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子,名武,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县)人,春秋末期著名的军事家。在鲍、高、国三氏和田氏的保守与革新的两条路线搏斗中,他被迫出齐奔吴,献兵法进见吴王阖闾,被任命为吴将。后来,吴国破楚军,威震齐晋,孙武是起了重大作用的。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述了孙武的一些事迹。  相似文献   

2.
孙武,春秋末期齐国人。生立年不详,大约和孔丘同时。他从齐国到吴国,受到吴王阖庐的重用,任为将。他和伍员(音云)协助吴王治国练兵,经过几年的准备,吴王闹庐九年‘公元前五O六),孙武和伍员随吴王攻楚,五战五胜,攻入楚都鄂(今湖北省江睦县西北)。吴王阖庐成了当时的霸主,孙武是起了重要作用的。生平事迹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相似文献   

3.
《左传》未提到孙武,《史记》虽为孙武立传,但语焉不详。魏武帝为《孙子兵法》作序,对孙武的身世也没有多说几句。以后《新唐书》、宋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辩证》对孙武的世系虽多说了几句,但也没有展开论述。由于资料缺乏,历来对孙武世系的研究都比较粗疏,甚至多有混乱、谬误之处。今据《左传》、《史记》以及散佚于古籍的零星资料,对孙武世系作如下论述。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  相似文献   

4.
孙膑     
孙膑是战国中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的后世子孙.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阳谷与鄄城之间)人.生卒年月不详,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与齐威王、宣王同时.孙氏原为陈国公子陈完的后裔,陈完到齐国后称田氏(陈田古音相近,通用).齐景公时因孙武的祖先田书伐莒有功,赐姓孙氏.所以,孙膑属于田齐公族之后,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孙膑从鬼谷子学兵法,表现了非凡的才华,遭到同学庞涓的妒忌,庞涓任魏将后,秘密派人召孙膑到魏国做他的辅佐,以莫须有的罪名处以膑刑(膑刑西周前为去掉膝盖骨,周时改为断足,也称  相似文献   

5.
孙武,字长卿,通常都说春秋末期齐国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说:“孙子武者,齐人也。”但《吴越春秋》却说:“孙子者,名武,吴人也。”《东周列国志》也说孙武是吴人。当然《东周列国志》是小说,所言不足为据,但今人也有持“孙武为春秋末期吴国人”看法的。有人在三十年代初也注意到这个问题,撰文说:“《吴越春秋》以武为吴人者,误矣。”说孙武是齐国人,这并没有错;说孙武是吴国人,确实有误,但也有其因由。如果循着历史的轨迹去寻找,我们可以更确  相似文献   

6.
孙武是世界军事史上的显赫人物,可是历史上有关他的生平资料却十分模糊,也不完整。最早把孙武当作历史人物而记述他的生平事迹的是《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通过对这篇原始资料重新考辨,可以进一步地理清孙武宫庭勒兵、仕吴时间、孙武和孙膑之关系等几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7.
孙子,即孙武,字长聊。春秋末齐国人,与孔子同时。吴王阖闾(hh lu)经伍子胥(xu)的帮助得到王位,伍子胥推荐孙子为将。孙子献《孙子兵法》十三篇给吴王。阖闾读后大喜,抽出宫中180宫女,让孙子练兵给他看。孙子将这些宫女分为二队,发给每人一个戟(ji)(木杆金属头的兵器),  相似文献   

8.
一、孙子和《孙子兵法》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生卒年月不详),我国古代的大军事学家.孙子在总结以前的战争经验和军事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新的军事学说,著兵法十三篇.后孙子由齐至吴,以兵法十三篇献给吴王阖闾,遂为吴王所用,图强争霸。《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说,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兵书,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学著作。这部著作对战争的各个方面,作了深入而具体的分析,分析中具有朴素的唯物观点和辩证思想。它对作战的原则、方针、形式、指导等作了明确的论述,这些论述在一定程度上反  相似文献   

