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董答问     
《收藏界》2006,(4)
尊敬的董大勇老师: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收藏界》杂志越办越红火!我是上海的收藏爱好者,喜欢杂项的收藏,但对于其内涵意义往往是一知半解,为了提升自我的境界,希望得到收藏界各位老师的指正。现我有1枚古钱在手,对于其历史地位、意义及如今的商业价值等问题想请董大勇老师给予指点。  相似文献   

2.
<正>在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中,武汉市解放中学赵晨老师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观摩教师展示了一节精彩的体操课—《双杠:外侧坐—越两杠下》。教学中"点、线、面、体"面面俱到,从"点"看,做到了知识点正确且交待清楚,教法利于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并使课堂教学具有了特点和亮点;从"线"看,以"双杠:外侧坐—越两杠下"的动作技术学习为  相似文献   

3.
<正>我没有参加此次《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组织的"全国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案例的评比活动",但我却一直关注着"案例研究",就想看看获奖教师的案例。这次有机会在评委徐老师的建议下,我有幸先睹为快看了上海何老师的案例,受益匪浅,特写下短文谈谈我的感受。何老师在遵循转化"学困生"的"反复抓,抓反复"规律的同时,让情、理、法巧妙地融入到工作实践中,成为"顽石开花"的利器。有"情",爱是转化学困生的基石。霍  相似文献   

4.
拜读了2012年第2期《体育教学》中李伟和梁瑞涛两位老师撰写的《"圆弧队形"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优势及示例》这篇文章后感同身受,倍感亲切.为了让这篇文章具有更强的实用性,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原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愿与二位老师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1.体育舞蹈方面:如在练习《校园华尔兹》时,"圆弧队形"是再合适不过的一种组织形式了,男士站于内侧,女士站于外侧,两人一组,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图1).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的《一线话题》栏目上看到陆生宁老师的文章,总有一种别样的亲切感。文章中的"说真话,才能成事"、"讲真话是一种真正的利他行为"、"我们可以一起从本真出发,以尊重生命,理解生命,呵护生命的姿态,说真话,成真事"等文字总能给我启发,让我受益匪浅。既然陆老师鼓励我们说真话,在这里我就谈谈对重庆珊瑚实验小学副校长刘君老师认同的,但我却不能认同的观点。在《中国学校体育》2015年第3期第15页,《一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中,当教师教授"外侧坐越两杠直角下"动作时,由于学生上肢、肩带、腰腹等方面力量不足,以及对双杠存在的胆怯、畏难的心理,导致影响了"外侧坐越两杠直角下"的关键动作——"收腹高摆腿"、"腾越移重心"、"直角下"的动作质量。笔者通过各种辅练手段,改进和提高动作质量,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树立自信,并重点指导学习困难学生,让他们也获得成功的体验与快乐。  相似文献   

7.
陈萍 《体育教学》2010,29(1):70-70
真正接触《体育教学》是我第一天到职教中心上班时,进入办公室首先映人眼帘的是堆放在桌上的一叠报刊杂志,我便信手翻阅起来,翻着翻着,一本《体育教学》忽然映人我的眼帘。“《体育教学》?上高中时就发现体育老师的办公桌上少不了你,没想到时隔几年还能看到你,难道你真有那么大的魅力?”带着疑问和好奇,我便迫不及待翻阅起来,专家的文章恢弘大气、高屋建瓴,一线老师写的文章贴近教学实际、可借鉴性极强,每一篇文章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我“深陷其中”,越读越有味……接下来对《体育教学》的品读中,我更是产生了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校体育》杂志是体育老师的知识乐园,为一线老师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一线话题”栏目进一步拉近了更多读者与杂志的距离,他是老师们的朋友,生活中的调味品,许多老师都非常喜爱这个栏目。他象一部电视剧吸引着更多的读者的关注和参与,激发了读者读文章写文章的热情,让更多的读者沉浸在一期期新话题的期盼、发言后的等待、录稿后的喜悦和幸福中。他是一道趣味题,把期盼、等待、喜悦交织在一起。在话题的讨论中拓展了教学的新思路,拓宽了每一位体育教师的视野。祝:《中国学校体育》越办越强!一线话题越办越活!永远是一线老师的知心朋…  相似文献   

9.
龚编辑信箱     
一读者发来E-mail: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专生,最近在图书馆中看到《中华武术》期刊后,爱不释手。在拜读时发现一个问题,在第二期刊登的林永江老师的《学会"逆腹式呼吸法"》一文中提到打太极拳要掌握"逆腹式呼吸法";而在第三期刊登的黄志瑶老师的《懂得规矩打好拳》一文中则说,太极拳呼吸方式为腹式呼吸。请问,这两种呼吸方式是同一种吗?  相似文献   

