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指示:省、地、县委三级第一书记要管教育,不管教育的现象是不能容许的。又指出:“在农村,则应由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者——贫下中农管理学校。”里旺大队的教育革命实践,从根本上落实了毛主席的党管教育和贫下中农管学校的指示。大队五·七教育网的建立,全大队的成员都以本业为主,兼学别样,整个大队变成了一所社会主义大学校,这就要求大队党支部把幼儿教育、青少年教育和成年人教育一揽子抓起来,要求全体贫下中农都要亲自管理学校,直接参加教育革命实践。我们在里旺大队亲身感受到,这个大队党支部既是大  相似文献   

2.
去年六月间,我县巾石公社沙排大队创办了一所耕读小学。使这个队无法上全日制小学的适龄儿童全部入了学。学校越办越好,教学质量越来越高,贫下中农打从心眼里喜爱这所耕读小学。为什么贫下中农喜爱这所学校呢?这得从头说起: 去年六月初,大队党支部了解到全队还有三十余名贫下中农子女(其中女孩二十一名),要看牛、割柴草、带弟妹,无法上全日制学校,认为这是个严重的问题,共产党的干部不能眼巴巴地看着  相似文献   

3.
最近,常德地区文教局在临澧县珠日公社雨台大队小学召开了全区小学教育革命座谈会。会议以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为指针,认真分析了当前小学教育革命的形势,围绕雨台小学教育革命的经验,着重讨论了怎样以大寨学校、朝阳农学院为榜样,举抗大的旗,走江西共大的路,把小学办成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朱家村“五·七”学校是一所有小学、初中、高中的九年(试行)一贯制学校。自一九六八年毛主席发出“在农村,则应由工人阶级的最可靠的同盟者——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伟大号召以来,这所学校在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在大队党支部领导下,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充分发挥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作用,实行学校和大队科技队合并为一体(以下简称“校队合一”)、半耕半读,努力进行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改革旧的教学方针和方法,把教学、生产和科研结合起来,并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坚持政治挂帅,努力把学校办成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因而这所学校越办越兴旺,受到贫下中农的热烈欢迎,他们高兴地说:“我们的‘五·七’学校称我们的心!”  相似文献   

5.
清远县采云公社井塘小学于一九六八年,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下,组成了贫下中农管校委员会.在贫下中农的管理下,经过革命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的教育革命不断深入发展,形势大好.这时,有的教师认为:“学校领导班子已经成立了,办学方向已经解决了,今后用不着贫下中农多‘操心’了.”为了帮助大家提高认识,学校领导组织教师学习毛主席关于“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和“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的教导,联系实际进行认真讨论.大家认识到,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是加强工人阶级对农村学校领导的重大措施,是农村学校执行毛主席革  相似文献   

6.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嘉禾县珠泉公社甫口大队的贫下中农和学校师生,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下,认真学习毛主席、党中央有关批林批孔的指示,学习毛主席关于教育革命的论述,联系教育战线的大是大非问题,狠批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扼杀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罪行,提高了大家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继续革命的觉悟,促进了教育革命的深入发展。巩固了贫下中农对学校的管理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在农村,则应由工人阶级的最可靠的同盟者——贫下中农管理学校。”这是实现农村教育革命的根本保证。在批判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的反动纲领时,  相似文献   

7.
我们大队原有一所七年制学校,在毛主席的教育革命路线指引下,由贫下中农管理,教育革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深入开展,对教育革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遵照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和《七·三○指示》,按照建立农村五·七教育网的要求,对这所学校作了进一步的改革。我们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8.
年近五旬的共产党员、老贫农方祯祥,是宣城县新田公社赵村大队五个生产队联合举办的麻场耕读小学的校长。为了贫下中农的文化翻身,在这所学校的创建过程中,他一心一意、不声不响地做了很多工作,使学校办得很好。当地社员称赞他是“耕读小学的台柱子”。  相似文献   

9.
我们雨台大队小学办学七年来,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以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为武器,同阶级敌人,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同人民内部的旧思想、旧习惯,七斗八斗,斗了过来。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教育革命问题说到底是个阶级斗争问题。大寨的同志说得好:斗一步,进十步,步步斗,进一路。文化大革命前,由于刘少奇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对劳动人民实行资产阶级文化专制主义,我们大队一直没有学校,  相似文献   

