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我国企业技改投入主要由大中型工业企业来完成,因此,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改投入关系的分析,将根据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有关统计数据来进行分析。利用单位根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的理论,通过对1991—2005年度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改投入之间协整分析和因果关系检验,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了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改投入的动态均衡关系,并提出促进技术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以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已实现波动率、已实现波动率的正半方差和负半方差分别度量经济不确定性、“好”的经济不确定性和“坏”的经济不确定性,选取2009—2019年中国1126家上市公司年度数据实证考察“好”“坏”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及异质性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经济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投入起到了促进作用,“好”的经济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坏”的经济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促进效应;这种效应对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第二产业的企业的作用更为明显。在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该研究结论对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要依靠科技进步”.这是现阶段我国科技工作的总方针,但是,人们强调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的同时,却忽视了经济发展对科技进步的反作用;在注重经济发展中科技进步贡献的同时,却忽视了科技经费投入的不足和投入渠道的单一.大量的科技人员仅仅依靠各级政府部门的科技经费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企业及全社会对科技工作的投入经费相对不足.因此,加强科技经费投入力度,拓宽科技投入渠道,促进全社会的 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企业社会绩效与经济绩效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企业社会绩效与经济绩效之间互为因果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好的企业社会绩效通过提高企业的潜在收益、降低企业隐性成本来提高经济绩效;另一方面经济绩效使得企业拥有闲散资源来投入于社会绩效的领域,从而提高企业社会绩效。另外,企业高管在企业社会绩效与经济绩效的互动关系中扮演了重要的“触发器”和“转换器”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模型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模型的基础上,以213个样本的实证表明:技术人员、研发技改投入越多、创新转化效率越高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越强;但影响度依次降低,创新转化效率最为欠缺产生“短板效应”,对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研发投资“市场失灵”、政府补贴“退坡”问题,引入产业内补贴政策。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研究不同阶段不同补贴政策下传统企业和新进企业的最优研发投入策略。研究表明:在有政府补贴无产业内补贴的情况下,政府补贴对传统企业和新进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挤入效应”;在既有政府补贴又有产业内补贴的情况下,新进企业的研发投入与政府的补贴比例、产业内补贴比例和传统企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投入均正相关,同时行业内补贴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在无政府补贴有产业内补贴的情况下,只有当补贴比例小于某一值时,产业内补贴才对传统企业和新进企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具有“挤入效应”;在无政府补贴无产业内补贴的情况下,加大研发投入实现创新是企业的占优策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乐清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加大了技改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加速了产品提升和集聚,努力提高工农业的整体素质。据统计,全市“九五”期间财政对科技投入5255万元,科技三项经费3848万元,进入全省专利十强县(全市)行列,全市31个乡镇全部建立了科技发展资金,去年实施科技计划319项,获得专利445件,累计在2020件,技改新立项152项,计划总投  相似文献   

8.
孙喜杰  曾国屏 《科学学研究》2009,27(12):1815-1821
 R&D经费主要来自政府和企业。企业与政府R&D投入的相互关系与“最佳”组合是关乎政府R&D投入策略的重要问题。这篇论文通过历史数据的分析,从经济增长背景和科技发展政策的视角,研究了典型国家特别是美国R&D资助结构的演变。研究发现:R&D资助结构自身并无一般性的固定比例,“最优”R&D资助结构也不存在固定的比例。基于这个发现,分析了中国R&D资助结构的现状及问题,这些分析对中国确定政府R&D投入战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技术改造:问题与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一、当前国有企业技术改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1.技改投入严重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包括两部分,即基本建设投资和技术改造投资。近几年来,一方面固定资产增量投入不断扩张,超高增长;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技术改造却步履迟缓,举步维艰。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技改投资在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且降幅较大——由1985年的35%下降到1994年的  相似文献   

10.
如何突破资金难点,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县立足实际,解放思想,千方百计拓宽融资渠道,坚持不懈地融资聚资,较好地解决了工业经济发展中资金短缺的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八五”期间,全县完成投资20多亿元,完成新建或技改项目320个。1996年,全县完成总投资11.2亿元,新上和续建技改项目150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仪征市机械厂坚持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大力开拓市场,不断加大技改投入,推进产品结构调整,使企业生产经营一直保持良性健康的发展势头。在仪征市重点乡镇企业工作会议之际,笔者采访了董事长赵有智。因厂制宜、在调整中推进企业发展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不断提高产品与市场的对接程度,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该厂曾开发和生产的产品达100多种,企业一度虽生机勃勃,但由于产  相似文献   

12.
兴云毛绒有限公司前身是灌云县人造皮毛厂。该厂在市场竞争中抓住机遇,引进外资,依靠科技进步,以“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为目标,高起点、全方位、多层次加大投入,加速技改,实现了企业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目前公司拥有固定资产6000多万元,占地6.4万平方米,有割圈绒、长毛绒、印花毛毯等6条生产线,其中有两条生产线全部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公司下属企  相似文献   

