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破损的蒸发皿 在实验室中,经常有破损的蒸发皿,如果用在其它的实验上,将会发挥其一技之长,从而使实验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将钠块放在石棉网上做燃烧试验,实验结果达不到预期的实验现象,即看不到淡黄色的固体生成,可能因为石棉网上物质较复杂,最后只观察到石棉网上有灰黑色的物质生成,影响了实验的直观性和真实性。而此实验如果充分利用破损的蒸发皿(好的蒸发皿也可以用,但实验过程使蒸发皿易损坏),则能达到预期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师范院校现行《无机化学实验》教材中,磷酸酐及磷的含氧酸的制备方法如下:“取少量红磷于蒸发皿中,其上倒盖一颈端塞有棉花的漏斗。将漏斗一边揭开一些,用灼热的玻璃棒引燃红磷,迅速盖上漏斗,并在漏斗与蒸发皿之间垫一块薄瓷片(使蒸发皿与漏斗之间有点空隙),让红磷充分燃烧。”然后再用生成的P4010制备磷的含氧酸。该方法有如下缺点。  相似文献   

3.
石棉具有柔软疏松和化学性质稳定、耐高温的特点,因此,可以作为载体来进行某些固体粉末和液态有机物在空气中的燃烧实验及焰色反应实验,具体做法如下。1 燃烧实验用镊子取一小团石棉于蒸发皿中,将被试验的某种固体粉末或液态有机物撒或滴在石棉上,然后用坩埚钳夹着在酒精灯上点燃,由于被燃烧物与空气接触面广、受热充分,所以实验效果很好。下面列举几种物质的实验现象,如表1所示。表1 几种物质燃烧实验现象物质燃烧实验现象镁粉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火星四射,并伴有“噗哧”声铁粉迅速燃烧,产生黄色四处跳动的火花,伴…  相似文献   

4.
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方式主要有3种。如图1所示:这3种实验方式各有利弊,比较如下:1.实验方式甲: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点燃。优点:适宜在教室中进行演示实验,黄色火焰看得很清楚。缺点:加热时间长,反应后生成的淡黄色过氧化钠固体看不清楚。  相似文献   

5.
做化学实验的时候,经常用酒精灯给烧杯里的液体加热。可是一次实验完毕,垫在烧杯底下白白的石棉网上让酒精给熏上厚厚的一层黑。石棉网上的黑到底是什么物质呢?笔者对其进行了分析得知:这黑实际上就是未燃尽的碳粉。于是笔者将熏黑了的石棉网放在电炉上或燃得正旺的炉子上继续加热,片刻发现,石棉网上的黑全部消失,使石棉网又重新恢复了洁白的面貌。怎样除掉石棉网上的黑@王维民$北京市顺义一中!101300  相似文献   

6.
高一教材做钠的点燃实验时 ,将洁净的钠块放在石棉网上 ,观察其燃烧 ,能明显看到黄色火焰 ,但其燃烧产物混在石棉网的铁丝和石棉上 ,看不到淡黄色的过氧化钠 ,也无法验证。现象不直观 ,不明显。为此 ,我在教学中改进如下 :将洁净钠块 (不要太多 )放入蒸发皿 ,对蒸发皿均匀加热 (燃烧后移开酒精灯 ) ,可看到黄色火焰。待燃烧结束 ,冷却后 ,可看到呈珊瑚状的淡黄色过氧化钠 ,在白色蒸发皿底色的衬托下 ,很明显 ,很美观。向产生的过氧化钠上逐滴滴加酚酞试液 ,看到迅速变红 ,同时有气体把试液向四周推动 ,红色很快又消失。慢慢滴加 ,由红色变无…  相似文献   

7.
高一教材做钠的点燃实验时,将洁净的钠块放在石棉网上,观察其燃烧,能明显看到黄色火焰,但其燃烧产物混在石棉网的铁丝和石棉上,看不到淡黄色的过氧化钠,也无法验证.现象不直观,不明显.为此,我在教学中改进如下: 将洁净钠块(不要太多)放入蒸发皿,对蒸发皿均匀加热(燃烧后移开酒精灯),可看到黄色火焰.待燃烧结束,冷却后,可看到呈珊瑚状的淡黄色过氧化钠,在白色蒸发皿底色的衬托下,很明显,很美观.向产生的过氧化钠上逐滴滴加酚酞试液,看到迅速变红,同时有气体把试液向四周推动,红色很快又消失.慢慢滴加,由红色变无色,不断重复,现象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8.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反应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仪器石棉网 ( 3张 )二、药品氯酸钾 二氧化锰 木条 火柴三、装置见附图。附图 实验装置四、实验步骤如附图 ,在A石棉网上放少量氯酸钾 ,在B石棉网上放少量二氧化锰 ,在C石棉网上放少量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接触三张石棉网的药品。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MnO2△ 2KCl+3O2 ↑五、实验现象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触氯酸钾 ,有火星闪烁 ,但木条不复燃 ;接触二氧化锰 ,木条无变化 ;接触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火星闪烁剧烈 ,木条复燃。六、说明传统的方法是先加热氯酸钾 ,而且须等到氯…  相似文献   

