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下家庭暴力概念内涵的界定存在着主体关系泛化问题,有必要从"稳定的性纽带"、"权力与控制的动因","司法干预的必要与可能"三个方面对其进行限缩。有法律特别干预必要的所谓家庭暴力仅包括配偶暴力,立法及学理上均无必要执着于家庭暴力这一伪概念,应该直接以配偶暴力取代家庭暴力。  相似文献   

2.
作为普遍存在的社会性问题,家庭暴力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我国虽然已经有不少关于家庭暴力的立法,但不可否认仍存在很多不足.因此,正确解读家庭暴力内涵,分析当今我国关于家庭暴力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我们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将是十分有利的.  相似文献   

3.
家庭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严重的家庭暴力危害了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稳定和谐.本文对我国家庭暴力的概念和现状进行概括,从历史原因、社会原因和法律原因三方面对家庭暴力的成因进行分析,最后从进一步完善立法和加强执法力度、广泛开展反家庭暴力的宣传教育、建立专门的家庭暴力法律援助机构、建立多层次的家庭暴力救助渠道四个方面对家庭暴力的相关对策提出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保护妇女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已成为国际社会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世界各国已纷纷加强了反家庭暴力立法。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至今尚无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目前的家庭暴力救济措施还存在法律冲突且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完善反家庭暴力立法,建立社会共同的反家庭暴力网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家庭暴力与妇女权益法律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论述家庭暴力的概念特征、原因,以及提出应当通过完善立法,提高保护妇女的法律意识,加强对妇女受害者的援助(庇护所)等措施遏制家庭暴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家庭暴力的深层原因是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夫权侵害,相关立法不完善。防范家庭暴力:应充分发挥妇联在反家庭暴力方面的独特作用;确立与婚姻法相配套的惩治家庭暴力的实施细则;提供相配套的社会性的帮助措施;借鉴其他国家有关立法、执法中惩治家庭暴力的成熟经验;提高社会全体成员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7.
家庭暴力是世界公害,也是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完善我国的家庭暴力立法,受暴者及时进行自我保护,加大外界干预的力度,对家庭暴力进行综合防治,既是维护家庭中弱者(主要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厉行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农民家庭暴力与法律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家庭暴力与法律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法律的不完善和人们法律意识的淡薄是产生家庭暴力的重要原因.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首先必须健全相关的立法体系,其次要完善司法干预模式,最后要构建相应的社会网络,加大宣传力度,真正做到依法治暴.  相似文献   

9.
2005年8月28日,新修改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并规定了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的救助措施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鉴于此,从促进相关立法的完善和机制的健全出发,紧扣新时期家庭暴力中妇女权益如何保障这一主题,界定了家庭暴力的概念,分析了家庭暴力的成因,论证了禁止家庭暴力的必要性,且着重探讨了遏制家庭暴力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婚姻是人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婚姻中的家庭暴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婚姻中的家庭暴力方面的立法及救助措施。各国的专家、学者及立法机构对该问题的研究尚处在探索阶段,也就没有形成一整套调整婚姻中家庭暴力的法律体系。本文着重论述婚姻中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法律体系中的缺陷及法律救助几方面的内容,以期待一套完善的反婚姻家庭暴力法律法规的出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