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化学药品和仪器 浓盐酸、高锰酸钾、25mm细铁丝、NaOH溶液;三颈瓶、分液漏斗、导管、烧杯、酒精灯、橡皮塞、玻璃棒等.  相似文献   

2.
一、反应原理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 + 4HCl △ MnCl2 + 2H2 O +Cl2 ↑反应条件为微热。二、改进目的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改进 ,可以避免在换瓶过程中氯气向空气中的逸散 ,减少对人体的危害及对环境的污染 ,节约实验所用药品。三、实验用品仪器 :铁架台 (带铁夹、铁圈 )、蒸馏烧瓶、分液漏斗、石棉网、酒精灯、双孔橡皮塞、玻璃导管、胶皮管、T形管、集气瓶、玻璃片、烧杯( 2 0 0mL)、药匙、止水夹。药品材料 :二氧化锰、浓盐酸 (蜜度为 1 1 9g/cm3)、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  相似文献   

3.
一、改进目的力求揭示反应本质 ,使实验现象明显 ,操作方便 ,安全可靠 ,同时能有效防止乙烯中的少量二氧化硫对实验现象的干扰和对环境的污染 ,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二、实验用品仪器 :烧瓶、温度计、双孔橡皮塞、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橡皮管、碎瓷片、铁架台 (带铁夹和铁圈 )、酒精灯、石棉网、火柴、量筒、试管、抽滤瓶、水槽、集气瓶、三通管、止水夹。药品 :酒精与浓硫酸的混合液、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三、装置构成乙烯制取和性质实验改进后的装置如附图所示。附图 乙烯制取和性质实验装置1 …  相似文献   

4.
笔者认为,现行中师及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的氯化氢和氨的喷泉实验装置结构复杂,制气困难。若连续几班或隔天上同一节课,制的气体很难保存。且实验对烧瓶干燥程度要求高,滴管内排水量很难掌握,实验成功率较低。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现改进如下: 一、实验装置图 二、实验用品 尖嘴玻璃管 (或用 2mL吸液管 ),短玻璃管, 500mL圆底烧瓶 (或 250mL圆底烧瓶 ),橡胶管,止水夹,酒精灯,棉花,橡皮塞 (单孔 ); 浓氨水,浓盐酸,酚 三、实验原理 利用浓盐酸和浓氨水有挥发性,且氨水易分解来制气。用气体热胀冷缩和氯化氢、氨极易溶…  相似文献   

5.
对“铁、铜等金属在氯气中燃烧的反应”的实验进行了改进与探讨,用片状高锰酸钾代替粉末状与浓盐酸制取氯气,避免粉末易产生紫红色蒸汽而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利用电路短路使金属丝产生高温来替代酒精灯加热;对氯气进行湿润处理更易促使燃烧发生;通过设计环保一体化的实验装置,使整个实验在密闭环境下进行。既解决了教师用书提供的实验样本中的不足,又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为了防止氯气和铁反应时气体外逸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我们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1 实验仪器注射器 50mL ,硬质玻管 2 0× 2 0 0mm ,止水夹 ,双球U形管 ,导管 ,酒精灯。2 操作步骤(1)用注射器吸取氯气 50mL左右。(2 )硬质玻管内加入细铁丝约 1克左右。(3)一只双球U形管内加入硫氰化钾溶液 ,另一只加入氢氧化钠溶液。(4 )如图所示连接实验装置 ,并固定在铁架台上。   (5)加热硬质玻管内铁丝约 1分钟左右 ,然后把注射器中的氯气注入到硬质玻管内 ,即可观察到铁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 ,铁丝保持红热 ,并生成棕褐色的烟 ,双球U形管…  相似文献   

7.
1 实验装置说明 :①为弯成螺旋状的铜丝 ,②和③为玻璃导管 ,中间用乳胶管连接 ,在乳胶管上有一止水夹K ,B试管中装有 1molNaOH溶液。2 操作过程2 1 照图 1所示装置安装。2 2 打开止水夹K由漏斗向装置中加入浓硝酸 ,直到浸没Cu丝为止 ,关闭止水夹K ,Cu与浓硝酸剧烈反应 ,产生红棕色的NO2 气体将浓硝酸压回漏斗 ,铜丝和浓硝酸脱离接触反应停止。让学生充分观察产生的红棕色的NO2 气体 ,断开玻璃管③ ,由漏斗口倒出浓硝酸 (倒酸液时打开K)。2 3 重新固定U型管连上玻璃管③由漏斗中加入 1∶3(体积比 )稀硝酸 ,稀硝酸将U型管中的…  相似文献   

8.
1 实验装置如下图A 用离子交换柱弯制的玻璃管B 用玻管弯制的长滴管C 安全漏斗 D 铁架台E 止水夹 F 温度计G 玻璃盖片 H 玻璃活塞I 小气球 J 15 0ml锥形瓶K 酒精灯 L 垫木M 5 0 0ml烧杯2 实验步骤2 1 在 1 5 0ml锥形瓶中注入约 5 0ml水 ,在烧杯中注入适量冷水 ,向玻璃管中注入1 5ml浓硝酸 ,再逐滴滴加浓H2 SO42ml,用长弯曲的滴管取 1ml苯插入带有安全漏斗的橡皮塞中 ,塞紧管口 ,挤压滴管胶头滴加苯。2 2 打开止水夹放出冷水 ,然后向烧杯中注入热水 (约 6 0℃ )。2 3 插入温度计 ,在 6 0℃水浴…  相似文献   

9.
1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见附图。2 操作步骤 1.将4~5粒锌粒和2药匙高锰酸钾分别装在双叉管里,然后夹在铁架台上。 2.将10mL浓盐酸从管口倒入,锌粒和高锰酸钾都被浓盐酸浸没,迅速地盖上圆纸板。  相似文献   

