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尊重教育"的理念,其核心是要尊重教育规律,特别是人才成长的规律;强调要尊重受教育者,尊重他们的人格人性,尊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尊重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反映了现代教育的主流思想,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尊重教育理念提出以后,在师范院校及基础教育领域引起很大反响,一些中小学受到这一理念的启发和影响,相继开展了针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 本期我们重点推介的石家庄市友谊大街小学"尊重橱窗",即是我省中小学开展这项课题研究的一个范例。他们研究的重点,是探讨如何把这一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去,力图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当然,他们的做法并不是"尊重教育"惟一模式抑或不是最佳模式,或者说根本就不应划定什么模式。因为,以先进的理念作指导,具体的做法可以并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尊重教育的理念,也远不是一个"尊重橱窗"所能够涵盖得了的。但即使是这样一个貌似简单的做法,我们已经看到了它所带给学生的可喜变化,它给了许多学生积极向上的决心和动力,将会让许多学生受益终身。 本期我们还同时编发了"尊重教育"理念的首倡者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盛连喜教授、校长史宁中教授、杨忠教授三位专家学者的文章及开展这项研究较早的东北  相似文献   

2.
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是要相信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意见和建议,珍视他们的情感,欣赏他们的优点,在学习和生活上关心他们、信任他们、支持他们、教育的实践也表明:尊重学生,乐于走进学生的心灵,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也是班主任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方法。一、热爱学生是尊重学生的首要条件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夏丏尊先生指出:"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大量的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爱本身是人类最美的语言,不论你是否有明  相似文献   

3.
尊重并敬畏教育,倡导深入教育实践,研究教育问题,认识和尊重教育规律,使教育行为更具科学性。从决策层面说,在教育实践中,应按照教育规律组织教学活动。从实施层面说,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又要尊重教师的主导作用。面对教育对象,我们唯一能做的是用渊博的知识吸引他们,用  相似文献   

4.
熊凯 《辽宁教育》2012,(10):8-10
一、营口实验学校"2199工程"的缘起《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要  相似文献   

5.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课程改革的认识也逐渐从激情走向理性。其中,"尊重教育"的新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尊重教育"就意味着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习规律。笔者认为,"尊重教育"落实在数学教育中,首先要尊重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学习起点是教师正确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之一。只有根据学生学习起点来制定教学策略,才是有效的教学,才能更好地促进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的心理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我们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尊重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尊重学生被信任、被赏识的要求;对学生教育要体现人文关怀;要把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弱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等。  相似文献   

7.
正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与众不同的生命个体,他们具有个性化的思想、情感和需要。教育只有尊重生命成长规律、尊重生命的主体性,给予生命个性发展的空间,才能促进其发展,最终达到教育目的。基于这种视角,我们提出了"用生命影响生命,用尊重赢得尊重"的口号,制定了"让每个生命都精彩"的教育目标。营造环境,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生命的成长与它生存的环境密切相关。对于学生,最重要的成长环境之一就是学校教育环境。因此,我们致力于学校良好的、和谐的教育环境的创设,以促使学生生命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育必须适合学生。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事实上是要教育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进而使学生能够适应时代的特点,迎接时代的挑战。教育要尊重教育的客观规律与自身的逻辑,这种尊重必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尊重,也就是说,教育是认识人、培养人、开发人、塑造人的事业。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就是要我们每个教育者必须创造适合于学生的认知规律、成长规律、发展规律等的教育。一、要创造适合于学生获得知识的教育。要获得知识,必需根据知识本身的逻辑性来组织、认识知识,学习一部分知识是为学习另一部分知识作准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循序渐进。学生…  相似文献   

9.
钱黛蕙 《化学教与学》2011,(4):50-51,62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追求的最高价值取向,是一切新理念的核心所在。"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为使学生的生命意义更加精彩,我们的教育必须尊重受教对象,为他们的发展服务,而服务的方式方法必须遵循青少年教育的规律。具体地讲,就是要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思维特点,  相似文献   

