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先生曾告诫青年不要让"小说写法"之类的东西骗了时间和钱,好文章是靠读好书熏出来的.黄庭坚说:"一日不读书,则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注意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并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共计145万字的课外阅读任务.叶圣陶先生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一文中指出:"写作基于阅读.教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由此可见,阅读对于语文学习、学生习作水平提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2.
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可见,读书对于一个人,尤其是小学生的成长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在校内外多读书,读好书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可以说,没有读书就谈不上是真正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3.
读书和写作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是相辅相成的.读书是写作的前提,只有阅读大量的文章资料,写作才有了题材,写出来的文章才会出彩."以读促写"使同学们的读书和提炼能力增加,增加了词汇量,了解的英语语法习惯,他们的写作水准也会慢慢地提高.所以,"以读促写"对于高中英语改革和高中生英语的学习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作文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言语活动,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去教会学生写作呢? 一、积累作文素材,解决作文的"无米之炊" 对作文而言,阅读是"流".阅读不但会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而且大量的长时间的阅读积累,还会在内容、构思、语言等方面,对写作产生多方面的深刻的影响.关于阅读与作文的关系,古今中外有许多名人名言.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两句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张志公先生也曾说:"读和写之间,读是写的基础,必须在多读的基础上进行写的训练."这两人的话都包含着他们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写作经验,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叶老的主张是,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会学知识".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作文也是如此.以下我就从两个大的方面来谈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写作.  相似文献   

6.
写作指引 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是写作素材的宝库,我们要捕捉住生活中那些最美的花朵,酿造出充满真情的美文来.那么,怎样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呢?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来说,一个人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量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皮果罗夫说过:"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现在家长都说孩子喜欢看电视,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因为电视能够带来多种感觉效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欣赏的兴趣.对于文本阅读,老师也知道多数学生都怕读,也知道有的学生想读书,但不知怎么搞的,读着读着就困了.  相似文献   

8.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书,是人类文明的果实;书,是贮存知识的宝库;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是一个绚丽多彩的奇妙无穷的海洋,在其中遨游是会受益无穷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这两句诗句强调了多读书对写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说过:"撇开语言文字训练进行的语文教学是一种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也曾说:"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因此,我以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有效的"读书随写"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把习作与单纯的技能训练区分开来,就文读写,不仅解决了学生写作时"无米之炊"的尴尬,又让学生个性化的解读、感悟、想象流淌于笔尖,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达到水乳交融的完满境界.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而不歇."是的,素材的积累和文章的关系就像泉源和溪流的关系,只有积累的源泉丰盈不竭,才有写作时的源源不绝.所以,指导学生积累生活中的点滴感受,是为作文提供内容的活水源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强调了平时积累对于写作的重要性.新课标中也再一次提出作文教学中积累的重要性.所以,我认为作文教学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做好平时积累.学生有了材料,写作时就会情到文至、思到章出,彻底改变"无米下锅"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笔者认为,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运用和发展,读与写水乳交融,互相迁移和促进. 一、勤于读书,逸于作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语文的源头活水就是阅读.与先贤对话,与智者交谈.读一本好书,犹如接受一次精神的洗礼.多读书,才能文思泉涌,妙语连珠,语文厚积才能薄发.鲁迅先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孩子把阅读的感受迁移到自己的作文中,产生了写作的情感,这样的作文才会别具匠心,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2.
吕淑湘先生曾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国内外著名的作家、文学家,除了乐于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外,都有大量阅读书籍的嗜好.他们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在写作领域雄视阔步,作品层出不穷,并有许多传世佳作.由此可见,要想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注重指导学生的阅读,让学生从阅读中汲取写作养分,激起写作灵感,掌握写作文时所需的知识、语感,积蓄写作动力,以收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论开卷有益     
开卷有益.诚然,读书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修养身心.开卷是有益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 汉代刘向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要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中,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为习作积累感受,才能写出有感情的习作来. 曾有人问鲁迅先生有什么写作经验,他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阅读是语...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生活就如泉水,文章就如溪水,泉水丰盛而不枯竭,溪水活泼地流个不歇。"意在告诉我们只有多体验生活、多读书,才会有"下笔如有神"的绝妙。而今,学生"作文头痛"已经成为共性问题,学生不愿写作也害怕写作。如何引导学生多读书、多体验生活,敞开心扉直面作文,是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一、细致体验生活  相似文献   

16.
这里说的看,指的是观察;想,是指思考. 什么是观察?鲁迅先生说过:"要留心各种各样的事情,多看看."鲁迅先生所说的"留心"、"多看看"就是观察.什么是思考呢?也就是毛主席所说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吧.观察和思考是写作的重要技巧之一,如果观察不细致,思考不到家,文章就会千人一面,失去特色.  相似文献   

17.
乐书     
多年以前,读过一首<四时读书乐>,现在只记得四句:"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这是春夏的情景,也是读书的乐境."绿满窗前草不除"一句,是形容生意盎然的自由自在的情趣;"瑶琴一曲来熏风"一句,是形容炎炎夏日中书会给人一个清凉世界.这种乐境只有在读书时才会有.  相似文献   

18.
面对犯错学生,教师如能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教育对象的不同换一种方式去批评教育,往往会取得"湖光秋月两相和"的批评效果. 假褒真贬--批评的话表扬说.有学生抄袭了<作文选集>,评讲时我说:"这篇文章写得好!我想这位同学一定查找了不少资料,肯定读了<作文选集>.多读书是好事,对于写作文很有帮助,可以寻词摘句,可不能过多地引用啊."  相似文献   

19.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刘勰也说过:"言以文远,诚哉斯验."这里的"文"指的是文采,大意是说.文章因有文采,才能流传千古.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有文采的文章的确能够刺激人的大脑皮层,给人带来阅读的兴趣.因此有人会说:"读文采之作,如饮醇酒,令人陶醉;读无文采的篇章,味同嚼蜡,难以下咽."由此可见文采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即语言的运用要有一定的技巧性和表现力.那么怎样教会学生在作文时语言新鲜活泼而具有文采呢?  相似文献   

20.
林语堂先生说:"书不可强读,强读必无效,反而有害,这是读书的第一要义."那么,如何让小学生爱上读书并且会读书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