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必须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采用SWOT分析法对天津市高校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实习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建立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包括采用"校企互动式"实践教学方式、联合建立以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和通过产学研结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3个方面,并制定了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校企合作实习方案。通过校企合作,学院提高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企业降低了培养成本,学生增强了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了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三者实现了共赢。  相似文献   

2.
建立科学的基于校企合作的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在分析天津市高校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实习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并建立了基于校企合作的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包括实行"校企互动式"实践教学方式、联合建立以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产学研"结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并且制定了基于校企合作的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实习方案,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78):139-140
建立科学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将学校培养与企业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学校的理论知识可对企业的实践和创新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企业培养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反馈。本文对校企联合培养的意义和措施进行解析,以期为我国校企联合培养材料类应用型人才提供"他山之石"。  相似文献   

4.
李莉 《继续教育》2010,24(6):12-14
校企合作对于地方高校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培育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是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校企联合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和创新基地,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实习,参与创新项目和开放实验训练,定向、订单式为企业培养人才,同时实现“双师型”教师团队的构建,是加强管理类学科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建立科学发展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文章阐述了企业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以及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校企合作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高校实习实训基地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传统基地的改革模式,提出以校企联合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创新人才"为利益共同点,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工程素质和探索精神的人才为目的,构建集教学、科研、生产于一体的、真实企业环境的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以校企联盟为依托,通过健全的基地运行机制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激励企业主动参与到高等教育的各培养环节,从而实现高校、企业、学生的三赢局面。  相似文献   

7.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不仅是高校的责任,也是企业应承担的责任,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创新能力强、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目标。对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实习实训教学环节及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的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根据对深圳市知名企业的调查,大多数企业支持校企协同合作并有意愿参与校企联合培养学生,且认为应按照行业需求培养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更关注学位论文课题的应用实践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调查显示,七成学生愿意进行校企联合培养,四成学生愿意在企业完成整个课题研究,学生更关注校企联合培养为其就业带来的优势。校企联合培养在企业和学生的意愿方面有着广泛基础,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规范参与企业及企业导师资质、加强校企交流、引入企业智力资源等校企联合培养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9.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方式。本文对校企联合培养LED行业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意义、可行性及方式、方法等进行了探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如今,校企共赢培育新型人才的战略发展模式已经愈演愈热,校企联合要求打破原有教育体制、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已成为当前教育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校企联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使学生具备全局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石油企业对石油工程专业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的石油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通过构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不仅有利于提高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而且能够完善高等教育功能,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国家明确要求高等教育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要学习发达国家的校企合作经验,地方性二本院校的应用型专业更要重视校企合作,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就业。文章探讨校企合作能调动学校、企业、学生的三方积极性,实现"天时、地利、人和"和校、企、生三赢。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往往重理论轻实践,难以满足企业对实用型翻译人才的迫切需求。校企合作培养翻译人才模式有利于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培养更多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翻译人才,也为高校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了一种改革思路。校企合作形式的多样化有助于高校和企业之间互惠互利,又能使高校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对于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电子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凸显。面对这一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应当结合本地区的产业发展需要,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支持泉州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过程。切实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企间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是职教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学校、人才提高竞争力的必经之路。企业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企业的壮大亦会反哺学校的发展。校企合作,不仅可以提高教育培养人才的力度,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这种“双赢”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壮大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6.
准确定位高职院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高职院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探索适宜的发展模式,可以提供有利于学生实现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的专业结构发展的土壤。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优化组合,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较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方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突出技能培养的课程模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等鲜明特色,为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了诸多启示。我国高职院校应学习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成功经验,坚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向,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建立高职院校教师准入制度,走校企合作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根据高等职业院校的特点,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必须与企业紧密合作,必须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服务。因此,可以搭建一个政企校创新合作平台,在政府主导下、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以增强人才培养水平和企业创新能力为根本任务,开展全面创新合作,共同培养优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9.
校企合作是高校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有效途径。应用型艺术人才培养需要高校教育,更需要企业的积极主动参与。实施双赢战略,加强校企合作,深入探究实施校企合作的具体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不仅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更能提升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优势,为社会提供大量急需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艺术人才。  相似文献   

20.
校企合作是实现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应加强各自的责任与义务。校企合作应在完善的政策法律法规与政府主导的共同管理运行机制下,学校通过提高自身实力如提升教师积极性和实践与研究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来赢得企业的积极参与;企业通过承担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学生通过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来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