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伊刚 《收藏》2023,(8):107-109
<正>目前我国出土的青铜器文物已经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其中宋代及唐代青铜器数量最大,种类最为丰富,这也是我国青铜器馆藏的一大特色。青铜器文物保存环境由于受到限制,因此很多青铜器文物在出土之后很容易受到环境影响而出现多种类型病害,严重影响着青铜器文物的艺术价值,因此必须要对青铜器文物实施良好保护并找出可行的修复措施。本文主要对我国青铜器文物保护及修复的全国媒体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冯毅 《收藏》2011,(5):95-95
此鼎为笔者所藏众多青铜器中极具时代特色的一件,数年前从海外购回(如图)。青铜器不仅是我国商周时期之重器,而且是全世界为之赞叹的顶尖艺术品之一。世界各大博物馆与私人收藏大家无不为能拥有一件精美的中国古代青铜器而骄傲。  相似文献   

3.
胥孝平 《收藏界》2014,(3):108-112
宝鸡是青铜之乡,周秦发祥地。在这块土地上出土了很多青铜器,世界著名博物馆都收藏着不同历史时期从宝鸡出土的青铜器。2012年6月,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四组村民建新住宅开挖地基时,又发现了铜器,当即报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后经文物考古单位的科学发掘,发现了三个古墓葬,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其中六个提梁卣最为精美。现在将其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4.
《收藏》2019,(2)
正2018年12月26日至2019年1月26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由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文物局主办,以加强和改进文物安全工作、强力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为主线,由"文物屡蒙殇""向文物犯罪亮剑""警钟长鸣、共筑钢铁长城"三大部分组成,以14个重点文物犯罪案例贯穿其中,精选750余件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青铜器、玉器、金银器、瓷器等珍贵文物,集中展示了近年来全国范围打击防范文物犯罪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5.
陌北 《收藏》2007,(8):168-170
陕西自古就是人文荟萃之地,地上、地下文物资源丰富,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这里人民群众保护文物的良好传统。作为文物大市——宝鸡市的诸多重大考古发现,例如,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西周早期[弓鱼]国墓地茹家庄遗址、岐山董家村西周青铜器窑藏等,都是由当地农民群众发现后及时报告而得到科学发掘的。  相似文献   

6.
王勇刚 《收藏》2009,(4):99-101
2005年初夏,陕西甘泉县下寺湾镇闰家沟村发现了一座商代晚期墓葬,出土各类文物70余件,其中青铜器57件,是目前陕北地区出土青铜器数量最多的墓葬。这些青铜器中有礼器17件,包括4鼎、5簋、1觑、1尊、1基、2觚、3卣,数量之多,规格之高,为陕北地区所罕见。其中的羊首钺、铃首剑、铃首匕、三銎刀等青铜兵器带有浓郁的北方草原文化特征。该墓还出土了两件圆雕青铜马,为目前国内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7.
展讯·预告     
《收藏》2015,(1):156
周野鹿鸣——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出土青铜器展2014年11月13日至2015年3月1日上海博物馆第一展厅本展览为第十六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陕西文化周"的重要活动之一,由陕西省文物局、上海博物馆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三方携手。集中展示陕西省宝鸡市石鼓山西周贵族墓最新出土的文物珍品,其中尤以出土青铜器最多也最具代表性的三号墓和四号墓中出土的青铜器为主,不乏极为稀见或首次经考古发现的青铜器精品。考虑到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出土的部分青铜器,与20世纪初在宝鸡戴家湾(斗鸡  相似文献   

8.
嘉园 《集邮博览》2013,(4):31-33
在新中国邮票上,除了系统地展现了古代中国青铜器和陶瓷外,还有多种文物得到展现。在这些文物中,多数是从北京各家博物馆中选取的。通过邮票对国家顶级文物进行宣传,使人们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陈济朋 《收藏》2006,(6):113-113
英国博物馆专家说,阿富汗战争结束以来,阿富汗文物流失甚于伊拉克。伦敦查获的文物只是“一桶水中的一滴”。英国最近2年查获的3至4吨被盗抢文物中,包括瓷器、石雕、佛像、青铜器以及公元前3世纪的古钱币等,其价数以百万英镑计,有些甚至是无价之宝。  相似文献   

10.
张懋镕 《收藏》2001,(10):46-46
2001年6月,规模宏大、光彩四射的“陕西省新发现文物精品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对外开放,展示了10年来作为文物大省的陕西新出土文物的风采。其中有一件名为凤鸟衔环铜熏炉的战国青铜器颇引人注目,其造型世所罕见(见封面)。  相似文献   