10.
本刊这期发表的雨台小学教育革命的经验,很值得各级教育部门和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同志们一读。建议大家在学习推广石板滩中学、桃林中学和里旺五七学校经验的同时,对这所学校的经验一并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近一年来,我省广大农村陆续兴起了一批由群众集体举办的,学生一面参加辅助劳动和家务劳动、一面读书,半工半读性质的小学。这种学校办起来后,解决了长期不得解决的贫下中农子女入学的问题,并且使小学教育工作出现了一个生动活泼的新局面。这是毛主席的教育思想的胜利,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胜利,是当前教育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工读小学办学形式灵活多样,教学内容切合生产生活实际需要,布点分散,因陋就简,深受广大贫下中农欢迎。群众夸赞这种学校有四大好处:一是念书  相似文献   

12.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以来,我们学校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下,遵照毛主席关于“改革旧的教育制度”的教导,同大队农科站、农机维修站、宣传广播站结合,逐步把学校的工作转移到为农业学大寨服务的轨道上来,取得了一些成果。最近,被评为省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使我们大队全体贫下中农和革命师生都受到很大的教育和鼓舞。校站结合,从体制上保证了大队党支部对学校的领导,进一步落实了贫下中农对学校的管理,使教育革命和农业学大寨结合起来,并直接为农业学大寨作出贡献,这是教育制度的一个改革。  相似文献   

13.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早在一九五五年就教导我们,在制订农业合作化规划时,要搞好“文化教育规划,包括识字扫盲,办小学,办适合农村需要的中学,中学里面增加一点农业课程”。沅江县台公塘公社保民大队学校,在大队党支部领导下,高举毛主席教育革命的旗帜,于一九七五年五月,和大队农科队合办,成了一所很适合农村需要的新型学校,学校教育革命和大队农科革命都出现了一片崭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4.
“这才象社会主义学校的样子”。这是贫下中农对沙石峪学校的称赞。沙石峪学校创办于一九七五年春季。它是大队党支部领导下的一所队校一体、半农半读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他们以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决和十七年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对着干,和邓小平刮起的右倾翻案风对着干,努力把学校办成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这所学校历史虽短,却创出了不少新套套,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为无产阶级教育革命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去年七月宜宾县象鼻公社办起耕读小学以来,全公社很快的就实现了小学教育的基本普及,干部和群众对这批新型的学校表示十分满意。他们反映:“又读书、又劳动,真是贫、下中农自己的好学校。”“这是党和毛主席领导得好,是贫下中农翻身的一件大好事。”象鼻公社举办耕读小学是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过程的。开初,有的干部认为这种学校“不正规”,怕办起学校影响了生产,有的  相似文献   

16.
新华小学座落在连云港市云台公社新滩大队的新滩村,是一所三班初小,有四位教师。近几年来,他们遵循着党的指示,进一步端正了办学方向,积极地为农业生产服务;坚决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阶级路线,勤勤恳恳为贫下中农子女服务,做出不少成绩,在校学生不断增多,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受到了当地干群的赞扬。千方百计减轻贫下中农的经济负担新滩大队,解放前是个苦地方,根本没有学校。解放后,党才在这里办起了新华小学,培养劳动人民自己的新生一代。但是,由于过去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一部分家底较薄的贫下中农送子女入学,感到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一些劳动力少,人口多的贫下中农家庭,送子女上学困难更大一些。面对这种情况,新华小学的老师们为了使更多的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六三年,我从双沟农中毕业。第二年冬天,村里要办耕读小学,领导上和群众叫我担任教师。当时我想:帮助贫下中农子女掌握文化,这是一件重要的革命工作,于是就愉快地接受了。一听说要办耕读小学,村里的贫下中农都很高兴。都说:“毛主席真好,把学校办到家门口来了!”可是也有人不肯让孩子上学。贫农社员张万龙,说他孩子  相似文献   

18.
寿县双桥公社孙厂大队,在今年四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基本结束后,举办了一所一揽子学校,包括耕读小学、成人识字班和农中班,对普及农村小学教育,提高基层干部和广大社员的政治、文化、技术水平和团结教育青年,起了积极的作用,被贫下中农赞为“我们的学校”,“培养新人的熔炉”。  相似文献   

19.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我们大队新创办了一所七年制学校。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许多东西单从书本上学是不成的,要向生产者学习,向工人学习,向贫下中农学习”的教导,从一九六九年以来,我们挑选一批路线觉悟高,实践经验丰富的队干部、贫下中农、复员军人、赤脚医生,组成兼职教师队伍,登上了社会主义学校的讲台,先  相似文献   

20.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我们公社地教育革命生气勃勃,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现在全社有五十所小学(其中七个大队小学附设了初中班),一所高中,一所“共大”,在校学生共达四千一百二十八人。适龄儿童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