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银 《武当》2010,(8):34-34
仔细研究过截拳道的人不难发现,李小龙不仅是一代武学巨匠,而且还有很深的禅定修为。其实这很自然,因为他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读的是哲学,涉猎佛学禅修自在情理之中。李小龙从武道上路一路攀升,涉足武道之巅时自能触及到某些禅修之境。而反过来,他所接触到的佛学禅境又加速和提升了他的武学境界。  相似文献   

2.
唐龙 《中华武术》2000,(5):56-57
1.1963年 3月 26日李小龙与自己的洋弟子道格·帕尔默一同回香港省亲。这是小龙在阔别香港4年之后首次回港探望父母亲与家人。图为李小龙与道格回港前在西雅图合影。2.这次回港省亲,李小龙共逗留了4个多月时间。他一边侍奉父母,以享天伦之乐,一边坚持练习各门派武术,功夫日益精进。这是小龙在九龙城早起练功。 3.返回美国后,李小龙于1964年8月2日出席了在加州长堤举办的“国际空手道锦标大赛”。他炉火纯青的武功技惊四座,一举轰动全美武术界。图为李小龙与日裔助教木村武之(右)在长堤大赛上表演振藩拳法 4.…  相似文献   

3.
1959年8月,由香港来美国不久的李小龙,经三藩市来到西雅图。此后的五年多时间,基本上一直定居在西雅图。读书、习武、教拳。这一历史时期,被后来的研究家们称为“西雅图岁月”。在这一时期,截拳道还远未创立,刚刚步入美国社会的李小龙,仍然以练习和教授在香港所学的咏春拳功夫为主。 来到西雅图后不久,李小龙就开始了生平首次正式私人教学。后来在西雅图创办了一所武馆,命名为“振藩国术馆”。黑人杰西·格洛弗.是大家公认的李小龙在美的首位学生。作为李小龙的朋友和学生,格洛弗受益于李小龙的教导良多;与格洛弗一样,当年一位叫作詹姆斯·迪麦尔的街头格斗能手也是李小龙最早的学生之一。在本文中,已值花甲之年的杰西· 格洛弗与詹姆斯·迪麦尔,将追忆他们随李小龙学习功夫的峥嵘岁月,忆述李小龙对弟子们的培养、同李小龙一起度过的那些最难忘的时刻,包括李小龙与空手道武师惊心动魄的比武。  相似文献   

4.
唐龙 《中华武术》2000,(6):44-46
奋斗好莱坞 1.1966年6月,李小龙应好莱坞导演威廉·杜杰之邀出演电视片集《青蜂侠》,受到美国广大电视观众的热烈欢迎。图为《青峰侠》 剧照,右 为“青峰 侠”(范· 威廉姆斯饰),左为 李小龙扮 演的二号男主角加 藤。 2.《青峰侠》走红之后,李小龙尝试打开电影界大门。1968年巴月,李小龙在影片《马洛》中客串一个反面角色,这是李小龙一生中惟一出演的反面角色。图为《马洛》剧照。3.这一时期,李小龙依然信心百倍地继续坚持刻苦锻炼。妻子琳达也一如继往地信任他、支持他。图为1967年李小龙与琳达在洛杉矾自宅…  相似文献   

5.
2003年6-12月,时逢“功夫之王”李小龙逝世三十周年。为隆重纪念李小龙,在李小龙曾经旅居多年的美国西雅图,举办了一场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历时半年之久的“李小龙收藏家展览会”(The Bruce  相似文献   

6.
熟悉李小龙生平的人都知道,他成名以前曾就读于华盛顿大学哲学系,是地地道道的“科班”毕业,同时,他还刻意研读了中国古代哲学论著,这在他关于截拳道的论述中多有表述。无疑,他的哲学修养是构成截拳道的思想基础。他死后的挽联中有如下文字:“哲人其陨·艺海星沉”。对于这一评价,李小龙是当之无愧的。今天,我们读下他的悟道体会,无疑会使我们对武术、截拳道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2003年6-12月,时逢“功夫之王”李小龙逝世三十周年。为隆重纪念李小龙,在李小龙曾经旅居多年的美国西雅图,举办了一场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历时半年之久的“李小龙收藏家展览会”(The Bruce Lee Collectors Exhibit)。  相似文献   

