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开通实例,分析了中国进入高铁时代的基本状况,及其对旅游业发展产生的影响,论证了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开通将成为中画旅游业发展的新兴动力。旅游业发展与高速铁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高铁建设开通将形成新的旅游圈层,由高铁而产生的时空距离要素、经济要素、客源要素以及资源重组开发要素等都将是中国旅游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2.
国外学者对于高铁旅游相关研究起步相对较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领域相关研究已取得较大成就.我国高铁旅游相关研究是伴随着高铁业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目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文章主要从200多篇知网期刊论文入手,对国内高铁旅游研究进程进行回顾.在梳理与分析基础上发现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学科领域:旅游学、地理学以及经济学,文章主要从旅游地理学、旅游经济学两个交叉学科,从高铁对游客影响、高铁对旅游业影响、高铁背景下旅游地理学理论研究、高铁对旅游空间结构影响、高铁对沿线城市可达性影响五个方面进行综述.在综述基础上,最终提出我国高铁旅游的研究展望,以期能够为我国高铁旅游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前以高铁为载体,融合旅游线路、旅游景区等食、住、游、购一体化的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分析高铁旅游产品对游客感知价值的影响,认为认知价值、成本价值、社会价值、服务价值构成了高铁旅游产品游客感知价值的模型构建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构建出高铁旅游产品游客感知价值模型,并以厦深高铁为例,通过问卷调研,收集第一手数据资料对游客的感知价值进行实证研究.通过该研究,得出提升高铁旅游产品游客感知价值的思考和举措.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的对象为2003-2017年京津冀13个地级市城市,采用的是双重差分DID和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研究了高铁对京津冀城市旅游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铁开通的城市与未开通的城市相比,高铁的开通对京津冀地级市以上城市的旅游经济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企业应当注重高铁建设加强相关设施的建设,以适应不...  相似文献   

5.
以东北三省现有的体育旅游基础资源为切入点,以哈大高铁运行线路上各个停靠城市为发展核心,系统、全面地对东北三省不同地区、不同特色的体育旅游资源进行了试探性整合,创建出高铁时代背景下东北三省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为实现高铁效益的最大化、促进整个东北地区体育旅游的平衡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主要研究高铁背景下一日游空间区位的变化。在高铁的影响下,“一日”作为距离单位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此影响下,一日游的空间区位发生改变,出现了很多新的现象,如一日游的时间细分、一日远游、时间同城、支离破碎的目的地分布等。高铁也带来了新的旅游模式:“快旅慢游”和“闪游”。由于新旧交通方式在速度上的巨大差异,陆上交通时间密度不均化,高速交通对人们时空观念也产生了冲击。  相似文献   

7.
以往铁路建设中应用的测量仪器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高铁建设的测量精度和施工效率,而GPS平面控制网的出现,应用于高铁施工中进行控制测量,提升施工作业的效率和准确性。以具体的高铁施工为研究点,从平面控制网设计、GPS平面控制网观测、GPS平面控制网复测采用方法和精度、实施平面控制网复测、GPS控制网数据处理和检核等方面分析了GPS平面控制网在施工控制测量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高铁开通对于企业TFP是否存在促进作用,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从集聚扩散、知识溢出以及政策等方面分析传导机制,理清高铁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机制;在实证研究方面,利用我国A股上市企业2008—2018年的数据,测出算样本企业TFP,采取双重差分法检验高铁开通对于企业TFP的影响作用,并按地区和所有制性质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高铁的开通能够显著提升我国企业TFP,同时高铁的促进作用对于东部地区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9.
江苏是旅游业较发达地区,县域旅游资源丰富,形成了苏南山水风景和苏北节庆特产两种县域旅游发展模式。笔者以宜兴、江阴为例,结合高铁交通的优势,对苏南县域旅游竞争力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挖掘整合资源、夯实经济基础、抓住高铁机遇、落实产业政策等方面,结合宜兴、江阴实际,提出县域旅游竞争力的提升路径,以促进县域旅游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0.
厦门北站具有丰富的物流资源。厦门市政府出台市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厦门北站物流基地建设纳入“四大园区、三大基地”重点支撑项目之中。高铁使厦门北站区域发展快捷物流成为可能。厦门北站定位为海西快速物流中心更为合理,应调整规划目标,积极与铁路部门合作,利用高铁空余时间资源开通货运动车组,推动沿海高铁各大中心城市客运动车组编入行包车厢,建设自动化程度高的物流系统,积极开展高端快捷物流服务,将厦门北站建设为快速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中国的政治与宗教为出发点,对比了英国的两位作家——坦普尔和笛福眼中两种截然不同的中国印象,并分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即无论是坦普尔对中国文化的"偏爱"还是笛福对中国文化的"偏见",都与作家本身的政治观点、宗教信仰和文化理想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高速铁路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工具,推动了旅游交通方式的变革,进而对城市旅游者的旅游行为产生了影响.本文以我国高铁交通门户城市——南京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关实证调查和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法对高铁背景下南京居民旅游出行行为的变化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发现高铁背景下不同年龄、职业、学历的受访者旅游行为和乘坐高铁的积极性存在差异;乘高铁出游的人群呈现年轻化,并以中高学历为主体;同时,南京南站开通后,乘坐高铁出游的南京居民越来越多;但高铁在定价机制,旅行速度以及可达性方面还有待于提高.  相似文献   

