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纵观如今写作教学状况:学生写作兴趣不高,甚至一说到写作就产生惧怕心理。如何改变学生面对作文题目就言之无物的情况,笔者认为,必须锻炼学生先写“放胆文”,在此基础上,再教之以规矩,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先放后收”。本文根据教学实际,总结了多写放胆文的优点,希望对提高写作教学效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南宋诗人谢枋得在《文章规范》中提出了"小心文"和"放胆文"的概念。"小心文"和"放胆文"对今天的作文教学依旧具有启发意义。小学生作文以"放胆文"为主,中学生作文则以"小心文"为主,而从"放胆文"过渡到"小心文"时,往往不容易适应,写作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教师要依据学情进行教学,小心文需要小心教。  相似文献   

3.
关于写作教学,前人早有"放"与"收"的论述。从学生写作的角度讲我们鼓励学生先写"放胆文",再写"小心文"。写作课堂是师生交流写作思想的重要场所,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响到学生写作的每一个细节。因此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讲,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课上也应处理好"放胆教"与"小心教"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刘国正先生常常强调:“在阅读中学习阅读,在写作中学习写作。”就作文教学而言,每个学期只是写几篇“规矩文”是不够的,不少教师提倡学生多写放胆文,事实也证明写放胆文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注重应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应鼓励学生多作放胆文。“放胆”是为了给学生更广阔的、更自由的发挥空间,以便更好地抒发真情实感。为情造文。然而,“放胆”并不是放任自流,要进行适当的指导,使学生少走弯路。一、要使学生做写作文的有心人要让学生课外多作放胆文,做作文的有心人,关键是提高学生作文的…  相似文献   

5.
黄玲 《考试周刊》2014,(86):44-44
<正>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各种习作教学改革方兴未艾,无论什么风格、流派都很重视作文教学的情意目标,"放手让学生去写",这几乎成为人们的共识。尽管观念和现实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是人们追求和探索的脚步并没有停下,在自由习作的背景下,"放胆文"得到多数人的青睐,从而备受关注。放胆文的出现是针对传统应试习作千篇一律、言不由衷的现象提出的,是对传统作文中束缚学生写作目的、写作  相似文献   

6.
刘国正先生常常强调:“在阅读中学习阅读,在写作中学习写作。”就作文教学而言,每个学期只是写几篇“规矩文”是不够的,不少教师提倡学生多写放胆文,事实也证明写放胆文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注重应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应鼓励学生多作放胆文。“放胆”是为了给学生更广阔的、更自由的发挥空间,以便更好地抒发真情实感。为情造文。然而,“放胆”并不是放任自流,要进行适当的指导,使学生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7.
习作教学难,学生习作难。面对这一难题,一些教师的教学行为违背儿童认知规律,大讲特讲写作技法,是典型的应试教育。"习作教学‘三步曲’",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世界,淡化文章的篇章结构,鼓励学生写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情感,提倡写放胆文,使学生有了习作自信心,最终有利于实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个性化写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关于写作教学,前人早有“放”与“收”的论述.从学生写作的角度讲我们鼓励学生先写“放胆文”,再写“小心文”.写作课堂是师生交流写作思想的重要场所,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响到学生写作的每一个细节.因此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讲,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课上也应处理好“放胆教”与“小心教”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三层次”作文教学法华亭一中杨宝林1.差生写放胆文这部分学生底子薄,透视能力低.语言贫乏,对作文兴趣不浓,“怕”字当头,望题生厌,所以要求他们写放胆文。差生腹内空空如也,命题时,如果条条框框太多,就会束缚他们的手脚,茫茫然无措,反而破坏了写作的情趣。...  相似文献   

10.
写作教学了解学生的言语天性、潜质,率性为文、“放胆”为文很重要,言语个性的发展有赖于此,但这只是因材施教的基础,绝不是写作教学的全部。写作毕竟是人的综合素养的体现,言语生命需要学养、修养的贯注,精神境界的提升。这就涉及写作教学的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其认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基础。所谓“兴趣作文”,就是为学生作文创设感兴趣的写作材料及感兴趣的写作环境。一改机械的命题作文,让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放胆文。我初步尝试了“兴趣作文”教学,特别是寓作文教学于活动之中,让孩子们在玩中写、写中玩,得到他们的欢迎,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提出了要学生"能具体明确,文通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的总目标。根据这一目标,北京市景山学校的老师尝试让学生写"放胆文"的实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古人在写作教育上早已注意到顺应习作者的写作学习心理,鼓励他们放松地、大胆地去写,崇尚率性为文、个性作文。如苏轼说:“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乃绚烂之极也。”欧阳修说:“作文之体,初欲奔驰。”宋代的谢枋得就曾有“放胆文”与“小心文”的区分;这两个概念后来为文人和教师所熟知,成为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尺度。“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心小”,谢枋得的这一见解十分精辟、辩证,甚得写作教学之机理。开始学习写作时要无所顾忌地“放言高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管它什么理法章法,大胆写就是。写作…  相似文献   

14.
第一、以阅读促写作。第二、诱导学生勤练笔,鼓励学生写“放胆文”。“放胆文”,就是要让学生放大胆子作文,不受“清规戒律”的  相似文献   

15.
宋人谢枋编著的《文章轨范》,前半部分为“放胆文”,后半部分系“小心文”。谢枋说”“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小心——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繁由入简,由豪荡入纯粹”,学习“放胆文”的目的,是“开广其胸襟,发舒其志气,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使学生“能放言高论,笔端不窘束”。这是前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点宝贵经验,值得借鉴。今年一月号《人民教育》发表的周淑溪老师的文章,从小学低年级学生练习写作的角度,对这一经验作了很好的发挥,但读了之后,总还有意犹未尽之感。  相似文献   

16.
张妮  韩国胜 《学语文》2022,(5):94-96
“随堂就文”微写作是为了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形成教师可操作的教学设计,建构读写融通的教学生态。研究内容为:挖掘恰当的写作角度,研究适合的写作形式,探索需要注意的问题。采用“随堂就文”微写作训练方式,能够提高写作兴趣,减少畏难心理,加强训练针对性,加快反馈及时性。  相似文献   

17.
初一语文教学如何让学生抓住文章中心,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捕捉"文眼",只要让学生捕捉了"文眼",就能深入探索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18.
白艳霞 《考试周刊》2014,(88):44-44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与探索性,让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获得个性化和创造性体验,提高写作水平和能力。然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出现了学生"望文生畏"的现象。为改变现状,作者总结多年语文教学经验,提出小学语文作文创新教法"三部曲",以期为广大教育同仁摆脱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困境提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兴趣作文”就是为学生作文创设感兴趣的写作材料及感兴趣的写作环境,改革机械的命题作文,让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放胆作文。我初步尝试了“兴趣作文”教学。特别是寓作文教学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玩中写,在写中玩,得到了他们的欢迎,收到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学生的写作能力直接关系着语文成绩的高低。因此,如何提高作文的教学质量一直是语文教师关注的话题。随着研究的不断加深,人们发现实施生活化的写作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于是一场关于生活化写作教学的改革愈演愈烈,它的提出和实施推动了小学作文教学前进的步伐,顺应了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从"形"到"意"再到"文"的写作规律,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然而由于不少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致使在运用的过程中出现"伪生活"的现象,制约着小学作文教学的发展。基于此就"伪生活"现象在写作教学中的表现及应用策略做出简要探讨,以其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