呤核苷受体能对大分子进入大脑进行控制,当腺嘌呤核苷受体在组成血脑屏障的细胞上被激活时,就会建立起一个进入血脑屏障的通道。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出版的《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15.
<正>德国柏林夏里特大学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给学生们一个特别提醒,如果你想提高你的学习成绩,那就别吃太多糖!他们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如果过多地食用巧克力、冰淇淋等含有很多糖分的食物,会导致大脑记忆中枢"海马"的萎缩,由此令记忆力下降,而且"海马"一旦受到损伤,也会增加痴呆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林泉 《百科知识》2021,(10):32-33
会用不严谨的网络语言交流;游戏和电视节目取代了传统阅读,以至于许多人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下降;而过分依赖GPS导航,也会妨碍大脑海马体形成新记忆的功能,使得大脑空间记忆能力下降.根据生命现象中的"用进废退"理论,大脑皮层中调控阅读和语言的中枢使用得少了,自然会发生"倒退".难道说,科技进步对于我们的大脑神经系统而言,会造成"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你知道吗?     
<正>为何春季更易坠入爱河?美国科学家海伦·费希尔近日提出,春天里大脑最适合产生爱情。她解释说,产生褪黑素的松果体在冬季非常活跃,从而使人嗜睡,可能不那么容易被潜在的爱情所唤醒。她说:"春天里,光线射到视网膜上,进入松果体并减缓褪黑素的产生,这会让你产生脚步轻盈、心情欢快的感觉……随着褪黑素的退潮和光线开始影响大脑,脑垂体中的激素水平可能会上升,人们会变得更具性吸引力。"费希尔还提到了春天带来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是由于人体细胞没有获得充分的葡萄糖所致,而在这个时候,我们的身体会给我们一些症状的表现信号,警示我们注意糖尿病的入侵。1.频繁出入卫生间你最近是否经常进出卫生间?是否感觉到一整天都在小便?当血液中的血糖过多,小便就会变得更加频繁。如果胰岛素不存在或者失效,肾脏就不能过滤葡萄糖并使其再回归血液,肾脏此时只  相似文献   

19.
“洗脑”确有其事!当你睡着时,身体器官运转速度变慢,而大脑会利用这个时机舒舒服服地“洗个澡”。如果没有“洗”够,你可能会变傻!脑脊液充当“清洗剂”,去年,美国波士顿大学Laura D.Lewis科研小组的科学家用磁共振成像等技术观察一些志愿者的头部,惊奇地发现人睡着的时候会被“洗脑”:大脑的血氧浓度出现周期性变化,大量血液流出大脑,脑脊液趁机发动一拨“攻击”流入大脑,充当“清洗剂”清除毒素,比如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β淀粉样蛋白。  相似文献   

20.
如果你身处逆境,你的好朋友安慰你说,她很同情你,并愿意帮助你。你会不会认为她的话语只是客套话呢?前不久,英国一名神经学家对人类同情心的产生进行了专门研究。她发现,当人遭到疼痛的刺激,比如电击时,信号会由受刺激处传导到大脑,从而人会感到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