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一所重点中学上高二的外侄来到我家,要向我借20本书。他说:“学校要评示范校,为了凑齐图书馆藏书的数目,班主任要求每位学生从家里带20本书到学校,不要教学参考书之类的,只要文学、自然等类的图书。”我顺便问他:“你们经常去图书馆看书吗?”他说:“我们很少去,因为老师不鼓励我们借澡外书,认为看课外书耽误学习。父母也不许我看跟教科书无关的书。”作为语文老师,我听后当然觉得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2.
彭总与书     
彭德怀总司令很爱读书。在彭总的家里,桌上、床上、柜子里、箱子里,到处都是书。他经常说:“别看我是个粗人,我可知道孔夫子的用处。”他把孔夫子作为书的代名词。他从中南海搬到吴家花园时,一再嘱咐警卫人员:“书,一本也不能丢。”他的新居又成了图书馆。彭总为了多读点书,读得更深更透彻,经常到中央党校去找老师  相似文献   

3.
严怡潇 《小学生》2006,(10):12-12
我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扎着一条小辫子,喜欢下国际象棋、写字。一天,我放学回来,对爸爸说:“爸爸,我想买书。”爸爸一听,刚才还春风满面的脸立刻睛转多云,睁大眼睛瞪着我,说:“不许买,家里不是有许多书吗?”我怕极了,心扑通扑通地跳,小声说:“都看完  相似文献   

4.
一次恶作剧     
“吕倩——吕倩——吴老师说了,让你明天去班里开智慧图书馆!”楼下平一平扯着嗓子在喊。吕倩下楼来问:“明天不是星期天吗?”“这是吴老师叫我通知你的,她说我顺路。为什么要明天开图书馆,我不知道。”“开半天还是一天?”“这个……半天吧。”智慧图书馆是班级里的小图书馆,每人捐出两本以上的书,大家可以借着看,负责人是吕倩。既然说要开,那就开吧,星期天一早,吕倩就去了学校。她在教室后面排好桌子,用小钥匙打开了书柜的锁,将121本书一字儿排开,用书夹儿夹好,端端正正竖在桌子上。然后摊开图书目录,准备好借书登记本。万事俱备,只等同学…  相似文献   

5.
吴晓明 《师道》2010,(7):30-31
中午下班刚进家门,孩子就说:“妈妈,等会儿家里要来个家长。”孩子的兴奋溢于言表。走进厨房,爱人正在炒菜。我说:“家长到家里来干什么?有什么事情就去办公室说。”爱人说:“不行啊,是个农村的家长,怎么也拒绝不了,一定要到家里来。”  相似文献   

6.
去年暑假我到一个山里的学校调研,途中遇到一对姐弟,拿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野菊花,弟弟嘴角还黑黑的,那是野果汁的痕迹。我问她们暑假怎么过?姐姐憨憨地笑着说:“上山玩,有时候帮家里干干农活。还有就是做暑假作业。”我又问:“为什么不利用暑假多读一点书呢?”“家里没什么书。”这  相似文献   

7.
一天下午,我下课后,刚走出教室,后面一个女生就紧随其后出来了,手里拿着书和笔,叫了一声:“老师。”我突然想起,她前几天没来上课,班主任说她家里出事,请假回家了几天。于是我就问她:“家里怎么样,还好吗?”她说:“谢谢老师,还好,没事了。我想请老师帮我补一下课好吗?”  相似文献   

8.
一天晚上,我爱人说要到图书馆去查找资料,女儿听见了问我:“妈妈,图书馆是干什么的?”我说图书馆里有好多书,是专门借给大家看的。“那我也要到图书馆去。”我想,带她到图书馆去,可以让她了解一下图书馆,看看别人是怎样安安静静地看书的。平时女儿在家,一让她看书,不到两分钟就坐不住了,不是缠着我们给她讲故事,就是让我们带她玩玩具。我说:“行,我带你到图书馆去,你先去收拾你的小书包,带一些你喜欢看的书。”她看爸爸没带书,便好奇地问:“为什么爸爸不带书呢?”我说:“因为你小,图书馆里的书你都看不懂。爸爸要看的书图书馆里有,可以借来看。”女儿背起书包高兴地跟我们来到离家不远的图书馆。到  相似文献   

9.
顾本超 《科学课》2009,(6):61-61
一个骄阳似火的下午,天气很热,家里像个大火炉。我实在是酷热难耐,便嚷着要开空调,妈妈却说:“孩子,你用毛巾擦擦就会清凉一些。”我连忙用湿毛巾擦了一下脸,果然凉快了许多,便问妈妈:“为什么湿毛巾洗脸,人会感觉到很凉快呢?”妈妈笑着说:“这还用问?!本来应该是这样的。”爸爸却故作神秘地说:“我来给你做个实验,你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10.
一个骄阳似火的下午,天气很热,家里像个大火炉。我实在是酷热难耐,便嚷着要开空调,妈妈却说:“孩子,你用毛巾擦擦就会清凉一些。”我连忙用湿毛巾擦了一下脸,果然凉快了许多,便问妈妈:“为什么湿毛巾洗脸,人会感觉到很凉快呢?”妈妈笑着说:“这还用问?!本来应该是这样的。”爸爸却故作神秘地说:“我来给你做个实验,你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11.
“老师,我想办个图书馆”我任教的五5班是个实验班,中午大多数学生在校吃饭,午后有一段较为宽松的休闲时光。于是,我要求学生每天带一本课外书来读,可学生呢﹖依然是做作业的做作业,玩的玩。我问学生为什么不读书﹖“老师,我忘了带了。”“老师,我家里的书都看过了。”学生振振有辞,我哑口无言。怎么办呢﹖班上的“小书迷”纪煊和胡玉艳走到我面前,说:“老师,我们想在班上办个图书馆。”她俩的提议,使我眼睛为之一亮。■“牛牛图书馆”诞生了我带着快慰的心情走进教室,见黑板前挤满了学生,原来纪煊在黑板前出了一则通知:为了丰富大家的课外…  相似文献   