11.
党小娟 《收藏》2015,(10):160-161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直深受文物收藏界关注。然而青铜器造假的情况也很是普遍,作为青铜器收藏爱好者,如果不具备一定的鉴赏力和掌握基本的鉴别方法,就很容易打眼。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16,(13)
正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流失海外的国家一、二级文物有100多万件,这些漂泊海外的中国文物到底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回归?其归途又是否能够一路畅通?这是多年来文博界和普通民众一直关注的问题。合力洽购的模式谈到海外文物回流,特别是2014年皿方县的回归模式,业界普遍认为,这种由博物馆联合私人藏家合力洽购回国的方式,可以说是中国海外文物回流的一种新模式。2014年3月20日,湖南省博物馆官网发布消息:"在湖南省  相似文献   

13.
展讯     
《收藏》2014,(10):160-161
展讯·预展呦呦鹿鸣——燕国公主暖里的霸国2014年7月29日至10月7日首都博物馆霸国作为西周的封国,在史料中缺乏记载。随着霸国墓葬的发现,这个失落之国为世人所认知。公元前10世纪的某天,燕国公主嫁到霸国,霸国的故事也由此展开。此次展览展出文物180余组件。包括青铜器、漆器、原始瓷器、玉器等,展示了霸国独具特色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
李正平  周明礼 《收藏》2006,(5):76-79
吉金轩所藏商周青铜器,未经现代科学技术测定,难免碔砆璠璵,但器形甚好,若非器假铭伪,则当具很高文物价值;纵为赝品,亦可从中洞悉仿冒手段,提升辨伪能力。今选介6器,并加阐释,望海内博雅有以教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青铜器类别繁多,造型优美,纹饰精细,铭文苍劲古朴,铸造精巧。它不仅在中国古代文物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在世界古铜器中也出类拔萃。它折射出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为人们传递着古代文明信恩。这就是古代中国青铜器深深吸引着众多中外研究者和收藏者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6.
王俊清 《收藏》2007,(10):150-151
走进山西省博物馆青铜器展馆,一件件精美绝伦的青铜器让游客流连忘返,这些堪称国宝级的文物有很多是40多年前从太原铜厂即将回炉的废料堆里拣出来的,而让这些国宝起死回生的人就是雷毓祺老人。  相似文献   

17.
展讯     
《收藏》2014,(19):160-161
展讯·预展呦呦鹿鸣——燕国公主暖里的霸国2014年7月29日至10月7日首都博物馆霸国作为西周的封国,在史料中缺乏记载。随着霸国墓葬的发现,这个失落之国为世人所认知。公元前10世纪的某天,燕国公主嫁到霸国,霸国的故事也由此展开。此次展览展出文物180余组件。包括青铜器、漆器、原始瓷器、玉器等,展示了霸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其中包括很可能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灯——铜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14,(5):28-29
A 2014年3月纽约文物艺术品拍卖的热点注定是属于中国青铜器的。纽约佳士得对于"皿方罍"的拍卖备受关注,此前纽约苏富比更是提早将大量青铜器送到了拍场之上。不过从结果看,参与竞拍的藏家表现较为冷静,拍卖以平淡方式收场。  相似文献   

19.
1931年,四川广汉三星堆考古挖掘的惊人发现揭开了古蜀国神秘的面纱。时隔半个世纪后的1986年,三星堆一号、二号两个祭祀坑的挖掘又出土了上万件各类珍贵文物,其中有大量无与伦比的稀世珍品,被考古界和学术界称之为“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的奇迹。在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中,图腾饰物占有一定的比例,而多件以“百兽之王”——虎为造型的文物,更说明了古蜀先民在图腾观念中对于虎的敬畏之心。2000年,三星堆博物馆印制了一套《雄杰灵怪——三星堆青铜器》明信片,其中有两枚就表现了三星堆古蜀文明中“虎”题材的文物。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青铜器类别繁多,造型优美,纹饰精细,铭文苍劲古朴,铸造精巧。它不仅在中国古代文物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在世界古铜器中也出类拔萃。它折射出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为人们传递着古代文明信息。这就是古代中国青铜器深深吸引着众多中外研究者和收藏者的魅力所在。从中国青铜器的发展史来看:夏代进入中国青铜时代,商周进入鼎盛时期,春秋战国臻于繁荣。大约到了战国晚期,高水平的青铜铸造业由于铁器工业的的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