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黄鑫  竹心 《武当》2000,(7):14-18
钺本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状象大斧。而八卦钺则与古钺大相径庭,它是八卦掌门派的独门兵器,又名鹿角刀、日月乾坤剑。其形如两月牙相扣,如说明图一所示,有三尖七刃,由钺头、钺尾、钺冠、钺腹、钺背等组成。其中钺头、钺尾、钺冠为弧形尖刀,两面有刃,钺腹为单面刃,钺背上有把手。其在实战和演练中以八卦掌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以八卦转掌功为基础,讲究勾挂擒拿,拉割挑扎,耠剁劈削,抹撩打化及带托拨盖等技法,招法毒辣,防守严密。有歌诀云:  相似文献   

2.
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青铜兵器223件,占此批青铜器数量近上一半,有钺、矛、镦、戈、鳟、勾戟、剑、刀、匕首、镞和胄等。它们铸造精致、形制美现、造型奇特、种类齐全,而且还有一批新颖兵器。这些锐利、奇形的青铜兵器展现时,仿佛一支气宇昂扬、雄壮英武  相似文献   

3.
黄鑫 《武当》2000,(10):15-19
接上式,左脚原地扣步,右脚原地外摆,同时向右转身成上身背向圆内,双腿微曲,重心移在左脚上,右手外旋成手心向上,随转腰向右抹划到右侧,钺头向圆内,高与胸齐,右臂微曲;左手随扭腰内旋手臂,手心向下,执钺向后向下抹划成钺腹向圆外,高与腰齐,目视右钺(如图49-1)。  相似文献   

4.
博大精深的中华武学,不但深蕴徒手搏击格斗的奇招妙术,更融汇了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十八般兵刃”的精湛技艺。在冷兵器时代,刀、枪、剑、戟等是用于战争的重要武器。枪炮问世后,这些兵器的作用范围急剧缩小,强身壮体、磨练身心成了最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戴应新 《收藏》2006,(6):119-119
山东烟台市藏友伍君求鉴的这件铜钺(图1),通长17.6厘米,刃宽11.6厘米,重0.55公斤。钺身略呈长方形,弧刃外突,长方形直内,  相似文献   

6.
涂师平 《收藏》2015,(7):92-95
宁波市鄞州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收藏有先秦青铜器34件,可分为乐器、兵器、工具三大类,包括甬钟、钺、矛、剑、镞、斧、臿(chā)、锄、削等。举例介绍如下:甬钟一大一小两件,大的通长28.2厘米,铣口12.0×1.5厘米。腔体偏长,枚的分布接近全长的二分之一,枚与篆间以细小乳丁作界格,甬上有悬挂钮。基本完好,二级文物(图1)。小的一件与大的一件形制基本相同,通长6.8厘米,铣口7.8×1.6厘米。三级文物。二者均为春秋战国时器。春秋战国"羽人竞渡"纹铜钺(图2),通高9.8厘米,銎宽  相似文献   

7.
十八般兵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华岳(字翠微)《翠微北征录》卷七《弓制》称:“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一》和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兵器》都讲到十八般武艺是: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戟、鞭、简、挝、殳(shu音苏)、叉、杷、绵绳套索、白打,前17种为使用各种兵器的技艺,第18种白打为徒手拳术(1995-14-3)。十八般兵器的具体说法有八九种之多。如《水浒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马背兵器多种多样,其中刀、剑、鞭、锏、挝、鎚等都是古代骑兵常用的短兵器。这些短兵器有的作为单兵使用,有的作为双兵使用。相对来说,马背短兵器的运用比马背长兵器要晚,除了刀和剑,其他几种短兵主要在唐、宋、元、明、清盛行。马背短兵器虽然柄短,但有稳、准、狠的特点,往往在近战中发挥很大威力,古代一些武  相似文献   

9.
战争兵器与武术器械曾有过水乳交融的历史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战争兵器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武术器械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最终结果是:武术器械脱离了战争兵器,走上了全民健身的发展轨道。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观察法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马背兵器不少,有远兵的弓箭,有长兵的矛、枪、槊、稍、大刀;有软兵的鞭,还有挝、槌、剑等。其中马稍是兴起于晋南北朝的一种马背兵器。这种兵器形似矛,近于槊,上举可达树梢,放下可以拖地,柄很长,便于快马刺杀,曾在几百年的战争史上留下深深的痕迹。  相似文献   

