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早上醒来的时候,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现在几点了?"钟表控制着我们的生活,它告诉我们该在什么时候入睡、苏醒、工作、娱乐、吃饭、喝水和祷告.在现代社会里,我们需要知道时间,并以此来指导自己该做什么.  相似文献   

2.
珞珈 《出版科学》2010,18(3):1-1
我们处于一个知识剧增、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传媒特别是互联网向人们展示着铺天盖地的知识和信息.全民阅读并不缺少阅读内容,问题在于需要提倡、鼓励阅读什么内容. 阅读是一种个人行为.阅读内容因人因事因兴趣爱好因环境变化而异,阅读内容的多样性是阅读的一个特征.  相似文献   

3.
孔同 《传媒》2007,(4):66-67
韩国传媒产业的现状 传媒产业打造"韩流"风潮 从1997年中央电视台引进第一部韩剧《爱情是什么》开始,十年来韩国的传媒产业逐渐做强做大.2000年,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成功登陆中国市场,在年轻人当中引起强烈反响,掀起了"韩流"热潮.  相似文献   

4.
正如少年儿童的生理成长需要多方面的物质营养,少年儿童精神生命的成长同样需要多方面的精神食粮。虽然在传媒多元的"数字化时代"、"网络时代"、"读图时代",少年儿童的素质养成与知识接受受到影视、网络、动漫等多种媒体的影响,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第一位需要的还是阅读。阅读带给年轻生命的体悟、感动、深度与意义,无论如何不是上网、看电视可以取代的。因  相似文献   

5.
请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是最喜欢请客的一个民族.从抢付车费,抢会钞(旧时,在饭店吃饭付钱叫会钞),以至于大宴客,没有一件事不足以表示中国是一个礼让之邦.我的钱就是你的钱,你的钱也就是我的钱,大家不分彼此;你可以吃我的,用我的,因为咱们是一家人.这种情形,西洋人觉得很奇怪,请恕我浅陋,我没有见过西洋人抢付过车费,或抢会过钞.我们在欧洲做学生的时代,因为穷,大家也主张"西化",饭馆里吃饭,各自付各自的钱,相约不抢着会钞.西洋人宴客是有的.但是极不轻易有一次.最普通的只是来一个茶会,并不像中国人这样常常请朋友吃饭.这些事情,都显得中国人比西洋人更慷慨更会应酬.  相似文献   

6.
我们都生活在新闻里.普通人如此,传媒人更甚. 传媒营造一个"拟态现实":在客观真实和符号现实之外,营造出一个拟态现实.于是环球同此凉热.我们的心电图随这个拟态现实的起落而升降.传媒人操纵受众的心情,结果自己也被操纵. 最近我一直在琢磨自己所从事的传媒行业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作为一本关注时事潮流的话题刊物,每天在热点新闻中捕捉"嫌犯",看能否大加剖析.  相似文献   

7.
刘琳琳 《图书馆建设》2008,(1):112-114,F0003
"我们工作的图书馆是为社会尽义务的地方,绝不只是挣钱吃饭的地方.一个人的一生.所能奉献的力量并不多,但作为我职业精神的寄宿地,退休十七年来我始终觉得,黑龙江省图书馆比我的家更重要",当赵老颤抖地说出这段话,他的眼圈早已泛红.  相似文献   

8.
人不能没有记忆,否则他不知道自己是谁,要做什么,几乎无法行动和思想;一种传媒形态要继续发展,同样必须清楚自身从何而来,才可能知道未来向何处去.中国的电视自80年代中期成为第一大传媒以来,各方面呈几何级数在急遽发展,变化令人眼花缭乱,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现这段历史,采用概述众多"第一"的方式是最为适当的.现在,这样一本书<中央电视台的第一与变迁>(东方出版社2003年8月版)便放在我面前,它唤起了我的许多记忆,实在令人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9.
分级阅读的四项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正的分级阅读有很大难度,需要调动与整合有关儿童心理、儿童教育、儿童文学、儿童语言、儿童美术、儿童出版、儿童传媒、儿童文化、儿童社会工作等多方面的资源与人才.然后才能去为孩子们"量身定做"适合他们的分级读物.分级阅读需要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即"服务大多数"原则、 "群体性差异"原则、 "量身定做"原则、 "儿童本位"原则.  相似文献   

10.
<正>中央电视台知名主持人、记者柴静在新书《看见》的序言第一句便写到:"十年前,当陈虻(编者注:著名媒体人生前曾任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评论部副主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而对于传媒行业未来的讨论与探索从未停止。激荡变化,瞬息万变;我们关注的是传媒行业的发展,关心的更是处于大潮中一个个的人。2012,是不平凡的一年……  相似文献   