13.
高铁时代的到来,突显了武汉"九省通衢"的地位,带动了"灵秀湖北"的整体旅游发展,也加快了鄂西生态旅游圈走出湖北,走向世界的发展步伐。文章根据鄂西生态旅游圈的发展现状,指出鄂西生态旅游圈中小旅行社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探讨发展策略,以期科学高效地推动鄂西生态旅游圈的品牌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不少"中国制造"令世界为之惊艳——国家电网公司的"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成为世界首个综合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创新工程;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的"高铁列车高可靠性齿轮传动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占领了世界高铁技术的制高点;贝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盐酸埃克替尼(凯美纳),是我国首个小分子  相似文献   

15.
论从屈原到宋玉的四大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玉是战国晚期楚国著名的辞赋作家,历来与屈原并尊为"中国文学之祖".但屈原是楚辞的代表作家,而宋玉则是楚赋的代表作家;屈原所创作的楚辞重抒情,而宋玉所创作的楚赋重体物;屈原喜犯颜直谏,宋玉好微辞讽谏;屈原崇高伟大,宋玉自然亲切.从屈原到宋玉,实现了由楚辞向楚赋的转移、由缘情向体物的嬗变、由直谏向曲谏的发展、由崇高向世俗的回落.这些都标志着中国文学的重大转型,对后代作家及其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语言风格是由言语作品表现出来的作家运用语言成熟了的标志。作家的创作一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后,必然具有如下特征,即:一方面具有独特的语言表现特征,有多少个“家”,就有多少种风格,其异如面;另一方面,由于现实生活的要求和写作题材的选择以及作家对语言技巧不断探求、升华,一位语言大师又会兼有几副笔墨,从而形成风格的“别体”,这恰是文学艺术不断发展、不断深化了的标志,我们更应珍爱和鼓励,使之阔步发展,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张骞"凿通西域世人皆知,他不但出现在史书、教材中,在文学作品中也时有登场。日本作为与中国颇有渊源的邻邦,其近代作家多有创作以中国历史为题材的小说。本论拟以日本作家陈舜臣的小说《张骞》为例,比对中日间张骞形象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竞争格局中,真正有战略价值的部分在于国际竞争力近年来不断提升的高端制造业。一旦以高铁、核电、商用飞机等为代表的中国高端制造业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形成相对稳定的资源配置力与市场影响力,既能有效满足国际市场的相关需求,也是中国蓄力提升经济增长能级的外部效应表达,更是构建全球性高端产业竞争体系的内生性要求。中国制造需要重量级名片从李克强总理的那句"让‘高大上'中国装备享誉全球"到习近平主席访问拉美期间中国高铁、核电以及工程机械设备制造商的频频亮相,再到不久前英  相似文献   

19.
莫言是中国当代文坛极具活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一些主要作品在国外频获大奖,引起极大反响。他同时被国外权威人士称为"中国最有希望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由此可见莫言的受关注度之高,影响力之大。而他在法国也获得巨大成功,他的作品被译成法文的数量最多,因而被称为"最受法国读者欢迎的中国作家"。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在其小说中描绘了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作家文笔之细腻,描述之真实,让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引导读者不断探索她们的情感世界。这些小说中的女性多被抛入命运的漩涡之中,其情感世界与美好温馨无缘,有的只是孤寂冷漠,猜忌倾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