13.
启东市溶解乙炔厂是启东市乡镇骨干企业,1994年为提高产品质量,该厂加大了技改投入,进行“二改”、“三增”,将中压乙炔发生系统改为低压乙炔发生系统,汇流排的“一阀三瓶”改成“一阀一瓶”;增设了紧急消防大喷淋装置,净化装置和两台压缩机。1995年5月该厂经省石化厅审核批准列为溶解乙炔定点生产单位,年生产溶解乙炔能力100万立方米。该厂内部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14.
笔者针对电网技改大修工程“点多面广时间紧”的特点,从工程档案管理入手,分析了当前技改大修工程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现状,最后对如何规范电网技改大修工程档案管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江扬集团特种车辆厂具有30年改装各类专用车、半挂车的历史,是中国车辆公司成员厂和中汽目录生产厂。面对半挂车市场激烈的行业竞争,他们发扬江扬“二次创业”精神,在厂长曹正权的带领下,依靠科技进步,加大技改投入,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尤其是瞄准工程养护机械系列的开发市场,使老企业焕发青春。  相似文献   

16.
利用我国2005-2007年30万家工业企业数据,对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分布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得到:我国仅10%左右的企业有研发活动,在从事研发活动的企业中49.25%的企业研发活动不稳定;年销售收入大于3亿元的特大型企业,其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也只有0.52%;研发投入产业分布具有明显重型化工业结构特征、地区分布不均衡;政府引导企业研发投入的特征明显;大规模、寿命期长的企业从事研发活动的比例高、研发投入总量大,但研发投入强度反而更低;研发投入集中度较高,约1/4的研发投入集中在有研发投资活动的3%的企业里,研发投资还没有成为一般企业的自主行为.对企业研发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到:第一,企业规模、年龄等内部因素显著正向影响研发投入总量,但显著负向影响研发投资强度,企业规模与“研发投资/总资产”表示的研发投入强度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企业利润显著正向影响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研发投资强度,但对国有企业影响不显著;第二,地区财政的科技支持、银行信贷资金支持显著提高了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但对国有企业的作用大大超过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国本土企业的创新投入存在两难: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规模大、强度高,主要来源于财政和信贷支持,企业缺乏内生的激励与资金来源;私营企业创新投入有内生激励,但缺乏政府财政支持、尤其信贷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的江扬船舶集团公司扬州特种车辆厂,至今已有20多年改装专用车、半挂车的历史,是江苏省生产重型半挂车的定点单位。面对半挂车市场激烈的行业竞争,江阳集团发扬“二次创业”精神,在厂长曹正权的带领下,依靠科技进步,加大技改投入,不断开发新产品,使改装车在全国同行业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八五”期间,该厂投入3000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工作投入的心理条件理论,探究员工在闲暇时间从事省力休闲和休闲重塑对工作投入影响的差异,及个体职业发展压力对这一基于休闲的恢复路径的调节机制。通过对我国武汉、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地区企业的232名员工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第一,参与休闲有益于促进员工工作投入,且休闲重塑比省力休闲的正向作用更强;第二,休闲活动以恢复体验为中介机制,影响员工工作投入的恢复效果;第三,职业发展压力正向调节恢复体验对休闲与工作投入的关系。本研究重点区分两类休闲方式对工作投入的影响,强调休闲对工作的积极意义,提出企业科学看待休闲,有效帮助员工学会休闲,以提升其工作投入;此外,建议企业消除“加班文化”,科学安排工作时间,使员工工作与生活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从而有效提升员工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19.
航天技改项目的实施是提高我国航天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必要途径。本文在分析了航天技改项目管理过程的基础上,构建了航天技改项目质量管理体系,重点研究了航天技改项目中的质量管理问题和应对策略,以期提高项目质量、完善项目管理。  相似文献   

20.
基于“双源”资本和异质性视角,本文采用2006-2017年“走出去”的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了研发投入这一“内源资本”对企业国际化绩效的边际效应;并进一步讨论了“外源资本”政府补贴对这种边际效应的“杠杆作用”。研究表明:(1)企业“内源资本”研发投入能够显著提升国际化绩效,且这一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部企业以及风险承担水平更高的企业中表现尤为明显,考虑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仍具有稳健性;(2)企业“外源资本”政府补贴并未与“内源资本”研发投入形成较好的协同效应,相反,还会削弱研发投入对企业国际化绩效的促进作用,且这一作用突出地体现在非国有企业、中部企业以及风险承担水平更高的企业中。上述结论为不同类型的企业合理进行研发活动以及优化政府资源配置,并最终加快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步伐提供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