8.
李小龙夫人琳达·李·卡德威尔女士为中国资深振藩截拳道专家、李小龙门下振藩截拳道首位中国传人、本刊“李小龙网站”栏目主持陈琦平先生题辞,以表彰和鼓励他多年来在研究、传播与弘扬振藩截拳道方面所做的突出贡献。陈琦平成为我国获此殊荣 的第一人。题辞: 琦平惠存: 最美好的祝愿! 琳达·李·卡德威尔 (签名) 图照: 1964年琳达(右一)与丈夫李小龙(中)、李小龙助教大弟子木村武之(左一)在西雅图练习三节棍进枪。李小龙夫人琳达为中国振藩截拳道专家题辞  相似文献   

9.
在西雅图李小龙墓前,有一本精美的石雕书,在翻开的书页上,左边用中文镌刻着“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名言和振藩截拳道标志——太极图,高度概括了李小龙一生的学术成就;右边,则用英文镌刻着李夫人琳达女士和振藩截拳道门下众弟子对一代宗师李小龙的献词:“你的在天之灵依然指引我们朝向个性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10.
漫画家同时也是魔术爱好者的李滨声老先生,曾画过一幅民间艺人表演“木人走线”的小画,人物神情、动作都画得很准确,惟妙惟肖,他不光画过这个节目,也琢磨过木人“下降”和‘上升”的门子,据说他曾参照旧有魔术“杯中升牌”的原理设计过“木人上升”的表演:将隐线的一端系到木人的头顶,另一端拉进舞台边上的侧幕中,由助手拿着。表演木人“上升”的时候,魔术师一手持贯穿木人的绳子的一头,脚踩着另一头,同时用手勾住木人头顶的隐线,助手拉线,木人就能沿着绳子向上攀升了,但是这种方法离不开侧幕中助手的帮助,因此只能限于在舞台上表演,没法在近景中使用(图1)。  相似文献   

11.
[新闻背景] 李小龙铜像在波黑揭幕 2005年11月27日是已故中国功 夫片巨星李小龙诞辰65周年的日子, 一座真人大小的李小龙铜像26日在波 黑南部城市莫斯塔尔中央公园揭幕。这 座铜像由克罗地亚族雕刻家伊万·菲约 利奇创作,高1.68米,造型是李小龙经 典的格斗动作。铜像基座上刻有李小龙 的英文名字Bruce Lee和他的生卒年 份,下面写着“你的莫斯塔尔”字样。当 地青年组织“莫斯塔尔城市运动”的负 责人为铜像揭幕,中国驻波黑大使李书 元及当地300多名各族居民出席了揭 幕仪式。据悉,为李小龙铸像,能够表达 莫斯塔尔居民追求民族和解、反对民族 分裂的心愿。 ……  相似文献   

12.
在这一课中,李小龙演示了如何对付几种不同形式的突然袭击。李小龙一直说研究“固定的模式”,并因缺乏实战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他认为“实战是既简单而又全面性的学习”。 在这一课里,看起来有些逼近你的攻击者可能是无理的。但是,李小龙已说过:“如今在街上有许多无理的人。”如你遇到此类人则可采用侧踢下蹲式袭击无理者(图1)。  相似文献   

13.
王德生 《精武》2004,(2):20-21
木人桩是咏春拳中独有的辅助训练器械之一。小念头木人桩法是将小念头中惯用的手法有机地组合到桩法中,进行徒手模拟对练,从而提高搏击中的本能反应的训练。现将咏春拳小念头木人桩法示范如下,供咏春拳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木人桩法是咏春中独有的辅助训练器械之一,小念头木人桩法是将小念头中惯用的手法有机地组合到桩法中,进行徒手模拟对练,从而提高人在博击中由习惯动做过渡到本能意识反应,木人桩法也是对所有技术进行巩固熟练的过程,使其形成条件反射,达到实战搏击应用之地步。  相似文献   

