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原地区在史前仰韶文化时期,贫富分化日趋剧烈、等级差别日趋扩大。在仰韶文化早期形成以大型房址为中心的内向凝聚式聚落布局,在其晚期则出现以大型房址为中心,或以大型房址群为中轴线的聚落布局,并自中期开始形成了由大型中心聚落、中型聚落、小型聚落组成的分层聚落群,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宫殿建筑和城市。成年男女合葬墓、成年男子与小孩合葬墓,以及大量小型房址,说明一夫一妻制家庭日趋增多并占据统治地位;“灰坑葬”说明非自由民(奴隶)的存在。体现男性生殖器崇拜的陶(石)祖、男根图,以及表现“贵族的感情”的遗迹、遗物,则是父权与君主(世袭酋长)统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种种迹象表明,中原地区在仰韶文化早期开始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中期则普遍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并开始从简单的平等社会步入了复杂的分层社会。综合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提出了认定仰韶文化父系氏族社会的考古学标尺。  相似文献   

2.
在原始社会史研究中,父系家庭公社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家庭公社普遍存在于父系氏族发展阶段,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这种家庭公社“是一个由群婚中产生并以母权制为基础的家庭到现代世界的个体家庭的过渡阶段”。鄂伦春人完整的父系家庭公社发展阶段,是在十七世纪以前。但我们从解放以前鄂伦春人古老的社会组织的残余和渔  相似文献   

3.
名词解释     
氏族是原始公社制度的基本细胞。氏族成员是因血统的束缚、生产资料氏族所有制、集体的生产和消费、氏族的风俗和宗教的崇拜而统一起来的。在氏族制的历史发展中,有两个连续的阶段——母权制和家长制——被替代了。母权制时代,计算氏族内的血统关系,是要按母系进行的;妇女在氏族内占有优势的地位。在家长制时代,母系家族被大的家长制家族所替代,计算血统关系开始按着父系进行了。由  相似文献   

4.
中原地区在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前仰韶文化时期,已经是以农业、畜牧业为主,渔猎、采集为辅的经济形态;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时期,开始逐步地向夏商周的"栽培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的纯农业经济形态过渡。前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出现的手工业,如制陶、制木、制石、制骨、织布、房屋建筑和酿酒等等,在仰韶文化时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还出现了玉器加工、金属加工、丝绸纺织和席草编织等新技术。中原地区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数量、面积和密度的变化,反映了该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人口快速增加的趋势,从而彻底改变了母系氏族社会全盛时代(繁荣阶段)"生产极不发达,因而广大地区内人口极度稀少"的社会状况。这一切表明新石器时代中期出现的农业经济,为父系氏族制度的产生奠定了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5.
父系氏族制度是存在于原始社会后期的一种社会制度,在这一制度之下,子女的血统关系据生父确定,男子在经济和社会关系上占支配地位。父系氏族社会就是由父系血缘纽带连接的社会集团,它由母系氏族社会转变而来,向阶级社会过渡而去。古代明起源的研究是当前学术界的热点,要真正弄清中国古代明的起源问题,就必须对中国父系氏族社会作深  相似文献   

6.
中原地区在前仰韶文化时期,由于原始农业经济的出现以及迅猛发展,引起了氏族社会内部私有财产的产生、贫富分化以及等级差别的萌芽,发生了聚落大小的差异与聚落布局的变化,出现了男性生殖器的崇拜。这些考古现象反映出当时社会孕育着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但由于尚未发现父系氏族社会标志性考古遗迹一一父亲与子女的合葬基,前仰韶文化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家形成于何时,自古以来无定论。自《中国史稿》问世后,才定于夏代。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夏代的生产力并无重大变化,仍然使用以石器为主的原始工具,不能使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部落和父系家长制家庭公社解体,一夫一妻个体家庭无法成为生产、消费的社会基本单位,更不能使之贫富分化而形成阶级。这样,夏代既不是“按地区划分国民”,也没有建立“公共权力”机构。  相似文献   

8.
原始社会并不是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采集经济时期,土地不是生产资料,只是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不存在对土地的占有制问题。进入农耕文化之后,土地作为生产资料,实行的是部落或氏族占有,对别的部落或氏族来说,是集体所有,是扩大了的私有,在其内部是共同占有,是公有。生产力的发展,金属工具的出现,个体家庭的诞生,财产私有已成为历史的潮流,生产资料由氏族集体所有向父系家庭公社所有和个体家庭所有转化,最终向私有制转化。土地私有制的最终确立,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  相似文献   

9.
安徽江淮地区发现的周代聚落遗址多为小型墩台型遗址。它特殊的聚落布局造就了其独特的遗址形态。文章主要以霍邱堰台遗址和六安堰墩遗址为例概括分析了安徽江淮一带的聚落遗址形态和文化特征以及遗址中墓葬墓主埋葬的头向问题。  相似文献   

