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庚子赔款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次大的赔款事件,俗称“庚子赔款”,这是怎么回事呢?要了解这个问题,还得从《辛丑条约》说起。《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接受了各帝国主义国家提出的全部条件。条约共十二个条款,另有十九个附件,内容极为苛刻,其中第六款为,中国赔偿各国白银四亿五千万关两。因为“赔偿”的是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帝国主义国家的“损失”,而这一  相似文献   

2.
1903年发生的“苏报案”,是清朝封建统治者和帝国主义者相互勾结、镇压中国革命的历史事件。1900年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和1901年清朝政府签订卖国的《辛丑条约》以后,清朝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辛丑条约》的签订,引起全国人民无比的痛恨。这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在广大人民面前逐渐丧失了影响作用,资产阶级革命派思想迅速发展起来。上海,是当时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  相似文献   

3.
《历史学习》2010,(9):12-13
必修: 1.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列强除了穷凶极恶地对中国敲诈勒索外,还迫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相似文献   

4.
1前言 1926年,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八国联军入侵时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  相似文献   

5.
《家教世界》2014,(9):1-1
1901年9月7日在八国联军侵占了北京的情况下,中国清朝政府被迫和英国、美国、日本、俄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它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6.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对中国烧、杀、抢夺之后,迫使清政府于1901年与11个帝国主义国家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规定:中国从1901年起向签约各国陪偿白银4.5亿两,年息4厘,分39年还清。因1901年为庚子年,故此赔款称之为“庚子赔款”。  相似文献   

7.
李鸿章因签订了屈辱卖国的《马关条约》,百年来一直被斥为汉奸、卖国贼。本文认为,从甲午战争前清政府对外一贯妥协退让的政策和马关谈判中李鸿章的表现及中日双方的态度来看,签订《马关条约》卖国求和的主要罪责在清政府,而不应由李鸿章一个人来承担。  相似文献   

8.
李景贤 《课外阅读》2013,(13):12-13
<正>近日读海外某华文报纸,偶见李鸿章怒斥"鬼子"的一爿妙联,顿生酣畅淋漓,扬眉吐气之感。亢奋之余,想为这位晚清汉人重臣写点文字。李鸿章是个功过分明的"双面人"。在中国近代史课本中,大家所看到的,多是其被否定的一面,而未读到他那被肯定的一面。妙联怒斥"鬼子"1900年秋,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携光绪帝西逃,失踪一段时间后复出,命洋务大臣李鸿章与列强代表议和。谈判结束后,中方与联方共同举行记者会。忽然  相似文献   

9.
一、单项选择题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回答1~5题。1.中国近代史开始于鸦片战争,主要是因为A.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B.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开始遭到破坏C.社会主要矛盾由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开始变为中华民族同外国侵略者的矛盾D.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辛丑条约》的下列内容中最能呈现出这一特征的是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保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驻扎北京到…  相似文献   

10.
第一节马、辛条约签订前后的天津经济和天津银行业的兴起及发展一、《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签订前后的天津经济《马关条约》前外国侵略者由于没有取得在中国投资设厂的权利,因此,所办的工厂主要是为其商品输出服务的一些规模不大、资本不多的小型厂。《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帝国主义国家在获得  相似文献   

11.
1901帝国主义列强胁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对中国进行了一次穷凶极恶的勒索。事情还得从八国联军侵略战争说起。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史上的“退款兴学”是怎么一回事?⊙魏良1901年,帝国主义列强强迫中国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从中国勒索了大批“赔款”。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庚子赔款”。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一样,美国也从中捞得一笔为数不小的赔款。1909年,美国政府...  相似文献   

13.
由近代史研究所编辑的近代史资料专刊《杨儒庚辛往来存稿》一书,是研究二十世纪初沙俄的侵华政策、当时的国际关系以及清统治集团内部的腐败、斗争等等问题的重要史料。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沙俄乘机占领我东北三省,逼迫盛京将军增祺签订《奉天交地暂且章程》九条。沙俄为了将《暂章》变成永久性条约,又以交还东三省为名,要求清政府派代表谈判签订正式条约。1901年1月1日,清政府任命驻俄  相似文献   

14.
清末五大臣出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1900年义和团运动的失败,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已成为"洋人之朝廷".为了摆脱在全国人民面前的卖国政府形象和日益孤立的地位,维持已摇摇欲坠的清王朝,慈禧布置了所谓"自强新政"的骗局.然而,清政府所谓"新政",根本没有触及清朝的国体和政体问题,这样,使得原来曾对"新政"抱有热切希望的资产阶级立宪派大失所望.同时,以民主革命先行者孙  相似文献   

15.
电视剧《走向共和》(以下简称《走》)对晚清重臣李鸿章作了精心刻画,塑造出一个与人们以往认识完全不同的李鸿章的新形象,确使观众大开眼界。为了树立李鸿章的高大形象,该剧作者不仅在表现他如何励精图治地办洋务、整顿北洋水师方面下了很大工夫,而且还独具匠心地设置了他正气凛然地办外交、捍卫国家利益的精彩场面,甚至把签订卖国条约都变成是“公忠体国”的表现。在表现签订《辛丑条约》时有这样一幕:李鸿章慷慨陈辞,训诫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等人说:“中国人民为什么闹义和团,就是因为你们侵略引起的。你们现在要瓜分中国,告诉你们,将会产…  相似文献   

16.
1884年12月,日本侵略分子和朝鲜开化党人借中法战争之机在汉城发动了甲申事变,随即被驻朝清军平息。此事引起中日两国关于朝鲜问题的交涉。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经过外交谈判,签订了《中日天津条约》,解决了两国争端。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体现在几场重要战争的发生和几个重要条约的签订上。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8.
1900年(光绪26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强迫清政府于次年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付给各国赔款4亿5千万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亿8千多万两白银。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抵押。这介数目相当于清政府12年的财政总收入。这笔赔款通常称为“庚子赔款”。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并通知清政府乐以“庚子赔款”之半“还赠”给中国,用于派遣中国赴美留学生之用。于是1911年在北京设立了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8年该校改名为  相似文献   

19.
《辛丑条约》的主要谈判代表和签订者之一的李鸿章,为保证议和局势的稳定,恢复自身的国内外政治影响力,打击政治敌对势力和义和团,以及最大程度上减少议和所背负的骂名,自接到北上命令至真正赴京津议和期间,在广东、上海两地反复迁延北上,与清政府展开了较量。对李鸿章北上议和过程的心路历程研究,有利于更为全面地认识和评价李鸿章本人。  相似文献   

20.
答:清政府谋求和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签定和约的活动,早在义和团还在天津、北京等地英勇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1900年7月7日,天津战败的消息传到北京,那拉氏即命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井兼程北上,主持对外事务,准备向帝国主义投降议和。17日,李鸿章离粤赴沪,21日到达上海。其时,天津虽为寇军所占,但北京尚在义和团控制之下。李鸿章认为议和之机还未成熟,使以“盛暑驰驱、感冒腹泻”为由,滞留在上海以观风色。他一面向那拉氏提出“义和团是匪非民”,祈其“痛加剿洗”,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