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4 毫秒
1.
柴河流域土壤氮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PS定位,于2010年在柴河流域采集土样50个,对其全氮、氨氮和硝氮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应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从半方差函数分析的结果看,土壤全氮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空间相关性,而土壤硝氮和氨氮的空间变异是由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研究揭示了柴河流域土壤全氮、氨氮、硝氮的空间变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实现土壤肥力评价和养分资源精准管理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柴河流域五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有机质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柴河流域表层土壤中有机质肥力为Ⅲ级,并呈现由表层到底层自上而下递减的趋势;其相同土层的有机质含量11月的显著高于7月;7月表层有机质含量表现为设施农业〉落荒地〉林地〉坡台地〉传统农业,浓度范围为13.40~18.15 g/kg;11月表层有机质含量表现为落荒地〉设施农业〉林地〉传统农业〉坡台地,浓度范围为14.61~20.92 g/kg.  相似文献   

3.
陇南地处秦巴山区,位于长江上游.降水量在纵向分布上,由于受山脉的走向、山势的高度、山坡坡度和坡向等地形因素的影响,分布不均匀,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点,地域差异明显,具有很大的空间变化特征,本文对陇南嘉临江流域各站点年平均降水量进行了空间变异性研究,介绍和探讨了其研究方法和步骤,根据变异理论建立了变异函数模型,揭示了降水量的空间结构关系的方向性和与距离有关的自相关性,最后利用普通克里格插值进行研究区域内年平均降水量的插值预测.  相似文献   

4.
采用降雨-径流过程同步流量和浓度监测方法,对柴河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工程区进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效果初步评价.通过降雨事件下河道水量、水质的全过程分析计算,表明降雨-径流过程同步流量和浓度监测方法适用于区域面源污染负荷的定量估算.同时,以2010年为基准年,可计算出2011年柴河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工程在降雨过程中对氮、磷污染物的削减率分别为49.60%、51.87%.  相似文献   

5.
在被规划为滇池南部重点农业区的晋宁柴河流域示范工程区汇水区内,对其3个典型断面进行了连续两年的采样监测,测定其每月河道内的流量、TN、TP及CODCr,分析3个断面上碳、氮、磷的通量年季变化规律.从测定结果看,示范工程对面源污染起到了较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滇池柴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对设施农业、传统农业、坡耕地、撂荒地和林地等5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逐月监测.结果表明:不同月份,各种土壤的理化性质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的显著性差异不尽一致.各月平均下,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其土壤的理化性质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不同土壤理化性质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的显著性差异存在差别.因此,应加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理化性质的连续监测,以全面掌握土壤理化状况.  相似文献   

7.
深入研究了PROSPECT模型中叶肉结构参数N对叶片反射和透射光谱的影响,利用迭代法使全波段代价函数达到最小来计算LOPEX93数据集中样品的最优N值,对在最优N值下的模拟光谱与实测光谱进行比较,并对N在不同取值情况下,叶绿素与水分的反演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1)N对整个光谱波段产生影响,并随N的增大而减小;(2)构造全波段代价函数,利用迭代法得到的最优N值可以很好地模拟实际光谱;(3)在高估N值情况下的叶绿素和水分反演精度明显高于低估N值的情况;(4)水分反演的效果明显优于叶绿素反演的效果,原因与代价函数的选取有关.  相似文献   

8.
对 1962年以来采集的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样品进行培养实验,以研究退耕还林 40年来土壤氮的动态变化以及植被恢复对土壤氮库矿质化的影响.供试土样在专门设计的矿质化培养系统中,以温度 30℃、通气并保持土壤湿度的条件下培养 30d,以 2mol LKCl溶液浸提培养土并测定其氮含量.结果表明,土壤矿质氮及全氮含量均在造林的头 2 0年迅速下降,在 2 0年的林木生长过程中,生物吸收积累了土壤中约 80 %-90 %的有效氮,表明耕地中施入的氮对树木早期生长有着重要作用;树龄达 40年时,土壤原有矿质氮的 5 0 %-80 %已返还土壤.这一结果表明,森林地被已成为土壤营养的重要来源,并且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的这种有机质可成为可持续利用的土壤氮资源.  相似文献   

9.
以柴河流域示范工程区为研究对象,通过一次暴雨径流的污染物浓度数据来研究降雨-径流过程中非点源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及污染物排放负荷量.研究结果表明,非点源污染物氮、磷浓度随降雨各时期的变化而变化,且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与降雨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降雨过程示范工程区出口处总氮、总磷浓度及流量均高于示范工程区入口.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松嫩平原主要土壤反射光谱特性、探讨该区土壤参数光谱速测方法,利用地物高光谱仪室内测定松嫩平原农安县主要类型土壤的光谱反射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土壤参数与土壤光谱反射率及其数学变换形式的关系,并得到土壤有机质高光谱预测模型。结果表明:⑴ 有机质是松嫩平原主要土壤反射光谱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由于区域(母质、气候等)的差异,即使同类土壤的反射光谱特性差异也很显著;⑵ 铁对松嫩平原农安县主要土壤的反射率光谱特性的影响较小;⑶ 基于反射光谱特性的有机质含量模型可以用于该区有机质含量的速测;⑷ 松嫩平原主要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总氮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利用有机质含量高光谱预测模型可以部分揭示土壤总氮含量状况。  相似文献   