11.
《出版参考》2012,(22):25
本刊讯(记者邸荣芬)近日,龙源数字传媒集团龙源期刊网推出——E企看(www.eqikan.com.cn),这是面向广大中小企业打造的一款知识阅读产品。E企看以龙源商业财经类精品期刊内容和图书篇章构成了CEO必读、管理知识库、音频阅览室等知识阅读模块,面向上千万中小企业,旨在为不同行业、不同特征的企业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专业知识服务,建设高质量、高价值的"企业专属数字阅读平  相似文献   

12.
作为传媒的把关人——编辑,心中要时刻想到读者,思想上要有强烈的读者意识。读者是出版物的最终受用体,也就是说我们办刊的最终目的是要让读者阅读、学习和接受影响,因此,研究和了解读者的需求、欲望、意见、态度、阅读倾向和心理是我们研究期刊读者对象的第一要义。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好声音"火了,一大批唱歌跳舞的节目接踵而来,铺天盖地的广告和娱乐新闻,使"歌唱者"家喻户晓。2013年里,百道网和北洋出版传媒共同组织评选了一期"中国好编辑",社会影响相较前者自然低调许多。然而在我看来,作为思想知识的把关人和全民阅读的第一推动者,"好编辑"实在比"好声音"重要得多。我希望"中国好编辑"继续评下去。近些年来,出现不少否定、贬低编辑这一职业的声音,认为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网民、手持终端移动用户等新生阅读用户,可不再通过编辑等把关人,而随时随地用网络平台公开发表意见、传播信息。这种武断的说法无疑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诚然,伴随新媒介的发展而产生,通过终端融合、网络融合、内容融合等,传媒产业发生了巨大变革,并推动"大文化"、"大传播"时代到来。这一趋势使传统的编辑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我们提传媒的转企改制,首先需要明确"传媒"的指涉范围.本文中的"大传媒"、"小传媒"的概念,不是指单个传媒体量的大小或级别的大小,而是指范围的大小.  相似文献   

15.
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报业发展的第一议题.数字传媒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是世界性的,传统媒体要积极应对.无论是报纸还是互联网等其他新兴媒体,核心目的都是传播信息.实际上,传统媒体一直是网络新闻的主要内容供应商,报网融合是最好出路一一让网络服务于报纸,让网络吸引读者阅读报纸.报纸应该成为网站的"活招牌"和"导航站",而网站也应天然地成为报纸电子化、视觉化的物理延伸,以实现传统传媒和新媒体的相互延伸、相互补充和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6.
现代人有一种感觉,读书好像不像以往那样必要了,高科技的传媒取代了以往由书本所提供的部分功能.这些传媒可以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更多的东西,但是,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因此,书籍依然是获取资讯和增长理解力的重要载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今天更需要阅读.  相似文献   

17.
国外传媒关于记者开博客的一些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客近年来的发展态势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其中传媒人开设的博客也不胜枚举.显然,传媒人不可以像一般博客那样随心所欲,他们必须顾及传媒的利益.实际上,博客的出现已使想通过博客表达自己的传媒人陷入窘境.因为不管他们多么小心地要把他们的私人活动同他们与传媒的职业关系区分开来,局外人还是可能把它们看作是紧密相连的.传媒人与传媒之间这种难以割断的联系,要求他们在博客上发表言论、传播信息应保持理性和克制,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18.
声音     
《出版广角》2013,(11):94
全民阅读对出版业的重要挑战在于,出版业不能再走"我生产什么,你就读什么"的模式,而要"你读什么,我才生产什么"。——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亚非现在80后、90后逐步成为我们新读者的父母,成为我们的服务对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得找他们到底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19.
陈浩 《新闻前哨》2013,(12):101-102
传媒行业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有着典型的知识经济特征。对传媒从业人员的激励需求分析是建立以激励为导向的传媒激励机制的前提和基础。作为复杂的知识人,传媒从业人员普遍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逐利能力,其性格复杂,自我驱动性强。传媒人的激励需求既包括马斯洛提出的生理、安全、社会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的不同层次的需求,也体现出了奥德佛提出的生存、关系和成长三种核心需求。  相似文献   

20.
我们很少听到招聘者系统地谈他需要怎样的人、想要怎样培养人,特别是在传媒行业。好在何力也是他自己所说的"想要改变现状的人"。从话题发散的采访中整理出他对未来同事的期待,不仅对瞄着"界面"的人有用,对关注传媒人才培养的人们也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