9.
《孙子兵法》亦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为春秋末孙武所作。《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吴孙子兵法》82篇,图9卷。今存本13篇,历来被称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受到国内外的推崇。是书为宋代"武经七书"之一。《孙膑兵法》亦称《齐孙子》,为战国时期齐国孙膑所作,共89篇,图4卷。隋以前失传,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中重新发现其残简。《吴子兵法》亦称《吴子》、《吴起》,相传为战国初期吴起所作。《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吴起》兵书篇,书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司马迁在"史记""孙武吴起列传"中把吴起作为军事家而与孙武合传,对于吴起的政治主张和在楚国变法事迹,语多贬抑;班固在"前汉书"古今人表上商鞅列为"中上",孙子列为"中中",吴起列在商鞅和孙武之下,为"中下"等.近年来,学术界对吴起变法的具体内容、性质和历史作用,解释和评价不一,特别是吴起的学说思想,郭沫若认为是儒家?吕振羽和杨宽等认为是法家?意见不一.玆就我个人的一些体会,试论如下,提供大家讨论.二吴起事略及其时代问题吴起,卫左氏人,生年不详."史记":"孙武吴起列传"说:"吴起,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孙武为吴将及其著作辨述《孙子》又名《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一部兵书,也是世界最早一部军事著作。作者为孙武,孙武为春秋末期吴国人,生活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五世纪初,约与孔丘同时。《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相似文献   

12.
孙武(生卒年不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吴王阖闾用为将领时,曾率吴军大破楚国,卒使“北威齐、晋,显名诸侯。”著有兵法十三篇。史谓《孙子兵法》、《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简称《孙子》。《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揭示战争规律的杰出兵书,博大精深,结构严谨,在发展我国军事科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世界军事学说史上也占有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3.
陈欢 《初中生辅导》2023,(Z1):35-36
<正>《孙子兵法》是一部诞生于2500多年前的兵学杰作。从宋朝开始,《孙子兵法》的作者就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是孙武所作,有人则认为是孙膑所作,甚至有人把这两个人混为一谈。好在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葬考古挖掘出的竹简中,揭开了《孙子兵法》作者的千年之谜——《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各有其书。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在兵家中有两位功勋卓著的“孙子”:春秋时期,见吴王阖闾的“孙子”名曰孙武;孙武逝世后百余年的战国时期,齐国将军田忌向齐威王引荐的另一位“孙子”名曰孙膑。而《孙子兵法》正是春秋时期孙武所作。  相似文献   

14.
公元前六世纪末年,在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诞生了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象一颗灿烂的巨星闪耀在我国军事史上。他就是《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孙子兵法》(也称《孙子》、《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共有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势、九地、火攻、用间十三篇。这些内容是从我国春秋战国之交频繁的战争中总结的战略战术经验,它揭示了战争的普遍规律,包含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兵法》竹简三百余枚,简长27.4厘米,宽约0.5厘米,总字数超过今本约三分之一,从而为《孙子兵  相似文献   

15.
刘仁和 《考试周刊》2011,(66):66-66
“因势利导”的典故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说的是战国初期齐魏两国交战时,效力齐国的军事家孙膑,利用魏将庞涓傲慢轻敌的心理.制造齐军落荒而逃的假象,将庞涓诱到山谷中。庞涓中了埋伏,兵败自刎。  相似文献   

16.
《孙膑兵法》的历史地位,因其书曾失传千余年而为后人所忽视.《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表明,孙膑是《孙子兵法》十三篇的真正修订者、践行者、传播者.《汉书·艺文志》表明,经三次收集古兵书和连续20年的校理,《齐孙子》被列为兵权谋第二位,是历史的公正裁定.银雀山汉简《孙膑兵法》表明,齐孙子对吴孙子基本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一位真正继往开来的兵家亚圣.  相似文献   

17.
孙武,字长卿,生于春秋战国之际。齐国人,后奔吴国,以所著兵法十三篇进见吴王阖闾,受到赏识,拜为吴国将军,“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为吴国的兴盛、强大做出了贡献。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天下大乱的时代。奴隶纷纷起义,新兴地主阶级开展夺权斗  相似文献   

18.
齐魏马陵之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次著名战役。公元前341年,魏国向韩进攻,韩向齐求救,齐威王派田忌、田胎为将,孙膑为师,起兵伐魏救韩。魏惠王派太子申、庞涓为将出兵迎战。孙膑采用“减灶诱兵”的计策,在马陵大败魏军,太子申被俘,庞涓自杀。此事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甚详,此外《史记·魏世家》、《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史记·秦本纪》以及银雀山汉简《孙膑兵法·擒庞涓》和《孙膑兵法·陈忌问垒》中也有相关记述。  相似文献   

19.
“三令五申”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后来演变为成语,形容三番五次地命令告诫。  相似文献   

20.
孙武练兵     
孙武本来是齐国人, 因为是著名的军事家,有人就把他推荐给吴王阖闾。吴王接见孙武,客气地问:“你的十三篇兵法我已经都看了,不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