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前几天,从报上传出消息:提出“挣大钱、娶美女”观点的尹建庭老师正在打官司,因为去年他由于说了“真话”而被学校除名了。尽管他很不服气,但也仅仅是以自己“说真话”为由,来否定反对者的大道理。这便使人们又陷入所谓美言不信、信言不美,“真话”与“真理”悖谬的困惑之中。这一悖谬长期来困惑着教育界,特别是中  相似文献   

2.
前几天,从报上传出消息:提出"挣大钱、娶美女"观点的尹建庭老师正在打官司,因为去年他由于说了"真话"而被学校除名了.尽管他很不服气,但也仅仅是以自己"说真话"为由,来否定反对者的大道理.这便使人们又陷入所谓美言不信、信言不美,"真话"与"真理"悖谬的困惑之中.这一悖谬长期来困惑着教育界,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去年的"金钱美女"报道只是又一条激发矛盾的导火索而已.那么,事情是否真是这样呢?是否"真话""真理"就一定不能统一呢?当然不是的.待我们冷静下来思考,就会发现它恰恰反映出我们的名利观本身已陷入困境.笔者作为教育界外的学者,这里愿意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真假难辨     
杜鲁克问:“走哪条路?”爱数王子一摇头:“没走过,不知道。”“还要问人。”杜鲁克看到吵吵闹闹地走来两个小孩,这两个小孩长得一模一样。杜鲁克好奇地问:“这俩小孩长得怎么这么像?”两个小孩同声回答:“多新鲜哪!我们是双胞胎。”一个小孩指着另一个小孩说:“他讨厌!他总说假话,一句真话都没有!”另一个指着这个小孩反击:“他更讨厌!他总说真话,一句假话也没说过!”爱数王子下了马,走过去问:“请问,去爱数王国应该走哪条路?”一个往左一指:“走左边这条路。”一个往右一指:“走右边这条路。”爱数王子又问:“你们俩谁说真话?”两个小孩围着王子转了3圈,异口同声地回答:“我说的是真话!”  相似文献   

4.
“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这句名言的版权属于谁?似乎属于季羡林先生。新华网上搜得源于去年7月19日《光明日报》的“季羡林先生语录”,有一条是:“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  相似文献   

5.
《成长》2006,(8):39-44
有人说男人是性动物,女人是感性动物,多了一个“感”,这其中的内容可就千差万别,有人说初恋是男性荷尔蒙过剩的产物,也有人说初恋是少女思春的表现,这一“剩”一“思”也是相差甚远。恋爱中,男生女生总是困惑:我的他(她)为什么总是不了解我?那么她为什么总是不解风情?他为什么总是蠢蠢欲动?让我们来听听他们各自的期待。[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茶馆闲聊     
《甘肃教育》2009,(16):32-32
“今天培养孩子如此之难的理由之一是。你刚教会他说真话,又不得不开始叫他闭嘴了。”  相似文献   

7.
晚自习已上课五分钟了,一个学生才端着一杯水慢腾腾地走来。我在教室门口喊住了他,而他竟振振有词地说:“端水来晚了,去年的班主任从来就没过问过。”我没有生气,没有大发雷霆,也没有向他重述班规班纪。总之,没有实行一般常见的严明纪律的做法,而是朝他微微一笑,说:“是啊,只是换了‘皇帝’了呀!” 本来准备跟我顶牛的这个学生,没料到我会来这一手,竟“扑哧”一声笑了。防备的网被撕开,我趁机让他再给我端一杯水来。这一次,他只用了两分半钟。我接过他端的水后,真诚地对他说:“谢谢,我感到很抱歉,又耽误你两分多钟时间…  相似文献   

8.
刘春生 《高中生》2011,(8):63-63
一个人在森林里迷路了。他想看一下时间.发现自己没带表。此时,他恰好看到前面有两个小女孩在玩耍,于是他决定过去打听一下。但是,这两个小女孩有一个毛病:姐姐上午说真话.下午就说假话,妹妹与姐姐恰好相反。他走近她俩问:“你们谁是姐姐?”胖的说:“我是。”瘦的也说:“我是。”他又问:“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胖的说:“上午。”  相似文献   

9.
永远的明镜     
新时期到来,大家对假大空烦透了,提倡说真话。一声“真格的”,无不喝彩。向真、仿真的自然沾光,连乱真也能“炒”一阵子。 知识分子有个天职是说话,无论用嘴还是用笔,若一声不响,是失职;若做假,是渎职,严重了还是公害。但知识分子深知说真话的难处,那不是好玩的,搭上自家性命都不稀罕,因此又有商量;真话不能说的时候,也不说假话。沉默未必真金,可有含金量。  相似文献   

10.
“说真话,抒真情”,为什么我们说了真话没有人相信,而编造的一个故事却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们离真实的写作究竟有多元?怎样才能说真话?本期洪劬颉老师和黄厚江先生就“写作的真实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如果你在写作中有什么困惑,不妨给两位老师写信:jsshhj@sina.com hongqujie@hotmail.com  相似文献   