9.
1 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人教版)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一课时[实验1-5]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演永实验,教材上是取一块绿豆大的金属钠(切去氰化层),用滤纸吸净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待钠熔成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迅速倒扣在钠的上方,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10.
通过化学演示和学生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本质,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的技能技巧。但实验有时现象很不明显,容易造成课堂秩序涣散,以致降低教学效果和教师的威信。要避免这一偏向,在实验或使用教具时,必须进行实验改革,以更直观的效果来提高教学质量。真正认真研究起来,几乎每个实验都有可以改进之处。例如。镁带燃烧实验,因为石棉网上的石棉是白色的。氧化  相似文献   

11.
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人教版必修1中采用坩埚加热(装置如图1所示),而鲁科版则采用在石棉网上加热(装置如图2所示),两种方法均有许多缺点.用坩埚装置可视性差,实验之后附在坩埚底部的黑色物质较多,难于清洗;若在石棉网上加热,实验时间长,表面黑色物质附着多,燃烧刚完成时很难看到淡黄色固体.  相似文献   

12.
1教材实验的呈现 20年来浙江省高中化学教材从人教版到苏教版,变化了3次,但钠燃烧实验设计几乎一成不变,都是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实验现象(如右图所示),虽然该实验的操作很简单,但实验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存在2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过氧化钠,此实验的成功与否,将影响学生对化学反应的深入理解.苏教版教材中对本实验的设计为:“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按此方式进行的实验,通常只能看到石棉网中间一滩黑色的液体,液体周围有一点白色或不明显的淡黄色物质出现,很难观察到明显的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而且加热熔化所需时间较长.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许多教师对此反应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4.
1问题的提出 现行高中化学教材第一册(2003版)第五章第四节关于"Na与Cl2反应生成NaCl"的演示实验中,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置于石棉网上的小块金属钠,待钠熔成球状后,再将盛有Cl2的集气瓶倒扣在Na的上方,从而使其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15.
1 问题的提出 在石棉网上点燃金属钠生成Na2O2的实验,从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到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近20年来实验设计一成不变,但实验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现行高中化学教材第一册(2003年版)第五章第四节中“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演示实验,是用酒精灯加热置于石棉网上的小块钠熔成球状后,再将装有氯气的集气瓶倒扣在钠的上方。我认为这种操作有以下几  相似文献   

17.
【知识体系】6个物贸的检验、鉴别与推断7.物质的分离与杂质的除去【内容辅导】一、常用仪器及实验基本操作(一)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1.加热用的仪器(1)试管可盛放少量固体、液体和收集气体,以及作反应容器。可用于加热固体和液体。(2)烧杯用于固体溶解和作反应容器以及加热液体,加热时要放在石棉网上。(3)烧瓶常用作反应容器,可加热,加热时要放在石棉网上。(4)蒸发皿用于液体蒸发、浓缩,所盛液体不能超过容积2/3。(5)燃烧匙用于盛放少量固体可燃物作燃烧实验。(6)对损用来灼烧固体。2.取用液体的仪器问)星商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石棉网进行课外活动,可以有操作简便、现象明显,不易损坏仪器等优点,下面仅举二例说明之。 1.铜与硫的反应(室温在5—20°C) 实验步骤: 取铜粉和硫粉按4:1.5(质量比)混合均匀,置于试管中。把石棉网放在三脚架上用酒精灯预热1—2分钟(此时石棉网上的温度约为180℃)。 把试管中的铜粉与硫粉的混合物少许置于石棉网上,如果此时迅速反应,则把其余混合物倒在石棉网上,迅速罩上烧杯。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首先看到有少量SO_2和S蒸气产生,然后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第一册(人教版),在讲解化学键时做了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步骤是:取一粒黄豆大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用滤纸吸净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预热。待钠熔成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迅速倒扣在钠的上方(如图1),观察现象。图1钠与氯气反应  相似文献   

20.
<正>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化学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第一节《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实验条件不同,所生成的物质的状态、性质也常各不相同。例如,用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AlCl3溶液和NaOH溶液制备Al(OH)3时,如果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