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1 毫秒
1.
本文以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设计了一个新的近代物理实验:研究强激光脉冲对低密度等离子体通道中电子的共振加速。  相似文献   

2.
《神州学人》2011,(6):1-1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9月。主要从事高温等离子体物理.磁约束核聚变工程技术及相关高技术研究和开发。以解决人类未来战略新罅麟受撺热核聚变能为目标,是我国热核聚变研究的重要基地。在高温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及核聚变工程技术研究方面处手罔际先进水平。成为“第三世界科学院开放实验室”和“世界实验室聚变研究中心”.是国际受控热核聚变计划ITERdp国工作组的重要单位之一。  相似文献   

3.
米子 《高中生》2008,(9):24-24
白红宇1971年8月出生,研究生学历,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低温及超导技术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他一直致力于核聚变实验装置中氦低温系统技术和超导磁体冷却及测试的研究,参与了我国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短超强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超热电子的角分布和能谱,结果显示:绝大部分超热电子沿着靶法线方向附近发射;激光入射角为20°时等离子体对激光的吸收达到最强;由超热电子能谱拟合的有效温度与共振吸收超热电子的温度定标律一致.这说明在预等离子体密度标长较大的情况下对电子加速起主要作用的物理机制是共振吸收机制.  相似文献   

5.
<正>"今天第一位走上红毯上的是实验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沈文庆。沈院士从事核反应物理研究40余年,在我国放射性核束物理及中能重离子核反应等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主持人的介绍,沈文庆院士昂首踏上红毯。5月16日,2015年上海科技节开幕第一天,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光源就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毯秀"。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Langmuir探针测量等离子体参数特性的实验原理和方法,采用Langmuir单探针诊断了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参数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在一定微波功率下,气压增加,等离子体密度趋于饱和。将Langmuir单探针测量等离子体特性实验引入高年级近代物理实验课程的综合创新实验,使得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接触到物理学科研究前沿领域的技术与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张杰: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激光等离子体物理学家。1999年,张杰由英国牛津大学回国组建研究团队,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这个20多人的团队已经成为激光聚变和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领域国际领先的团队之一。也正是鉴于他的学术成就,张杰教授于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当选为德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2012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相似文献   

8.
现今在激光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和射电天文学中,原子的高激发态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是近代物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应用原子状态改变首先要满足的宇称选择定则和耦合的类型对原子的高激发态(里德伯态)进行研究.分别给出几种原子的里德伯态.  相似文献   

9.
雁山学人     
《楚雄师专学报》2014,(11):F0002-F0002
王昆林(1956—),男,云南昆明人,楚雄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教授。从教三十多年,在教学第一线勤勤恳恳,耕耘不辍,在激光诱变生物效应、分子光谱、研究性物理实验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一些成果,先后有30篇科研论文分别在《激光杂志》、《应用激光》、《光散射学报》、《光谱实验室》、《物理通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理科版)、《大学物理实验》、《物理实验》、《实验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刊物上发表。  相似文献   

10.
闫增伟 《考试周刊》2014,(59):125-126
实际测量出来的LIBS光谱谱线与标准情况下的LIBS光谱谱线之间存在差值,所以作者提出针对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测量误差的外界因素研究,期望达到提高元素测量精确度的目的。为了能够找寻到实际有效的实验成果,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以烧蚀效应与光谱波长为对象进行测试研究,同时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高温Mg等离子体,在1.00~3.00us的范围内收集延时下出现的斯塔克展宽数据。研究所得数据,从中找出烧蚀效应与斯塔克延迟时展宽等物理因素对采集光谱可能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与研究方法完全与其他的激光诱导基础光谱实验等一致,适用于其他试验系统误差性分析,无疑有助于提高LIBS技术的物质元素测量精准度,对于研究LIBS技术的最佳采样延时时间具有同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混合堆专题共有五个课题。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承担的“高功率多种辅助系统联合下HL—1M装置边缘等离子体研究”课题,已于1994年10月完成了中国环流器新一号的改建并成功地投入了运行实验,环向磁场达到2.5特,等离子体电流达到325千安,等离子体存在时间达到1040毫秒。最近,他们又在HL—1M装置上成功地进行了较高等离子体参数下的低杂波电流驱动实验,圆满完成了“863”计划要求。另外,  相似文献   