11.
采用10m×10m高密度网格设计,在面积为10.24hm2的农田内取土壤样本1024个,测定土壤有机质(SOM)含量,通过"再采样"方法,研究改变取样幅度和取样间距对表征土壤有机质变异特征的变异系数和半方差函数参数的影响,分析获得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的尺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0.24hm2取样区内,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表现为弱变异性,CV≤3.43%,但整体含量偏低,SOM≤1.04%;随着采样幅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变异性不同程度增加,变异相关范围和结构性变异比例也不断增大;当采样间距增大时,土壤有机质变异性呈无规律变化,但变异相关范围显著增大,而结构性变异比例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环保酵素对土壤中有效氮、全氮及有机质改良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施加化肥及农药20多年的耕作土壤中,通过施浇5组不同浓度梯度的环保酵素液对其进行土壤改良,经过为期8个周的实验后,分析环保酵素对土壤中全氮、水解氮和有机质的改良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持续施浇环保酵素达到7周时,其对土壤的改良效果较为突出,且在浓度梯度为1∶500和1∶750时,士壤的改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杉木采伐迹地轮作马尾松后的土壤肥力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长汀县楼子坝国有林场杉木连栽(AA)、杉木—马尾松—杉木(ABA)轮作及杉木—马尾松轮作(AB)等3种利用方式林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三种林地更新方式的土壤物理性质、有机质及全氮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物理性质、有机质和全氮差异均达显著性水平.物理性质方面,上坡的不同土层表现出杉木—马尾松—杉木轮作下的土壤水分条件比杉—杉连栽地的土壤中相对较好,而在中坡和下坡各个土层则没有明显规律;上坡和下坡的杉木—马尾松—杉木轮作下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规律较为明显,均表现出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但中坡不同林分类型及不同土层变化规律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对2016年CUMCM A题系泊系统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系泊系统的静力学模型,求解得相应的系泊系统参数;对最优系泊系统进行分析,建立多目标约束规划模型,求解得到最优的锚链型号、长度、最优重物球重量及系泊系统的相应参数.  相似文献   

15.
土壤含氮量和光照条件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因子。为了定量化亚热带红壤区杂交构树光合作用和光响应与土壤氮添加量的关系,采用Li-6400光合测定仪等设备,测定中国科学院江西省千烟洲试验站土壤氮添加量梯度条件下的杂交构树光合过程,并利用修正直角双曲线模型对净光合速率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杂交构树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24.2和1 147.6 μmol·m-2·s-1,有较强的光环境适应能力,在800~1 200 μmol·m-2·s-1的光照强度下,杂交构树均能保持较高的光合效率;添加含氮46%的尿素22.5 kg/ha,可促使杂交构树叶片中叶绿素相对含量增加12.8%,净光合速率提升66.8%;土壤氮素添加能明显改变最大光化学效率、实际光化学效率、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等叶绿素荧光参数,但对光化学猝灭参数和非光化学猝灭参数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泊松回归模型常常用于计数数据的研究中,然而在实际数据中零值的比例可能远远大于泊松分布中取零值的概率,而且这些零值通常都有其特殊含义.此外计数数据可能是分组数据,即观测到的数据不是确切值而只是已知其落在某一个区间范围之内;或者某些特定的数据,例如工资,要先对它进行人为的分组然后再进行分析.考虑一种零膨胀泊松半参数回归模型来处理上述分组计数数据.该模型中泊松分布的期望与协变量之间采用部分线性连接函数,而零值的概率与协变量之间采用线性连接函数.利用Sieve极大似然估计方法来估计该回归模型中参数和非参数函数,并提出了一种得分检验方法来检验是否存在零膨胀.在一定正则条件下,获得了Sieve极大似然估计的渐近性质,证明了参数部分的估计是强相合,渐近正态及渐近有效的;同时非参数函数的估计达到了最优收敛速度.模拟研究表明,估计和检验方法效果都比较好,最后将此模型和推断方法应用于一组公共卫生领域实际数据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测定,襄阳市襄州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比较低,近年来有增加趋势;土壤碱解氮含量与有机质有明显的一致性,含量也偏底,但近年来有所提高;襄州区土壤速效磷含量缺乏,但近年来得到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在下降:土壤有酸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在索赔过程为复合泊松过程的风险模型中,考虑了Dickson-Waters目标函数最优分红值的计算问题.首先应用Laplace变换得出最优分红值的精确解,当精确解无法得到时,考虑使用离散风险模型来估计最优分红值.最后给出三个数值例子加以说明,并对计算结果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9.
应用函数构造理论,推导出了非标准插值基函数的表达式,把插值基函数由标准形式推广到了非标准形式.  相似文献   

20.
首先在市域物流配送网络规划概念与工程必要性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原有基础设施的最小成本模型,接着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贴近实际的标定,然后采用制约函数法对所建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采用德尔菲法和基于灰加权关联度的层次分析法对模型结果分别进行一次、二次评估修正,得到最优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