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酷儿理论作为一个新的理论的兴起。"酷儿"主要指性取向多样性和社会性别身份不稳定的人。近年来,酷儿理论广泛运用于研究文学作品中。《心是孤独的猎手》是美国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故事中的人物辛格,米克,比夫。三个人都是不符合社会规范的"酷儿"。本文主要讲述在酷儿理论下文中三个人的酷儿形象以及他们之间的孤独的爱。  相似文献   

2.
高金和 《海外英语》2014,(20):198-199
威廉·巴勒斯是美国"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瘾君子》、《酷儿》、《裸体午餐》这三部代表作中,分别塑造了瘾君子、酷儿和控制欲这三个文学世界。该文分别对巴勒斯的瘾君子、酷儿和控制欲这三个文学世界进行分析,从而有助于加深读者对《瘾君子》、《酷儿》、《裸体午餐》这三部小说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同性恋政治学经历了道德神学、医学规训和同性恋解放的过程,其中二元论是建构身份政治之基础.在同性恋理论的发展脉络中,酷儿理论对反思同性恋研究起到关键作用,但酷儿理论本身也充满张力."红色酷儿理论"结合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阶级分析方法和酷儿理论,是传统酷儿理论的补充和批判性重构.借助这一批判性视角可以重新审视同性恋身份政治、"橱柜"政治神学以及同性恋压迫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张姝芳 《华章》2008,(18):17-18
本文考察了酷儿理论在中国大陆的传播与研究状况,通过分析大陆学术界对酷儿理论家朱迪斯·巴特勒的"表演性"理论的误读,指出了大陆酷儿理论研究中存在的将酷儿理论简单化和妖魔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酷儿"是西方20世纪90年代勃兴的性文化运动,"酷儿"运动本身及对于"酷儿"研究的理论,终极目标是挑战社会性别两分结构,消除一切歧视和偏见。《紫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小说,小说对黑人女主人公西丽在双重歧视和否定语境中的成长做了极力刻写:种族和性别的双重歧视与否定异化和虚无了西丽的自我意识,而来自同性姐妹的"酷儿情"让西丽自我意识苏醒,走向了追求自我独立与个性完整的道路,最后与黑人男性握手言和,为迎接来自种族歧视的大挑战而结成同盟,并肩作战,《紫色》姐妹情谊书写的价值与"酷儿"的终极目标巧妙对接。  相似文献   

6.
朱迪斯·巴特勒被视为酷儿运动的理论先驱者。从巴特勒的酷儿理论解读艾丽丝·沃克的小说《紫色》,从而能够对沃克在小说中所体现的复杂的性别观有更加深刻的观察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杜彬 《快乐阅读》2012,(21):121
塑造硬汉形象是海明威文学创作主题特色。《永别了,武器》叙述了亨利中尉和凯瑟琳护士的感情生活,有力地描述了一战中和一战刚刚结束时这对儿年轻人复杂的心理,以及最后的爱情悲剧。小说所描写的主人公亨利的感情生活及在悲剧中体现出来的硬汉形象再现了海明威"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主题精神。  相似文献   

8.
"酷儿"是指与正常的异性恋文化传统相背离,并呈现出"非常态"性取向的群体,而"非常态"的社会现实正是造成他们的性取向出现与常态相异的最主要原因。电影《霸王别姬》和《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中的"酷儿"是非常典型的例证。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是中国第一个翻译《老人与海》的作家,而《老人与海》也是张爱玲所译作品的挚爱。正是在语言风格和人生意味上与海明威的共鸣,张爱玲的译笔才能很好地诠释海明威语言的气质和故事的苍凉味道。张爱玲主要从动词、流水句、破折号的使用三个方面来捕捉海明威语言的灵动节奏,从而使其语言具有"动态美"。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从"冰山理论"的特点入手,赏析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分析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小说精炼简约的语言特点,其次分析隐藏于"冰山"下的主题:人生的虚无飘渺,以及人际关系的冷漠,最后分析小说独特的结尾。通过上述分析,让读者体味海明威短篇小说特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海明威早期创作中最为精致的小说之一《印第安人营地》是一个关于男性感受和承载痛苦的故事。文章分析小说中三个男性角色与海明威不同时期人生经历巧合相似,进一步解读海明威。  相似文献   