15.
丹·伊鲁山度(Dan Inosanto,直译“丹·伊诺桑图”)现年61岁,是“功夫之王”李小龙的截拳道大弟子,美籍菲律宾人。他年长李小龙4岁,同时又是李小龙的双节棍和短棍老师,以及“龙子”李国豪的武功导师。做为当代美国最著名的武术家、《黑带》杂志多届“武坛导师奖”得主,长期以来,伊鲁山度一直是北美的武术偶像,他三十年如一日,把“振藩/截拳道”——这门由李小龙传授给他的格斗体系和哲学艺术源源不断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培养了一大  相似文献   

16.
在西雅图李小龙墓前,有一本精美的石雕书,在翻开的书页上,左边用中文镌刻着“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名言和振藩截拳道标志——太极图,高度概括了李小龙一生的学术成就;右边,则用英文镌刻着李夫人琳达女士和振藩截拳道门下众弟子对一代宗师李小龙的献词:“你的在天之灵依然指引我们朝向个性解放之路。”是的。正如李小龙曾说过的那样:“像其他艺术一样。从根本上说。武术是一种理智的自我认识。一拳一脚不仅打倒的是面前的对手,同时也打掉你的自私心理。打掉你的恐惧感。打掉你所有的一切心理障碍。因为你一旦懂得了这个道理,你就使自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愿读者在习练振藩截拳道的同时,获得身心解放的启迪。  相似文献   

17.
提起佛山,我们立刻会想到黄飞鸿,想到黄飞鸿的踢遍天下的无影脚,想到工字伏虎拳、铁线拳、虎鹤双形拳。提起佛山,我们会想起“佛山赞先生”,想起腰马合一的咏春拳,想起藕手和木人桩。提起佛山,我们也会想起李小龙,想起这位浩气长存武术家的革命性拳法,想到李小龙的故居……佛山,自古拳派众多,高手层出不穷。佛山,早已以武成名。怀着对这块土地和人物的钦敬,中华武术杂志、山东电视台和武林网组成联合报道组,走访了佛山的武术界……  相似文献   

18.
《精武》2007,(6):20-22
木人桩法是本门最高级的拳术课程。据说.木人桩法是从前师傅向行将满师的弟子特意传授的拳路,该弟子离开师门以后,虽然缺少共同练习的对手,但仍可以木人桩为  相似文献   

19.
“李小龙网站”专栏目1998年初开办至今已有两年时间,多承广大读者厚爱与海内外同好的热情支持,栏目伴随着《中华武术》前进的脚步而茁壮成长。 2000千禧年恰逢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龙年”,11月27日是振藩截拳道创始人李小龙宗师60华诞纪念日。李小龙宗师出生于“龙年”(1940年11月27日)“龙时”(早晨7点),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本名李振藩,艺名“李小龙”,主演了《猛龙过江》、《龙争虎斗》等一系列“龙”的影片,一生都与“龙”有着不解之缘。如果他依然健在,该是一位年届花甲的老人了。为了隆重纪念…  相似文献   

20.
在最初发表于2008年5月期《黑带》采访文章的前言介绍中,原采访者鲍勃·兰德斯写道:“过去十年间,截拳道世界发生了很多事……黄锦铭师傅是主流认可的李小龙截拳道的正统传人,我们应该把他的口述历史记录下来。”遗憾的是,在持续采访过程中,黄锦铭师傅于2010年11月离世。鲍勃·兰德斯原计划是通过提问,解答那些长期困扰着武术家们,且未经黄师傅及其弟子回答过的,有关李小龙和截拳道的问题。黄锦铭师傅当时70岁,却仍致力于通过系统训练增强他的身体机能,加深对截拳道的体悟。他毕生对武术,特别是李小龙截拳道的传承贡献,使他在2006年荣膺黑带名人堂年度人物。采访过程中,黄师傅依然不知疲倦地遍访全球,教授学自李小龙的原传截拳道的科学格斗体系的精髓,籍此缅怀与他亦师亦友的李小龙。有鉴于此,《黑带》杂志2014年9月号重温整个经典采访,以纪念李小龙的学生和朋友——黄锦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