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敦儒是宋南渡时期的重要词人。宋人汪莘曾将他与苏轼、辛弃疾并称为“宋词三变”,这个“三变”论从很大程度上是就朱词的风格而言。朱敦儒的词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概言之,朱氏早期词风以密丽和狂放为主,中期转为疏朗和沉郁,而清新与通俗则是晚期词作的主导风格。  相似文献   

2.
人们在欣赏朱敦儒词作时多重视其隐逸词及其审美价值,但是朱敦儒在南渡后初期的爱国词作同样也值得我们重视。时代的苦难和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使词人这一时期的作品一改往昔隐逸词的风格,其思想内容充满了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家国之念,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朱敦儒晚年归隐嘉禾创作了很多隐逸词,在其旷放闲适、随缘自适、如不食人间烟火之语的背后隐藏着朱敦儒暮年最为深重的精神痛苦——对自身失节的愧悔。朱敦儒词作中的愧悔作为一种文化心态,具有丰富的内涵、深刻的文化根源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4.
朱敦儒早年有词俊美名,他的词在南宋词选本中亦有收录。选录各家标准不一,不过根据前后相继的选者收录的情况统计,接受者对希真词的认识逐渐由窄及宽,由浅入深,收录作品多元化,由注重个人思想心迹到思想与审美并重。笔者从南宋两种主要词选出发,分析其词的接受情况。  相似文献   

5.
张炎论词主张音乐与词作并重,其"雅正"说实包括音乐之雅正、词作之雅正和雅词协音三方面。张炎提出"精粹"、"妥溜"等审美范畴,服务于"清雅"词论体系。融贯之美是他词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审美要素,用以达到清空中有意趣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朱敦儒词名甚著。宋、金以来向有“希真体”之称。关于“希真体”的内涵,至今学术界异见歧出,尚无定论。特根据后人对朱氏词的仿效创作和品赏评论加以考辨,可知“希真体”是对具有独特个性与鲜明风格且于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朱敦儒词的誉称,它是由朱氏早期、中期、晚期多种题材内容与艺术风格的词所组成的有机复合体,而并非仅指某一时期、桌类题材或某种风格的词作。“希真体”具有流变性与多样性,而清隽谐婉、平淡自然乃是其主导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7.
韩彬 《考试周刊》2011,(24):30-31
苏轼的词向来以豪放著称,而其婉约词作也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他"以诗为词",扩大了词的题材,开拓了词的意境,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本文就苏轼婉约词作所表现的淡雅真挚的情感和所创造的"以雅为美"的意境来探讨苏轼婉约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辛弃疾的爱国词篇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高度评价,而他的几十首农村词作也以质朴康健、清新俊洁的风格在词坛上别树一格。本文就其农村词创作的实绩,着重从三个方面阐述其艺术表现上的主要特点: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二、章法结构,三、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9.
姜夔词多取用"月"这一物象,且用笔独到,极富神韵。其词作风格潇洒清劲,清虚淡雅;抒情浓重而无落俗之姿,沉闷而无呻吟之态。本文从姜夔词"清空淡雅"的创作格调,以及其词所蕴含的细腻情感两大方面,来分析其词中"月"物象。  相似文献   

10.
词作"卓然一家"的李清照,在词作主张方面也卓有建树,大胆提出"词别一家"之说,为区分诗词之别立下界石,特别强调了词之为体的合乐特点和文学上的要求。在词作的内容上强调"主情致",在表现风格上强调"文雅",在表现技法上强调"铺叙""典重""故实""浑然"等法度。本文主要在词的形式和技法上,对李清照的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的对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屈大均以光大三闾之业为己任,其《骚屑词》多"香草美人",表明其对屈骚精神的仰慕及追随。在词风上,《骚屑词》既有"要眇宜修"的婉约词作,也有不少"豪气轶生马"的词作,还有倾向于南宋骚雅一派的骚雅词风。屈大均词的屈骚之风即其词之最主要品质。  相似文献   