11.
工人演讲家冯守民同志其事迹曾刊在本刊2000年第7期。在退休以后七年时间里,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声音传遍长城内外,讲了700多场,听众达到30万人;演讲辞编成了一本书,叫《岁月如歌》;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还给他播了专题节目,因此,人们都说:冯守民的演讲里边有艺术。那么,冯守民演讲的艺术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一、真话、真情、真理1.真话有人听。冯守民演讲,不说假说,说真话。这是冯守民从第一次步入演讲台,就抱定的一个信念,也是他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他在《我爱夜班》这篇演讲中客观地讲道:“那么说上…  相似文献   

12.
真话与大局     
有这样一种说法:说真话并非一概都好,有时为了维护大局,就是不能说真话;假话也并非一概都不好,世上还有美丽的谎言。美丽的谎言确实是有的。对于患绝症的人,人们往往对他隐瞒病情,说他得的不是癌症,而是炎症,其用心良苦,自不待言。两军交战,对于敌对的一方,也不能说真话,所谓“兵不厌诈”,体现的是兵家的智慧,也在“美丽的谎言”之列。但人们通常所说的假话和谎言却是这样两种类型:一是对上不说真话。检查计划生育时瞒报人口,申领救灾款时又虚报人口,甚至一个村就可以多出7000人;讲政绩时虚报人均收入,把百姓说得越…  相似文献   

13.
“用心”写作不仅但是认真的写作态度,更是一种求真的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写作”。就是要教育学生敢于说真话,抒真情,表真意。求真是我们的教育理念中最重要的一务,一个求真的教师,会鼓励学生敢于说真话。会指导学生如何说真话,怎么站在公正的立场去审视评价周围的人情世故。郭老师在这方面就为我们作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相似文献   

14.
真话城     
你正向真话城进发。城里的人一律说真话。你来到一个岔道,一边通往真话城。一边通往假话城(城里的人一律说假话)。你发现指示牌很难看明白,但路口站着个人,你可以向他问路。问题是你不知道他从哪个城市来——是从说真话的城市来还是从说假话的城市来。如果你只有时间问他一个问题。那问什么问题能保证走对方向?(答案见下期)真话城  相似文献   

15.
感情真实健康一直是评判作文优劣的重要尺度,要"表达真情实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那么什么是感情真实健康, 我们又怎么来抒发自己真实健康的感情呢?本期黄厚江先生和洪劬颉老师为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如果你在写作中有什么困惑,不妨给两位老师写信: 黄厚江:jsshhj@sina.com   洪劬颉:hongqujie@hotmail.com  相似文献   

16.
爱满天下     
有一天,陶行知先生看见一个男生要用砖头砸同学,就叫他到办公室。陶行知先生简单了解了一下情况,就来到办公室。一见面,他先掏出一块糖给这位同学,然后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这个男生,说:“这也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你就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陶行知又说:“你要打人,是因为他欺侮女同学,说明你有正义感。”说完,又给了他第三块糖。这时,男生哭了,他说:“校长,我错了,我不应该打他。”于是,陶行知又拿出第四块糖给他,说:“你承认了错误,应当奖励。我们的谈话也就可以结束了。”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在他的杂文《立论》中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一家添了孩子,众人去道喜。可是,说假话(“这孩子会发财的”云云,因为这孩子未必就能发财)的人受到主人的青睐,说真话(“这孩子会死的”,这的确是“大实话”,因为有生必有死)的人却受到了主人的唾骂。这篇杂文寓意深刻。这里,我们讨论的不是它的思想意义。就言语交际的一般规律或要求来看,那位说真话的人的确该挨骂。原因在于他在吉庆的场合,说了不吉利的话——虽然这话是“真的”。由此可见,我们说话要看场合,也就是俗话说的“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相似文献   

18.
上期答案     
《中学生天地》2009,(2):51-51
李推说的是:“我将和大山去打牌。”这话使大年和大山左右为难:如果去打牌,那么他说的就是真话,而说真话是要去喝酒的一但如果他去喝酒,那么他说的就成了假话,而说假话又是应该去打牌的。或者喝酒,或者打牌,都没有办法按原来的决定去做。  相似文献   

19.
杨昌敏 《贵州教育》2010,(11):45-46
凝视窗外的夜幕,我想起了一次闲谈时同事无意问说到的一件事。有一天,他问刚放学的侄子:“晓林,今天老师教了什么?”他侄子回答说:“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好像在说‘日本话’,听不懂!”当时在座的人听后都哈哈大笑……有的觉得孩子调皮,有的说晓林上课根本不注意听课。当时我也不太在意。后来在教学中遇到很多困惑,让我又记起了晓林说的话——“老师在说什么?听不懂!”这句话让我陷入了沉思。  相似文献   

20.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一种价值取向与行为背道而驰的现象,这就是本文所说的“悖谬”现象。例如,医生本应以“治病救人”为宗旨,收授红包是一种违背医德的行为,人们对收红包的医生和行为深恶痛绝。但是,一旦自己有病要治,或者要动大手术,出于对医生责任感的不放心,相当多的病人又会放弃原来的道德准则,主动向医生投之以桃。价值取向的“悖谬”现象源于一种作为弱势群体的无奈,也源于某些居心险恶者的投机取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社会德治的脆弱根基:实事求是精神和勇气的缺失。社会价值取向的“悖谬”现象不可阻挡地会蔓延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