10.
一、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与基本操作复习要求1.能够识别试管、试管夹、玻璃棒、酒精灯、烧杯、量筒、胶头滴管(滴瓶)、铁架台、托盘天平、蒸发皿、集气瓶等仪器。  相似文献   

11.
1 实验仪器和药品 具支试管,小试管,单孔橡皮塞,小烧杯,酒精灯,铁架台,止水夹,导气管,橡皮管,无水碳酸钠,碳酸氢钠粉末,无水硫酸铜,石灰水,脱脂棉。 2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附图所示。  相似文献   

12.
中学化学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主要仪器是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在进行氯气的性质教学时,需要持续产生大量的氯气,若采用上述仪器组成的装置进行实验,随着反应的进行,烧瓶中水分渐多,加入的浓盐酸变稀,往往实验未结束,反应即已停止,中途需更换烧瓶中的药品,造成装置中的氯气大量逸出,污染环境;或实验已结束仍在产生氯气,反应无法控制。  相似文献   

13.
磷在氯气中燃烧湖北省仙桃中学(433000)陈铸1实验名称:磷在氯气中燃烧2实验目的:21认识磷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的现象22了解五氯化磷与水反应的性质3实验装置图:4操作步骤41按装置图连接好各装置,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42在瓶...  相似文献   

14.
1实验仪器及用品 硬质试管、铁架台、试剂瓶、酒精灯、网罩、三通管、药匙、镊子、导管、胶皮管、橡皮塞、磁铁、弹簧夹、塑料饮料瓶三个(1瓶一氧化碳、1瓶除氧空气、1瓶水)、氧化铁、石灰水、稀盐酸、火柴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实验很多刊物都有设计 ,我们在教学中也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 ,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该实验装置结构简单 ,操作简便 ,现象明显 ,现将该方法介绍出来 ,与诸位老师探讨。1 实验装置2 实验步骤及现象(1)将圆底烧瓶 (2 5 0mL)盛满水 ,插入双孔橡皮塞 ,塞紧瓶口 ,关紧两个止水夹 ,倒置在铁架台上。玻璃导管 1放在一个空烧杯 (2 0 0mL)里。(2 )一氧化氮的制取和收集用铜片和稀硝酸反应制取一氧化氮 ,导管 2与一氧化氮发生装置相连 ,打开止水夹 1、2 ,产生的一氧化氮通过导管 2进入烧瓶 ,随着一…  相似文献   

16.
在《氨的性质》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我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把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实验组合在了一起。一、实验准备用250 mL 圆底烧瓶收集一瓶氨气(可用浓氨水与 NaOH固体制取),用250 mL 锥形瓶收集一瓶氯化氢气体(可用浓 H_2SO_4与浓盐酸混合制取),塞紧橡皮塞,备用。二、实验装置见附图。三、实验过程  相似文献   

17.
按现行高中化学 (必修 )第一册教材进行《氯水在光照下分解》实验时 ,因装置中盛氯水的烧杯、水槽都是敞口的 ,而溶于水的氯气易挥发 ,所以 2 - 3天内容器中氯气几乎挥发完了 ,这样会造成对空气的污染 ,对学生的环保教育也不利 ,实验时虽能观察到气泡产生 ,但难以收集到足够的氧气 ,加以验证。为克服以上不足 ,可改为如下装置 :1 实验用品仪器 :烧瓶 (2 5 0mL) ,试管 (约 2 0mL) ,烧杯 ,塑料管 (小孔 ) 2根 ,单孔橡皮塞 ,双孔橡皮塞。药品 :新制的氯水 ,蒸馏水。2 实验步骤(1)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在烧瓶中加满新制的氯水 ,在试管中加满…  相似文献   

18.
黄国宝  钟源 《化学教学》2001,(10):10-10
高一化学课本 84页演示实验 4— 3中 ,用铝箔包住钠块 ,用镊子夹住 ,再用试管收集并检验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气。该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较为麻烦 ,而且现象不够明显 ,缺乏说服力 ,不能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教学中我们作了如下改进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1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2 实验操作及原理  实验时 ,将水装入矿泉水瓶距瓶口 2cm处 ,取一花生粒大小的金属钠 ,用滤纸将煤油吸干 ,插在缝衣针下端 ,打开导管止水夹 ,用力挤压矿泉水瓶 ,将矿泉水瓶中的水挤到瓶口处 ,迅速将橡皮塞插入矿泉水瓶中并塞紧 ,约 1~ 2钞后再关闭止水夹 (排出导…  相似文献   

19.
实验1魔棒点灯实验: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在高锰酸钾上滴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就被点着了.实验2滴水点火实验:取干燥的蔗糖粉末5g与氯酸钾粉末5g在石棉网上混合,用玻璃棒搅匀,堆成小丘,加入过氧化钠3g,滴水,半分钟后,小丘冒出白烟,很快起火燃烧.  相似文献   

20.
1 实验装置             图 12 实验步骤与现象2 1 连接装置 ,并检查气密性。2 2 在三口瓶中装入 1 1ml干燥的苯和0 2 5g铁屑 ,分液漏斗中装入大约 5ml液溴 ,左边贮水瓶内盛装约 2 0ml水 ,右边干燥管中装入适量的碱石灰。2 3 关闭E夹 ,松开F夹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使液溴与苯、铁屑反应 ,常温时很快就会看到锥形瓶中导管口附近出现白雾 ,大量白雾逐渐被干燥管内碱石灰吸收。2 4 待三口瓶中反应进行到仍有气泡冒出时 ,松开E夹 ,关闭F夹 ,此时水从左边贮水瓶沿导管倒吸于三口瓶中 ,可看到三口瓶底部有褐色不溶于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