12.
符中玉 《成才之路》2011,(9):10-I0005
今年14岁的来佳俊,因为早产,在保温箱中时间过长氧气中毒而失明。4岁时被记者傅宇飞老师发现,并帮助他走上学琴这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凭借对音乐的过人天赋,小佳俊在黑暗中摸索,找到了人生努力的方向。佳俊不仅多次获得全国钢琴比赛大奖,还于2004年11月随浙江省残疾人艺术团赴日演出;2005年,佳俊的钢琴考级达到了10级,同年他还被评为杭州市"十佳阳光少年";2008年元旦,在刚启用的国家大剧院,他和著名钢琴家郎朗同台演出,四手联弹,被郎朗称为"来大师";2009年佳俊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并多次受邀到天津等地演出。  相似文献   

13.
朱敦儒《樵歌》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敦儒《樵歌》的审美特征张而今朱敦儒(1081—1159)是南北宋之交颇负盛名的词人,被赞为“独步一世”(《二老堂诗话》)。他的词集《樵歌》存词二百四十五首(《全宋词》又补收一首),历来为人所赏爱。本文拟从文思、形象、景物描写、语言和格调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南唐后主李煜在过着三年的囚徒似的生活中,用血泪泣成了一首首人间绝唱。他是中国古代词坛上的一朵奇葩,也被后人誉为“千古词帝”、“词中帝子”。他的作品不多,但艺术成就却相当高,这与其词作的思想情感密不可分。情感是词的灵魂,后主前期词作多写豪奢的帝王生活,与之相较,后期词的情感更为真挚感人。其词作中的真情,为后世词抒情功能的发展起了助推作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林纾提倡多读词作,以便能精准把握古人词作用字,并根据自身创作实践提出填词应遵照古人词作而不遵照词谱的主张。他的词善于构造意境,有写实境、造虚境两种构造方法,实虚两境中都有意脉的流动,其词境主要是取法于南宋词萧疏荒寂的画境。他还提出“词中亦有画”的观点。这些与他作为画家的素养分不开。他用词敷写所译外国小说的人物与情节,将外国小说的语境做了中国文学传统语境的置换,引来赞美和仿效,是晚清民国词坛的新气象,在词史上留下鲜明的印记。  相似文献   

16.
试论晏殊词的主体介入性与情感流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殊是唐五代词风向宋词转变的过渡阶段的关键性人物,他词作的主体介入性体现在词中描写对象的变化和士大夫情怀的介入,而他词作的情感流向在走花间词人的单向一维形式的同时还加入了他对感情的特别的节制。  相似文献   

17.
兼为词人和词学家的张炎,其在词的创作和词学理论的创作上都颇有建树。在评价词的标准上,他创立了清空,骚雅,用来品评词作。在词的形式方面,他注重词音律的协和流美,清越雅正。张炎词作音律协洽,句琢字炼,雅丽清畅。在词的内容方面,他提倡词作风格的清丽高远,意趣的淡雅空灵,以及遣词造句的精粹与融化不涩。作为词人的张炎,他在词作创作时,又一直贯彻和实践词学理论,创作了大量绝妙好词。本文根据张炎的词学理论中的"清空"探讨张炎的词。  相似文献   

18.
白居易经过贬谪之后人生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形成了"中隐"的心态。"中隐"是亦官亦隐,一方面通过做"闲官"而在物质上获得温饱富足,另一方面以富足的物质生活为基础在精神上尽情享受生活中的安闲快乐。这种心态直接促成了白居易和刘禹锡的一些重要词作的产生。宋代文人对白居易的敬慕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而敬慕的着眼点便是他晚年潇洒闲逸的"中隐"生活。在"中隐"心态的引导之下,形成了文人词发展所需要的休闲享乐的创作氛围,唐宋词亦由此而兴盛。  相似文献   

19.
王翃是梅里词派的开派之宗,他的词作绮丽精工,却又意蕴深远。他创作了很多含有冷色调情感的词,这种词作特点与他的遗民身份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刘基擅诗文,词亦佳。其词中引入"骚"、"辩"之意,以此考察刘基词中的屈宋话语特点,进而探讨这一写作意识之原因,与刘基身世之感、时代氛围以及词作策略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