10.
剑趣     
付胜利 《武当》2013,(6):43-43
我是河北沧州望海寺大韩庄人,自小受"武术之乡"的影响,小学5年级时就先后叩拜在于庭昌老师门下学练弹腿门的"花路弹",拜王洪余为师学红拳和"六家势",打下了较为坚实的武术基础。1946年,我在梨树县有缘与先父玉清公的"方外之交"华教行相识,承他老人家传我"道门内功十二段锦",随后又指导我研读《道德经》、《万法归宗》和《祝由十三科》,特别是讲述了吕洞宾祖师"飞剑斩黄龙禅师"的故事后,我对剑术特别向往,从此与剑结下了不解之缘。我觉得,在所有的兵器中,剑是最具绅士风度的。在武术的兵器中,刀术固然遒劲  相似文献   

11.
校长首先应该成为播撤“阳光”的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其宝  李少群 《中国学校体育》2007,(12):F0002-F0002,1
<正>读《中国学校体育》2007年第7期何胜老师的《"阳光体育"拒绝"行为艺术"》一文后,感触颇多,心绪久久难以平静。再读同期樊纪良老师的《校长:不要成为遮挡"阳光"的"乌云"》,心中更是颇多忧虑,犹如鱼鲠在喉,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12.
家住横滨市青叶区的老田隆(70岁,6段)寄来了与猪目宰生(7段)对局的棋谱,并在信中写道:"这是我与我的老师猪目宰生(7段)的一盘对局,我执黑,是让先对局。最终,黑棋在乱战中侥幸获胜,但是却被老师教训道:'下这样的棋,只能是越下水平越糟。'" 大竹:首先来看一看左边的作战。实战图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本刊"联络员",笔者有幸提前学习了2015年《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第十期"一线话题"的部分稿件,在完成校对任务的同时,还有些随笔感言,与大家交流。一、山东宋晓露老师的《我与青年体育教师的相处之道》宋老师是位很用心、敬业的好教师,宋老师从三个方面来述说自己对青年教师的  相似文献   

14.
来到《乒乓世界》的第一周,我就被委派跟着栾蓝老师和赵欣悦老师去南通做“乒乓地理”专题。本来非常忐忑的我,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度过了十分欢乐的一周。下面就通过几个关键词与大家分享我第一次出差的感受。  相似文献   

15.
[好书开示]该书作者杨新民曾是我刊广大读者早已熟知的"营养屋"小栏目的版主。《养生三记》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记述了许多年来,杨老师探求人生颐养的历程及其思索,时间跨度达半个世纪之多。书中收录有《调息健身记》、《我与跑  相似文献   

16.
杨伟 《体育教学》2013,33(9):75
仔细读完朱保荣老师发表在《体育教学》杂志2010年第8期《巧用"踩响"练震脚》一文(以下称为原文)后,笔者便按照朱保荣老师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将自制的"踩响"器材在武术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学生  相似文献   

17.
<正>一、意外的惊喜临近寒假时,我们学校所有的体育教师都参加了《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组织的"教育教学案例评比"活动。说实话,当时交稿时,心里一点儿底都没有,可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加了。大年三十我接到了同事李老师的电话:"姚老师,告诉你个好消息!""什么好消息呀?""我的案例评比得了一等奖!""恭喜你呀!"高兴片刻后,我很失落,因为我的案例肯定没戏了。开学第一天的大会上,我们的教研组长上台发言,当  相似文献   

18.
<正>仔细拜读了辽宁王勇老师为笔者的案例《你是谁?——我与一名"随班就读"孩子的故事》写的评析,深感荣幸。感谢王老师对案例的褒奖,看完评析让笔者受益匪浅。看到王老师在文中为小红"独立行走12步"的内容安排及最终的效果所感  相似文献   

19.
<正>初读《中国学校体育》,要从体育组王老师在"一线话题"发表的第一篇文章说起。当时,他乐滋滋地高举《中国学校体育》说:"快看,我的文章发表了!"我惊讶地接过书,一口气读完他的文章,那是一篇有关课改的纪实性文章,实实在在的阐述,没有任何的语言修饰,却有很强的参考性。读完文章,我  相似文献   

20.
《钓鱼》2007,(13)
《钓鱼》2007年5月(下)刊登的山东钓友马建华老师的文章《我对子线长度与灵敏度的认识》,我仔细拜读了多遍,也认真学习了该文提到的山东钓友衣善新老师发表在《钓鱼》2006年第3、4、5、6期上的《子线长度与灵敏度》系列文章;我对两位钓友都很敬佩,他们勇于探索钓鱼技术,追求真理的精神,是我学习的榜样;对马钓友文章的《编者按》的观点和态度深表敬意:在争辩中求共识,在争鸣中找到钓鱼真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