10.
魏巍 《黑河教育》2013,(9):63-63
如何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从五个方面来谈。一、教师要博爱教师要尊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要给予他们足够的鼓励与帮助,要给予他们时间和期待。即使他们学习了依然学困,我们也不能讽刺与嘲笑,而要关心尊重他们。我们的尊重,是他们应该获得的。同时,在这种尊重中,我们的老师还会收获来自其他学生更多的爱戴,这也是"信其道"的前提。二、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11.
白雪 《孩子天地》2016,(4):277-278
我们的教育是要让所有学生都得到进步,得到提高。后进生——祖国百花园中"生病"的小苗苗,更需要我们的"照料"他们。对待他们要做到"动之于情、基于父母,晓之于理、细如雨丝,做到尊重、赏识、宽容,关爱,反反复复教育学生;让他们意识到老师重视他们,爱护他们,这样转化后进生也会容易一些。我对待后进生主要采用了如下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主体的教育,是浸润着教育者爱心的教育。从事教育的工作者们,从初为人师都是倾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真心。但是我们的爱,真的就是学生们成长必需的阳光、雨露和沃土吗?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的需求?思考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我们应该尊重学生个体,他们是有自我需求、自我思想的"人"!并不是一群心甘情愿接受我们"无私的爱"的私人物品。尊重个体、互相尊重才是我们教育的实质。孩子们不止需要传授知识的良师,更需要陪伴他们、尊重他们的益友。蹲下身子,和我们的孩子一起经历他们的成长。请把我们无心拿走的幸福——尊重、信任,还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在纯粹的爱中,自由呼吸,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3.
李云波 《学子》2014,(8):32
正"以学为本"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主体教育思想的延伸。"以学为本"的基本内涵就是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把教师的教学工作引导到致力于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上,要彻底改变片面灌输的教学模  相似文献   

14.
一、尊重教育的涵义尊重,就是要重视人、理解人、信任人。作为教育理念的尊重,具体是指要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和责任,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在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尊重教育,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给予信任和尊重,以树立受教育者自尊、自爱、自信的心态,进而促其自我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一种主体教育方法。尊重教育着意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相互促进并适宜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培养他们形成尊重的意识和能力。我校将尊重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尊重教师的成长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师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15.
<正>一、学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新课程要求我们实现三个转变:教师,从关注教师教学过程转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课堂,从关注学生学习秩序转向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学生,从关注学习成绩分析转向关注学习方法指导。也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要关怀"每个"、培养"每个",这是给教育提出的重大命题,是对人才观、质量观的科学阐释,也是我们的教育理想。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的教育是要让所有学生得到进步,得到提高。后进生——相国百花园中"生病"的小苗苗,更需要我们的"照料"他们。对待他们要做到"动之于情、基于父母、晓之于理、细如雨丝,做到尊重、赏识、宽容,严中有爱、爱中有导"。总结多年的教育经验,我对待后进生主要采用了如下的几点做法。一、朝花不夕拾,旧事不重提,注重激励。教师要想妥善处理好师生关系,首先要尊重学生消除偏见,以自己的言行提供良好的示范,这与其说是技巧,不如说首  相似文献   

17.
杨杰 《考试周刊》2014,(76):41-41
<正>1.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新一轮课程改革最主要的原则就是在教学全过程中真正贯彻"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教师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走进学生的生活,做他们的朋友,成为他们最信任的人。我们不仅要尊重学生,而且要尊重他们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正>从事数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学生至上",尊重、关爱、唤醒、激励每一个学生。一直遵从以学定教,以课堂为主阵地,践行素质教育,积极探寻教育规律,遵从规律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尊重每一个学生。"师徒如父子"的时代早已离我们而去,在现代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只不过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课堂  相似文献   

19.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意思是说,教育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反映在班主任工作中,就是要对学困生一视同仁,用爱心、耐心去滋润他们的心灵,正确地引导他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一个个有思想的鲜活生命。教育需要关注个体人的生命和生活方式,尊重个性。郭思乐教授提出生本教育新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按照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设计和实施教学。"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新理念强调以生为本、关注学生身心特点、尊重学生、依靠学生等,这是符合思想品德教育规律的,也是"以人为本"国家理念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