12.
张轩 《英语广场》2016,(12):7-8
本文在评价系统视域下,以海明威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中男主人公话语为语料,分析其性格及形象,藉此对海明威在文学创作中所应用的"冰山理论"进行解读。结果表明: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与评价理论中的显隐性评价具有相似性,评价理论对文学作品有解释力。  相似文献   

13.
何为“酷”     
"酷",绝对是时下最时髦,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这不,北京市宣内大街上近日硬是诞生一个令人炫目的私家服装店--" Cool Be"屋。而日前中央电视 B套晚间上映的《九班的故事》,里边的少男少女人也是一口一个"酷呆了"、"酷毙了"。连那个特负责的班主任也一口一个"酷"字,循循善诱她的学生往"学习好也是酷"的正道上发展。看起来,不说"酷"是不行了。   经研究揣磨,我发现"酷"的涵义中大约包括:帅、邪、爽、牛、嗲。酷,是对另一种另类的扮相、服饰、作为、作派的由衷赞叹。   "酷"类似于拳击,可以分为轻量级、中量级和重量级。"真…  相似文献   

14.
作为西方兴起的一种新的性与性别理论思潮,酷儿理论逐渐与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相结合,开始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特点。随着酷儿理论的发展,"酷儿"这一概念也产生了内涵和外延的变化,需要以更广阔、更深远的视界来不断拓展和完善。本文从酷儿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爬梳文学作品中酷儿叙事的创作,大致将其归纳为:回避性别的双性同体的酷儿书写和打破异性恋霸权的酷儿书写两个方面。如果说酷儿现象已成为一种被认可的亚文化,那么,通过酷儿书写来推动社会认知的变化,为酷儿们提供更为包容的环境,应该是酷儿书写显示出其独特精神张力的重要因素。在文学艺术的范畴中,创造出一种包容性更强、后示性更大的多元化书写,也是当代酷儿书写发展的一种基本走向,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学批评及文学创作的发展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陈青 《文教资料》2006,(33):69-70
本文试图运用女权主义的批评方法评析海明威的著名短篇小说《一个非常短的故事》,从而揭示海明威塑造的男性英雄形象主要是建立在对其身边女性形象的歧视与歪曲之上。海明威并不是一个客观如实的叙述者,所谓的全面视角只是一张面具而已,他是从男主人公角度来叙述整个故事的,他的材料的选择与安排也是为这一主题服务的,因此男主人公的形象明亮清晰,而女主人公的形象则模糊暗淡。  相似文献   

16.
淘猫妈 《家长》2008,(11):11-13
无意间看到一个动画片名字叫《喜羊羊和灰太狼》,故事很老套,就是"小羊儿乖乖,把门儿开开……"之类与狼斗争的故事,但这老套的  相似文献   

17.
海明威“冰山理论”的前景化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前景化理论对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从构成机制、作用机制及文学艺术发展等角度进行了解读,认为二者在对于艺术创作的阐释上是一致的。对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名篇《杀人者》从情节构思和人物塑造两个方面进行了实例分析,从而证明前景化理论和“冰山理论”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分析解读海明威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功能语言学的系统功能理论认为可以通过语气系统来分析文本的"意义潜势"。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的人际功能理论,通过对小说《一个明亮干净的地方》中人物对话进行人际功能语气分析,揭示语气功能在帮助深入分析作品人物关系和作者所要传达的意义层次的作用,有助于深入地理解作者海明威的特色语言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19.
虽然《老人与海》的故事简短,却包含了丰富的意象。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促使作者对其中的老人、男孩、大海、大马林鱼、鲨鱼、狮子意象进行再次解读,以期进一步领略小说深刻多义的主题和"冰山"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的作品风格以"冰山风格"著称,其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就是"冰山理论"写作手法的代表之一,深受评论界的关注与重视。本文以《老人与海》为例,深入探索和剖析冰山理论的出现,冰山理论在海明威作品中的应用与体现,最后介绍冰山理论写作手法的研究意义,为解读和理解海明威的小说作品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