12.
匡双林 《师道》2023,(12):22-23
<正>一学校的课表里,有一门“图书馆课”。我是主要的授课老师之一。图书馆课,除了最重要的“读书读图”“用书用馆”外,还有一个大版块就是“识书识馆”,认识书,认识图书馆。知晓书的历史,书的装帧,书的版本,简单说,中外书籍的发展历史,也是在我们的课程之内。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书籍,我想至少包含两个因素,一是文字,二是承载文字的材料。墨子曾说“书于竹帛,镂于金石”,因为他没有见过甲骨文,所以他没有说“刻于甲骨”,这十几个字,把纸书出现前的书籍,做了最好的概括。纸质书出现以前,从材料的角度来说,主要就是这三类。  相似文献   

13.
那天我上《祝福》的时候,学生经过慎重思考后,问我:课文中的“我”在主人公“四叔”家里一共住了多少天?说老实话,教了二十多年书,对这个似乎有些“刁钻”的话题我确实是没有考虑过。为了有个台阶可下,我马上将其抛给同学们。思索过后,有的同学说:“我”是送灶夜的腊月二十三回到鲁镇“四叔”家的,到“祝福”的第二天即腊月二十八离开的,连来带去,一共在“四叔”家里住了六天。这个答案出现后,班上同学都赞同,随后都将目光投向我,希望我能拿出“标准答案”。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个小“书迷”,喜欢看书,也喜欢买书,所以家里有很多书。可是我有一个坏习惯,在家里随手拿书随手放,搞得家里到处是书。沙发上横七竖八躺着书;茶几上东倒西歪散着书;床上零零落落堆着书……妈妈说,书成了破坏我家整洁形象的“天敌”。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妈妈决定为我买一个书柜。寒假的一天,我正在玩,突然听到妈妈叫我帮忙的喊声。我推开门一看,一只崭新的小书柜出现在我眼前。妈妈郑重其事地说:“心研,这是我为你的书找的家,以后你要把你的书全部放在书架上,再不能东一本西一本地到处扔。”我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我和妈妈把书柜搬进了我的…  相似文献   

15.
放暑假了,我又像往年一样到乡下姥姥家住。刚进门姥姥就叮嘱我说:“你不要出去乱跑,最近村里来了一个怪老头,他把村里人都不敢去的那个老屋子买下来了……”正说着,一个背着书包的老头走进门来:“小朋友,有空到我这儿来看书啊!你看,我有好多书!我家里更多……”  相似文献   

16.
一天,我正在家里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突然听到门“吱”的一声开了?原来是爸爸端着一盆小草回来了。他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瞧,我给你带什么回来了?”我仔细一看,发现它个头不高,  相似文献   

17.
书虫如我     
我爸妈都喜欢看书,从小,他们就会给我讲许多的故事,长大一点,他们就带我去图书馆,给我看那里的图画书。认字后,妈妈总是往家里搬一堆堆的书让我看。在他们的熏陶下,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那个时候,我们家离少儿图书馆非常近,于是每个星期六的下午,都是我固定去图书馆看书的时间,而且一看就是两三个小时,有的时候,妈妈看我去的时间太长,有点等不住了,就跑到图书馆来找我。我这时才会从书堆里钻出来,有些迷惘地说:“啊,都三个小时啦?我不知道啊……”每当妈妈说起这件事来,总是有点哭笑不得。那时,去图书馆看书对我来说,是一个礼拜中最快乐的…  相似文献   

18.
“过一下思考的瘾”这句话是香港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说的。我第一次读到它 ,是在 2 0 0 2年第 6期的《海上文坛》杂志上。当记者采访张五常 ,向他发问道 :“江湖上有句传播很广的话 ,你说你 30年不读书。你为什么要这样说 ,语不惊人死不休 ?”张五常回答记者说 :“我 196 9年以后就没有再看书了 ,我找不到任何理由要读书。 2 0世纪 6 0年代我读过很多书 ,一个人有读书的阶段 ,也有思考的阶段。我家里一本经济学的书都没有 ,我曾经非常用心地念过 ,三年就睡在图书馆里 ,读了几千本书 ,我在经济学上的基础是很扎实的 ,我就是在这个…  相似文献   

19.
写一次借书的经历。或介绍一本好书。第六册笔下生花2(北师大版)我从小到大酷爱看书,与书的亲密接触也很多,读书、购书、逛书店是我最快乐的事。当然,我也曾经有过借书的经历。我妈妈在图书馆上班,所以几乎可以天天让我的眼球满足一下。虽然家里已经堆满了书,我还是不太知足。一天,我闲来无事,就陪妈妈到图书馆上“从小到大”,幽默!“从小”,小到几岁?从几岁就开始“与书的亲密接触……读书、购书、逛书店”?“到大”?现在就觉得大了,看来,小作者不一般,觉得自己已经是大人了,该懂事了,该干活了。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啊!“我”贪得无厌,家里…  相似文献   

20.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是全人类的营养品。”我要说:“书是‘酸甜苦辣’的共同体!”让我讲几个我的读书故事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