10.
安徽江淮地区发现的周代聚落遗址多为小型墩台型遗址.它特殊的聚落布局造就了其独特的遗址形态.文章主要以霍邱堰台遗址和六安堰墩遗址为例概括分析了安徽江淮一带的聚落遗址形态和文化特征以及遗址中墓葬墓主埋葬的头向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认为周代的公社是家长制家庭公社,此种意见固然不乏赞同之人,但也受到许多师友的诚恳批评。本文试对周代存在家长制家庭公社的原因加以探讨,以便进一步就教于关心周代“公社”问题的同志们。一承认家长制家庭公社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似乎并无异议;但一些同志断定它既是原始社会的产物,便不可能遗留到阶级社会,更不可能存在于奴隶制已有一定发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马克思论古代亚洲社会经济形态与家长制家庭公社问题》①中指出,“马克思阐明了如下事实:在理论上,农奴制与奴隶制的历史起点相同,即同时起始于剩余劳动的出现;在历史事实上,农奴制与奴隶制同时产生于同一个社会形式,即父家长制的家庭公社。古代亚洲主要是印度,同样也存在着奴隶制和封建农奴制这不同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进,只不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中原地区在五帝时期,即仰韶文化中期至龙山文化中期,开始进入文明时代,因为国家的出现是认定当时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准。在这个历史时期,贫富分化、社会分层、阶级对立、矛盾激化,是国家产生的社会基础;画野分州、巡守四方、任土作贡、设朝立市,是国家行使主权的具体表现;始创礼制,允执厥中,修身治国,平均天下,即"中和"施政理念,是国家实施管理职能的指导思想;习用干戈,以征不享,监于万国,诸侯咸服,即当时出现的联盟国家,是当时社会政治组织的最高形式。学术界提出的文明三要素,即金属冶铸技术、文字、宫殿建筑与城市,在仰韶文化时期的中原地区已经相继出现。中原地区仰韶文化时期发达的农业经济,以及在母系氏族制度向父系氏族制度过渡时期,即前仰韶文化与仰韶文化交替时期出现的个体婚制(一夫一妻制家庭)、奴隶制、私有财富,构成了中原地区中国文明社会的"史前的基础";仰韶文化早期中原地区开始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处于文明时代的孕育期;仰韶文化中期(黄帝时期)中原地区开始普遍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意味着"文明社会的细胞形态"——一夫一妻制家庭取代氏族制度获得最后的胜利,亦即标志着文明时代的开始。  相似文献   

14.
哈尼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山居农耕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山区。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共有125万人口。由于社会、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复杂原因,在其社会结构中仍明显地保留着若干原始父系血亲家族制度的残余形态。近几个世纪以来,哈尼族社会随着生产的逐渐发展和汉文化的不断影响,父系血亲家族结构中的私有成份比重不断加大,甚至近乎全  相似文献   

15.
哈尼族祖先崇拜是对亡灵的崇拜,其经历了早期图腾女始祖崇拜、母系氏族女祖先崇拜、父系氏族祖先崇拜、部落祖先崇拜、宗族祖先崇拜、家族祖先崇拜和家庭祖先崇拜,其中家族祖先崇拜还分父系家族祖先崇拜和母系家族祖先崇拜,并哈尼族祖先崇拜在哈尼族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中曾以不同的形式居于原始宗教信仰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关于刘兰芝婚姻悲剧的探讨文章虽多,但注意力多集中在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上,本文从父系家庭结构这一角度出发,研究这种家庭结构中刘兰芝的地位、婆媳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旨在寻求刘兰芝婚变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7.
"使鹿部"鄂温克人历史上一直存在的氏族制度。氏族由若干个"乌力楞"组成,以"乌力楞"为单位从事狩猎活动。"乌力楞"既是生产生活单位,也是共同消费的单位,是一种典型的家庭公社性质的社会组织。氏族长不实行世袭制,而是选举产生,没有任何报酬。狩猎逐水而居,根据氏族划分狩猎区。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认为,父系家长制家庭公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而宗法的最主要特征是父权和族权,这种父权和族权在各国早期阶级社会的家长制家庭中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宗法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大多数民族所共有的。但是,象我国西周春秋时代那样严密的宗法制度,在世界历史上却属罕见。西周春秋时代,我国原始的宗法制度不仅与政治制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且全面地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何以如此?显然,它必然具有特殊的历史成因。探索这一问题,不仅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原始宗法制的情况,而且亦有助于我们从历史的角度了解我国国情。笔者不揣学识浅陋,试图从经济根源、社会条件和历史动因等方面对西周春秋时代宗法制度的成因作一番探讨,以此就教于史学界前辈和同仁。  相似文献   

19.
人由猿猴进化来的达尔文理论与原始社会都是从母系氏族逐渐发展为父系氏族的分期是不一致的.而且考古资料不能证明母系氏族是原始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因此,非常复杂的人类社会,其原始社会的进化都是从母系氏族变为父系氏族并不一定是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20.
第一编 原始社会 第一章 原始群 重要名词:北京人。 一般掌握:元谋人的大致情况:发现地点和距今年代。 第二章 氏族公社 一般掌握:山顶洞人和半坡遗址的大致情况。仰韶文化的主要特点。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特点。“禅让时代”含义。 第二编 奴隶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