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鑫 《现代企业教育》2006,(18):162-163
以往,人们习惯于将职业人划分为白领和蓝领两个阶层,白领是指坐在办公室里的脑力劳动者,蓝领是指生产一线的体力劳动者.如今,又出现了一个职场新称谓--灰领,那么灰领又是指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QB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赛男 《陕西教育》2007,(12):93-93,83
随着软件技术的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严峻,软件人才正由过去的白领向蓝领转变,这就需要的熟练编程的技术工人或基础程序员,即"软件蓝领"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的培养对象正是适应社会需求的"软件蓝领",现就笔者这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在QBASIC程序设计课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职工教育》2013,(21):54-55
新一代的中国蓝领,普遍都受过高等职业教育,他们的劳动素质和技术能力与之前的蓝领相比已经有了显著提升,且薪酬待遇也有了大幅提高,基本超过普通白领。但是,中国蓝领与国外的差距不仅体现在薪酬上,社会对于蓝领的认识,社会保障和福利,培养方式等方面也都存在着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4.
近日,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栏目同时请来了4位蓝领专家与来自北方工业大学等北京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就有关蓝领的话题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交流。几位蓝领专家用自身的经历告诉大学生们:蓝领和白领之间已经没有了严格的区别,大学生们应该到工作的一线去。基层平凡岗位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好平台,只要坚持立足本职勤学习、善钻研、专心干好每一项具体工作,一样可以大有作为、大有前途。  相似文献   

5.
伊人 《职业技术》2007,(19):49-49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广州、深圳、上海等大都市的白领,都过着"朝九晚五"的作息制度。中午一个多小时不长不短的午休时间里,大多数白领都在办公室里百无聊赖地呆着,有的趴在办公桌上随便睡一觉,而一些有心人就从这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觅到了商机。  相似文献   

6.
陈慧 《河南教育》2013,(11):53-53
眼下正是大批高校毕业生四处奔走寻找工作的季节。做低薪白领还是当高薪蓝领成了很多毕业生面临的一种选择。却年,快递员月薪激增到5000元左右、步入“高薪”时代的一则新闻曾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热议。更有一家网站做了一项关于“你愿意当低薪白领还是高薪蓝领”的调查。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竟有超过90%的网友选择了高薪蓝领。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广州、深圳、上海等大都市的白领,都过着“朝九晚五“的作息制度.中午一个多小时不长不短的午休时间里,大多数白领都在办公室里百无聊赖地呆着,有的趴在办公桌上随便睡一觉,而一些有心人就从这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觅到了商机.……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领”色斑斓的时代。现在社会上至少存在着五六种“领”。蓝领,属于“劳动”者,干体力活容易把衣领弄脏;白领,属于“劳心”者,坐办公室的;粉领,那是白领中的一部分女性,而金领,是指白领中的高级  相似文献   

9.
据《四川日报》报道,四川人才市场一线技工已出现了明显的断层,许多企业招不到合格的一线生产技术型熟练工人。在四川这样一个人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大省,出现这样的问题的确令人吃惊。细想起来,这也是意料之中的。其一,目前,人们对人才的理解有偏差,认为只有那些有着较高学历并从事着管理、营销、科研等工作的所谓“白领”人员才是人才,而从事一线劳动的“蓝领”人员则不能算是人才;其二,企业中“白领”的收入较之“蓝领”要丰厚得多,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明显偏斜,年轻人对辛苦的“蓝领”工作避之不及,而对相对轻松的“白领”工作…  相似文献   

10.
“灰领”人才闪亮都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益群 《大学时代》2006,(11):12-13
“灰领”人才不像处在办公室的白领。白领一般是管理层或者做些文职的事情,而“灰领”是有很娴熟的技术,他们需要经常动手。但是“灰领”也不像一线的蓝领,他们的薪资是一般蓝领的3-5倍,他们有着比蓝领更多的知识和更佳的专业。电子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装饰设计工程师、绘  相似文献   

