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生成性教学作为新课程的核心价值观,已经渗入到了当前的课堂教学中。生成性教学的复杂性与过程性,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捕捉生成资源的意识、引导教学生成的能力、应付教学生成的智慧、把控教学全局的策略。教师只有不断提升个人的教学素养,才能使教学生成变得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有预设性教学目标和生成性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注重教学目标的生成性,生成性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动态评价是教学目标生成的基础,智慧型教师是生成性教学目标的保障。教学目标的预设和生成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相互交融、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目标有预设性教学目标和生成性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注重教学目标的生成性,生成性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动态评价是教学目标生成的基础,智慧型教师是生成性教学目标的保障。教学目标的预设和生成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相互交融、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4.
郭庆收 《教师》2013,(34):37-37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带来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生成性教学模式特别适合当下的教育理念,引起了专家与教师们的关注。生成性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作为一种导向,对教学中各种信息以及突发的情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有意识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主要从生成性教学的内涵入手,切实地提出一些生成性教学的措施,以期为高中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以来,注重课堂生成的理念已经为教师所普遍接受,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有的教师片面强调生成而忽视预设的作用,另一方面,有的教师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而抑制生成.本期专题中的文章从教学案例的分析入手,着重探讨生成性教学的策略,以及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希望能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生成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我们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从机械、僵化的教学走向开放、真实、灵活的生成式教学,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尊重,教师的价值得以体现。然而作为一线教师,在对生成的价值已经达成了共识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对"有价值的生成"予以关注。而有价值的语文生成性课堂,教师作用如何体现呢?本文结合课例对有效生成中教师调控策略进行一番阐述。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大家都用动态生成的观点重新解读课堂教学。许多教师认识到,课堂教学不再是书本知识简单传递和接受的过程,而是知识的传播与生成活动;相应地,教师的教学思维方式也应从根本上走向动态和生成,要超越二元、线性的思维模式的限制,建立多元、连续、注重关系和复杂性、生成性的思维方式。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高中历史生成性教学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生成性是当前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理念之一。生成性教学相对于预设式教学而言,强调学习的自主建构、教学的动态生成。然生成性教学也需要设计,首先教师要在纷繁的生成性教学资源中有原则的选择部分。其次,要考虑把选择的资源引向何方,达成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最后,要集各方力量,有效推动生成性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9.
生成性教学哲学价值观主张教学为了人的幸福生活和自由,认为知识是主观、境遇和动态生成的,以学习者的发展为本作为其认识论基础。中小学教师培训,在培训项目设计、培训课程设计、培训形式设计、教学方法设计上都应该秉持生成性理念,有效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的效果。生成性是教师培训与学习的内在需求,更是教师作为成人学习内在属性的回应。  相似文献   

10.
生成性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新生概念。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生成性教学已经进入语文课堂,使语文教学产生实质性的变化。这种教学方法运用到在《陈情表》一课的教学中,使得教师与学生互动、生成,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研究课堂动态生成资源问题是中小学教师进一步深化课程与教学意识,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不同的教学环境对课堂动态生成资源具有不同的作用。物质的环境与师生交往形成的心理环境对课堂动态生成资源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程英 《怀化学院学报》2010,29(7):158-160
作为师范院校各门课程中师范性与实践性最强的课程之一,教学法课程的教学功能需包括教育理论学习、教学技能训练、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以及个性化与可持续发展等四个层次。为此,教学法课程教学应努力做到契合情境"即兴演奏",倡导情境化、生成性、以实践为取向和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观,通过生成性的课程内容模块、多元化且契合情境的教学模式以及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评价等,全方位推进教学改革,以培养积极应对基础教育及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发展要求与挑战的高素质的应用型师资人才。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教学环境对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课堂动态生成资源问题是中小学教师进一步深化课程与教学意识,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不同的教学环境对课堂动态生成资源具有不同的作用。物质的环境与师生交往形成的心理环境对课堂动态生成资源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仍然是教师追求的重要目标。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资源,树立学生即资源的资源观;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形成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内容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中学生群体;通过转变教学方式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15.
众多因素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但教师阻抗是影响、制约新课程实施和推进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新疆和田县农村中小学汉语教师对课程改革的阻抗,已成为影响当地汉语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症结所在。和田县农村中小学汉语教师阻抗新课改的内因是由于教师专业素质低、教育观念保守、缺乏课改信念,外因则是由于领导不够重视、教学资源匮乏、教师工作压力大。要从激发课改意识、提高培训效果、设计课程模式、改善条件等方面消除教师的阻抗。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改革中,有效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广为关注的焦点。它是一种以文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化学教师可利用化学学科特点,采用生成性的教学;挖掘化学教学资源,采取反思性的教学;把握课程理念,重视基础性的教学;关注三维目标,注重全面性的教学;突出学生主体,构建探究性的教学等策略实施课堂教学,适应新课程的变化和挑战。  相似文献   

18.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促成学生有效生成,数学师范生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实施的重点要促成中小学数学教师有效生成.在数学新课程教学需求的推动下,为了提高数学师范生程序设计语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生成性采取了以下策略:基于中小学数学教师的视角设计教学目标,整合任课教师队伍和整合教学内容,整合多种教学方式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关注课堂活动和促进课堂教学生成.  相似文献   

19.
生成性教学所体现的是一种从“预设”到“生成”的思维方式的转变。基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教学生成的本体论意蕴,也即“教学生成何以可能”这一本源性问题主要包含如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教学的“游戏”品格赋予了教学以“生成性”的特性;第二,教学面向师生的存在,构成教学生成的本体论基础;第三,教学生成是教学本真性价值的体现,旨在实现师生的精神建构。  相似文献   

20.
高师公共教育学的意义重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共教育学在学生观、发展观和知识观等方面与新课程理念有冲突,思维框架的差异是导致二者冲突的根本原因。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公共教育学课程必须首先实现从科学主义认识框架向生成性思维的转换,进而实现从“科学认识”意义观向“人的整体生成”意义观的重建。“人的整体生成”意义观只是重建公共教育学的一个理论起点,理论意义要变为现实,还需要公共教育学课程启动从教材、教学过程到评价制度的全面重建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