12.
强激光在等离子体中传播时,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考虑相对论效应后,得到了圆偏振电磁横波与尾波相互作用的耦合方程组,并采用一个物理上合理的假设来求解这个耦合方程组,分析了两种简化的模型,分别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在以激光传播速度运动的结构中,若选取合适的系统参数,亚浓密等离子体和过浓密等离子体中都存在孤立波或孤立子.  相似文献   

13.
我们工程热物理专业在“文化革命”前由于方向多变,建成的实验室和教学试验为数极少,再加上“文化革命”中旧电机馆成了武斗据点,实验室彻底破坏。自1972年开始,经过十年努力,建立了一批科研实验室,其中包括:高温燃烧实验室,等离子体制备特殊材料实验室,高速高焓等离子体实验室,等离子体诊断实验室,热物性实验室,以及目前正在建设中的气相燃烧实验室,煤粉燃烧实验室和激光测热物理参数实验室等。这批实验室为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及为提高科研水平提供了物质基础。从1978年开始,我们又着手筹备专业教学实验,经过四年努力,已准备了十个  相似文献   

14.
《高年级物理实验》课是在学生学完四大力学和固体物理之后开设的实验课程。它设置于1981年,面向物理系本科生,其他系也有少数学生选修.实验课总学时为64学时。 实验课内容涉及激光物理、固体光学、晶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磁性物理及低温物理  相似文献   

15.
1999年12月30日凌晨,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HT-7超导托卡实验取得新突破:获得稳定可重复的准稳态等离子体,等离子体放电时间长达10.71秒.据悉,这次等离子体放电时间超过10秒是我国的最新记录,而且它可以演示超过等离子体能量、粒子等多种特征时间100倍以上的准稳态等离子体过程,标志着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的综合实力和科学技术达到了国际水平.  相似文献   

16.
<正>站在前沿科学的研究团队在交大物理楼里,拥有凝聚态物理研究所、粒子物理宇宙学研究所、激光等离子体教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实验中心。实验中心的建设关键是要有一支强大的团队,现在这个粒子物理宇宙学实验中心团队中有位两院院士、2位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2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4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这个科研团队研究的,是世界上最极端的两个世界——最微观的粒子世界和最宏观的宇宙演变。过去高校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王昆林(1956—),男,云南昆明人,楚雄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教授。从教三十多年,在教学第一线勤勤恳恳,耕耘不辍,在激光诱变生物效应、分子光谱、研究性物理实验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一些成果,先后有30篇科研论文分别在《激光杂志》、《应用激光》、《光散射学报》、《光谱实验室)〉、《物理通报)〉、《云南师范大学学  相似文献   

18.
超短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产生的高能质子在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新型台面质子加速器以及医学等研究领域已成为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文利用粒子模拟方法(Particle-in-Cell)研究强度为1020 W/cm2的激光脉冲照射平板和椭圆形等离子体靶时的高能质子加速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的形状直接影响被加速的质子能量.  相似文献   

19.
利用Nd:YAG脉冲激光诱导金属Cu靶,在空气中产生激光等离子体羽,获得了Cu等离子体羽的空间光谱;研究了等离子体谱线结构;分析了离焦量为-2 mm时,不同空间位置处等离子体的空间演化规律;并讨论了等离子体光谱的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刚刚结束的2002到2003年度冬季HT-7超导托卡马克实验中获得重大突破,获得了超过一分钟的等离子体放电,这是目前世界上第二个能产生分钟量级的高温等离子体的实验装置。热核聚变类似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可以使氘、氚等原子在上亿度的高温条件下发生核聚变反应。超导托卡马克是利用巨大环形超导磁场,对等离子体进行加热、约束,创造可以控制的产生聚变的物理条件。可控热核聚变研究是综合性的重大基础理论研究,也是本世纪下半叶人类能源的希望所在。热核聚变实验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