11.
以往,人们习惯于将职业人划分为白领和蓝领两个阶层,白领是指坐在办公室里的脑力劳动者,蓝领是指生产一线的体力劳动者。如今,又出现了一个职场新称谓--灰领,那么灰领又是指什么呢?一、灰领人才的产生“灰领”职业是与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提升相伴而生的。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一些新的职业应运而生,如计算机程序设计、网页设计、多媒体制作、数码影像技术、动漫设计、游戏制作等,这些职业都要求从业者兼具较强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这些工作并不是传统的“蓝领”所能够胜任的;在一些新职业诞生的同…  相似文献   

12.
上海有关部门对新增就业机会变动情况的统计结果显示,1990年迄今的4年中,上海“白领”职位的增加幅度,高出“蓝领”岗位将近2倍。那些掌握计算机、外语或其它“白领”工作技能的待聘者,往往拥有高于“蓝领”待业人员近10倍的再次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3.
齐晓华 《成才之路》2011,(19):95-I0024
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才报告》,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人,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人,专业技术人才在未来几年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业内教育专家分析说,观念问题、高学历热、职业教育投入不足等导致了“高级蓝领”人才紧缺的现象,在沿海地区,普通蓝领的工资甚至超过了白领,高级蓝领的薪酬更是直线上涨。  相似文献   

14.
“程序员和钳工其实就是一个工种!”那是IT精英们自嘲时的玩笑话,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白领和蓝领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有一技之长的蓝领也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在一些企业,为了招聘高级技工,开出了比博士还要高的年薪;有的企业为了让“高级蓝领”安心工作,分别用轿车、别墅作为奖励。目前,进入中国的外企逐年增多,他们可以带来资金、管理,但缺少的却是本土的高级技工。未来几年内,中国很可能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机械制造业中心,可以预见,“高级蓝领”们将会更加“抢手”。调查职场动向:稀缺蓝领的稀缺时代$《申江服务导报》  相似文献   

15.
张晓芸 《科技文萃》2005,(3):132-135
从白领到蓝领,承受了心理落差,承受了世俗的偏见,你可以收获更多,活得更加自我,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番禺中学的晓星同学问: 最近,我老是在报纸、杂志上看到“灰领”这个词。以前我只听说过“白领”“蓝领”,后来又好像有什么“金领”,现在又来了个“灰领”,可真把我搞糊涂了。这个“灰领”到底指的是哪一种人昵?它和“白领”“蓝领”“金领”那些“领”们又有什么区别呢?  相似文献   

17.
<正>"双创"月薪过万元,按目前工资标准,即使是在沿海地区的白领中已属高薪,更何况在中部地区。但在近期李克强总理视察的洛阳矿山机械厂,专攻数控机床操作技术的优秀技术工人的月薪已达到了万元以上。而李总理更是坦言,高精尖人才的待遇一定要提高。这种蓝领工资高出白领的现象,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劳心者治人,  相似文献   

18.
吴浩学 《语文知识》2005,(12):22-22
衣领是衣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领子就具有了鲜明的标志作用。改革开放以后,国人很快引进了西方“白领”“蓝领”等一些习惯性称谓。 “白领”(white-collar)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是泛指一般非体力劳动者,后来多指企业管理、行政和科研人员,如政府公务员、商业销售人员等。职业要求  相似文献   

19.
变革的时代,裂变出形形色色的时尚族群。在每个时尚族群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同的世界,或者很精彩,或者很无奈。随着全球化潮流的冲击,以及电子文明和消费主义的盛行,西方出现的时尚族群,很快就在我们身边出现。中国的社会阶层已不只是“白领”“蓝领”“金领”这么简单,以职业为基础的社会阶层分化机制日渐式微。  相似文献   

20.
"技术工人"被称为"蓝领",这是工业化文化造就的一个阶层,他们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蓝领人口规模正在迅猛增长,甚至已经大大超出了白领。另一个事实却是,面对高级技术工人的旺盛需求,各种技术培训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数量却在急剧下降。除了经济结构转型、大学高录取率分流、人口迁徙、城镇化等原因外,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和质量,将成为影响和改变这一阶层未来走向的重要因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