11.
镗八与铲叉     
在斑驳陆离、五光十色的古代兵器当中,有一组多刺多刃的兵器。它们虽不如刀剑枪矛那样雄光万丈、风采照人,但却以其独有的特色引人注目。那就是可归于杂式兵器之列的镗八与铲叉。  相似文献   

12.
八卦风火轮     
张全亮 《中华武术》2007,(11):38-39
八卦风火轮是在八卦掌门内流传的一种奇特的双短兵器,它和“八卦子午鸡爪阴阳锐”“八卦钩镰剑”等形状怪巧的双短兵器一样,都是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先生所创传,现在会练的人已很少,濒临失传。  相似文献   

13.
“刀”是我国较早出现的兵器之一。《释名》说:“黄帝来首阳山之金始铸为刀?”可见,刀是上古时期的青铜兵器,其历史十分久远。刀在中华武术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甲骨文中,刀字写为“1”样图形,看上去,刀是一面刃,刀锋有后钩,背托以木,显然这种兵器利于斩杀。所以《释名》说刀“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地。”《说文》释“刀,兵也。”无疑,刀在冷兵器时代是重要武器之一。  相似文献   

14.
王教健 《精武》2012,(8):80-81
中国古代兵器种类繁多,古有"十八般兵器之称",可以说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兵器的产生和发展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师、信仰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野下对古代兵器产生和发展、兵器分类、兵器的政治意义的解读,使之更透彻的了解中国兵器的发展史及传统文化的辉煌。  相似文献   

15.
翟海鸥  马军  赵铁军 《武当》2004,(6):7-10
闾山道家太极阴阳五行门秘技器械有三:一杆、二剑、三双钺。一杆即为“五行杆”。杆者,法天则地,取法阴阳两极枢轴之理,杆法朴实无华,简而实用,不以花招取悦于人,杆杆皆非虚设,皆有  相似文献   

16.
刘勇先 《收藏》2008,(5):85-85
青铜兵器在商周时代,因战争的需要而大量铸造,是当时军队必不可少的装备。  相似文献   

17.
在《苏军作战思想言论汇编》中,(苏)巴巴扎尼扬曾指出:“经验证明,谁善于实施兵力兵器的广泛机动,以便在决定性方向上建立兵力兵器的优势,谁无疑就拥有取胜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苏光 《搏击·武术科学》2011,8(9):30-32,112
北宋时期在中国兵器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是处在一个冷、热兵器交替使用的开始阶段,在研究北宋军队兵器之前,先深入了解北宋之前各朝代军队作战兵器的发展,以正确认识北宋军队兵器发展历史。解读北宋时期的历史,了解北宋军队中的新生武器——火器的应用,以及北宋时期统治者对军队发展的战略方针政策,从而解读此时期军队中兵器的发展,对以后军队兵器装备和武术器械的发展进程的影响,我们可以探究中国古代兵器在现代社会生活领域中是否依然具有使用价值并继续发挥其作用,是否依然对现代化的军队武器装备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华武术分拳术、兵器两大部分。对于追求真正的武术者来说,兵器不可不知,不可不练,尤其现在歹徒大都成群成伙,手执凶器,如不精熟器械,必然凶险万分。但是,作为一个真正的武者,必须拳、械俱精。 兵器乃手臂之延长,必须先拳后械。 兵器是自己手臂的延长,它的击打范围更大,又由于兵器的坚锐是身躯无法比拟的,故有高强度的杀伤力。但是,习练兵器必须有深厚的拳学基础,否则很难使手中的兵器充分发挥搏杀的作用。现在许多习武者没有什么拳学基础,就开始舞刀弄棒,结果是除了让人看着挺热闹、糊弄糊弄外行之外,根本无真正的搏杀内…  相似文献   

20.
车星辰 《精武》2009,(5):72-73
“拳成兵器就,莫专习刀枪”这句话,是大成拳(意拳)创始人王芗斋(王宇僧)先生所提出来的。近二十余年来,随着大成拳(意拳)铺天盖地的媒体宣传,王芗斋的好多拳学观点及拳论文字,被广大大成拳(意拳)爱好者背得滚瓜烂熟,朗朗上口。这句“拳成兵器就,莫专习刀枪”,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