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在阅读教学中,应首先在课堂上加强对祖国经典著作的推介和引用;其次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内涵;然后让学生从个性化阅读中品味作品文化的意蕴,使学生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让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根植于每个学生心中.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在阅读教学中,应首先在课堂上加强祖国经典著作的推介和引用;其次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内涵;然后让学生从个性化阅读中品味作品文化的意蕴,使学生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让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根植于每个学生心中。  相似文献   

3.
谭春桃 《师道》2013,(1):34-35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文化长河中畅游.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认识、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让小学生在祖国的传统文化熏陶中成长,只有这样,中华传统文化才会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课程凝聚着深厚的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它涵盖伦理道德、艺术审美、哲学思想等元素,融载道、载情、载史于一体。它不仅直接影响到新课程下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对学生的做人、成人、成才都将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提升语文素质。语文教学究竟主要抓什么?一是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二是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学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民族文化。当前全面施行课程改革,语文课程大大增加了民族文化的内容,其目的显而易见,是为了加强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尝试营造课堂文化氛围,让语文课堂充满民族文化色彩,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教师既是语文教学工作者,又是中国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语文教学的目的除了让学生学习祖国语言及其各种表现形态(口头语、书面语等),学习利用语言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祖国语言继承民族精神和人类遗产,提高文化修养,培养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而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天空中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应如何突出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作用,如何渗透传统文化呢?我们努力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景,营造课堂文化氛围,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是炎黄子孙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但是由于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传统文化知识严重不足,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不尽人意.语文作为文化载体,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弘扬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积极寻求弘扬民族文化的策略,努力在学生灵魂深处夯筑起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典型的人文学科。其中丰富的人文资源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祖国文化的了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让学生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增强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与此同时,还能够不断丰富学生的文化储备。因此,语文教师要具备文化的眼光,让自己站在文化的平台上,科学地审视语文教学,引领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家园找到自己的归属。  相似文献   

11.
吴远玲 《四川教育》2004,(10):44-44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处处充满了创造精神和民族智慧。我们既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弘扬祖国优秀文化、吸纳人类进步文化的基础作用,使学生从小扎下民族文化的根,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同时又要培养他们先进、开放、多元的文化精神,让学生在语文中体味中国语言的丰富和多  相似文献   

12.
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是民族智慧和情感的传承和发扬。在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观初步形成的中学阶段,语文学科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会让学生增加对祖国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更为完善的人格品德,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3.
冯励 《现代教学》2009,(12):41-41
如何采取适宜的方法寓民族精神教育于语文教学,让我们的学生在祖国语言文化的熏陶感染中,从心灵深处感受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是摆在各科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下笔者根据自己所执教的小学二年级语文《到太空去》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食粮,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她是凝聚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守护着华夏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因此,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要顺应代发展的需要,担当起传播中华文化经典的使命,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气氛,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祖国传统文化魅力,饱受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15.
文化认同应从学生抓起,让其在语文教育的培养、熏陶下,增强民族自豪感,并愿意为了国家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文主要论述文化认同的内涵,研究通过运用经典诗词教学引导学生感受祖国魅力、走近传统文化、延续古人智慧等方法,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出发,在教学实践中提倡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指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础。笔者结合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如下探索:引导学生发现祖国山河的壮美,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互助合作意识,以适应社会发展;要让学生有"爱"心,真正尊敬长辈,爱护儿童。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根据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按照“文道统一”的原则,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对祖国的壮丽山河、灿烂文化,对祖国人民的勤劳智慧、高尚品德、革命传统,产生无比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因文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课标中明确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尊重学生身心特点,真正落实小古文教学,善于结合教材内容,丰富教学形式,不仅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小古文的行文特点及历史背景,深入地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还能丰厚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受不一样的语言魅力,为了学生日后更好地学习小古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材内容广泛丰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语文教学要利用语文学科的广泛性、包涵性来教育学生,把民族文化的根深深扎在学生心中,让他们拥有祖国的优秀语言,拥有民族的传统美德,发展良好的个性,塑造完美的人格。  相似文献   

20.
在阅读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应首先精读传统文化作品,汲取中华民族文化养分;其次要广泛阅读,传承经典文化之精髓;然后让学生结合时代进行个性化阅读,使学生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让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根植于每个学生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