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狮子是原产于非洲与西亚的一种猫科猛兽 ,而非中国自古就有 ,自汉代始 ,我国典籍中才出现“狮子”的记载。那么狮子是如何传入中国的呢 ?本文拟就此题做一考究 ,请指正。“狮子”一词在六世纪又记作“师子”。有关“师子”的最早记载出现在《汉书·西域传》 :“乌弋地暑热莽平 ,……而有桃拨、师子、犀牛。”在此前 ,也有“狻猊”一词 ,后人多认为是狮子的别称 ,至宋代后遂不再用。《尔雅·释兽》云 :“狻猊猫 ,食虎豹。”郭璞注 :“即师子也 ,出西域。”颜师古在注《汉书》时也说 :“师子 ,即《尔雅》所谓狻猊也。”出自战国墓涿冢的《穆…  相似文献   

2.
黄锦前 《中华文化论坛》2023,(3):172-180+192
陕西甘泉县柳河渠湾金代壁画墓甬道壁人物画的老者,很可能系当时流行的戏曲故事中人物“李孛士”形象的写意画像,而非建墓工匠。志丹县王新庄金代壁画墓中所题唐代白居易的《天可度》、宋代释慧元的《颂古四十五首(其一)》及无名诗主旨相同,表达了“天可度,地可量”而“唯有人心不可防”的绝望和无奈,以及寒来暑往时光流逝而壮志未酬的惆怅之情。无名诗系杂采当时民间流传的旧诗而来,或有所本,已亡佚不存。墓主可能是政治上失意仕途不顺或有严重挫折的士人,这几首诗系墓主生前心境的写照。二墓出土的实物与文字资料,充分揭示了相关的历史和时代背景,以及当时生活在金人统治之下汉族士绅仍心念中原胸怀天下的心态,对认识宋金时期西部地区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皆有重要意义,对中古时期文献学、文学史研究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望丛古韵     
吴德翔 《寻根》2005,(6):95-97
据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证明,距今5000多年前,古蜀先民已定居于成都平原。位于成都市西北部的郫县曾是古蜀国的都邑,郫县的西南郊至今尚有古蜀国望帝杜宇、丛帝鳖灵的陵墓和专祠。宋陈皋《杜宇鳖灵二坟记》称:“杜宇、鳖灵墓,在郫县南一里,二冢相对峙若丘山。”为川内最古老的帝王陵墓。  相似文献   

4.
中国自古就有“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对阴宅(墓葬建筑)营建和装饰自是尤为用心。明清时期,川渝地区地上仿木结构的石质墓葬建筑流行开来,这些被统称为墓碑建筑,即是立在土冢前,刻有墓主信息的建筑部分,由最初的铭旌发展为仿制阳宅进行“微缩”和“置换”的石质建筑。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薄葬思想的流变胡双井从文献记载来看,中国古代很早就已出现了薄葬。传说黄帝葬桥山、尧葬济阴,“丘垅皆小,葬具甚微”,其后的文、武、周公之葬,也都俭朴,“皆无丘陇之处”。后世贤达薄葬的更多,“昔孔子大圣,母墓毁而不修。梁鸿至贤,父亡席卷而葬”(唐...  相似文献   

6.
刘辉 《寻根》2008,(5):22-27
墓祭,即在墓地祭祀祖先的亡灵。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墓地和甘肃齐家文化墓地,都发现了墓祭的遗存。殷墟妇好墓与春秋战国墓也发现有建筑遗迹。《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涉“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是文献中对“祠堂”一词最早的记录。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的赦免制度是以减轻或免除罪犯刑罚为主要内容 ,兼及蠲租、封赏等方面的一种社会制度。它产生于夏、商 ,周三代之时 ,《尚书·尧典》有“眚灾肆赦” ,即因为过失或不幸而犯罪可以得到赦免。《尚书·吕刑》又说“五刑之疑有赦 ,五罚之疑有赦” ,指的是断狱定案有疑难时 ,根据罪疑惟轻的原则 ,从而赦免。由此可以看出 ,赦免制度产生初期 ,针对的是一人一事特殊情况。三代而降 ,赦免制度随着历史的演进 ,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例如名目渐多 ,有遍及天下的大赦 ,有只限一州一路的曲赦。有宽免流刑之下轻罪的德音。根据不同的原因 ,还可分为…  相似文献   

8.
镇墓兽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人信奉“灵魂不死”观念,认为人死后进入幽冥之都,也是有善恶之争,一方面鬼怪横行,一方面又有法力通天的各种鬼怪的克星。所以我国很早就有为死者驱祟避邪的风俗。镇墓兽的出现就是这种风俗的体现。在幽冥之都对死者威胁最大的是罔象。《风俗通》载罔象喜食死人肝脑,人莫能禁,唯方相氏可以制服,这和《周礼》的记载是一致的:“方相氏入墟驱魍象,魍象好食死人肝脑,人家不能当,令方相氏立于墓侧以禁御之。”与此类似的说法是秦穆公时,陈仓人掘地获一怪兽,其状若羊,此人欲将其献给官府,途中遇见两童子,童子告诉他,这种怪兽叫“”,常在地…  相似文献   

9.
花木,千姿百态,其色彩、风韵不仅给人以美感,在人们心目中还有它特定的象征意义。以松柏象征坚贞。松枝傲骨峥嵘,柏树庄重肃穆,且四季长青,历严冬而不衰。《论语》赞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与竹、梅一起,素有“岁寒三友”之称。文艺作品中,常以松柏象征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以竹象征气节。竹子挺拔秀丽,岁寒不凋,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古人常以“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来比喻人的气节。以梅象征坚强不屈。梅的枝干苍劲挺秀,宁折不弯,被人们用来象征刚强不屈的意志;而迎风斗雪怒放的梅花,则最…  相似文献   

10.
张丰乾 《寻根》2002,(5):91-94
“道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正因为如此,“道德”问题有时显得繁难和复杂,专家学者们呕心沥血、成果丰硕,而普通的民众却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在古人那里,“道”与“德”最开始实际上是被分别对待的。对“道”与“德”的讨论,不是从《老子》那里才开始,也不会在我们这里结束。但是,古人那种诗歌式的、格言式的表述方式虽然不像装订精美的“专著”那样看起来厚重,却更加贴近生活、贴近I司题本身。  相似文献   

11.
张天周 《寻根》2004,(1):25-29
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婚嫁看成是人生的“终身大事”。《礼记》中云:“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在古人看来,婚姻有两大任务,即“事宗庙”和“继后世”。这是封建家族制度下的典型  相似文献   

12.
也说“雕胡”游修龄《寻根》1995年第2期上刊有李晖的论文《“雕胡”探源》,对雕胡这一古代相当普涌而现今非常陌生的谷物.作了周详的文献引述和考证分析,使读者含糊疑惑的,得以豁然明朗,并对古人食用雕胡的风俗习惯,及其历史变迁情况,有了生动深刻的了解。这...  相似文献   

13.
1972年至1974年初,长沙马王堆三座汉墓的发掘出土,是我国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考古发掘证明,马王堆是西汉早期长沙国丞相、 侯利苍家族的墓地。2号墓是利苍本人的墓(公元前186年),1号墓是利苍妻子的墓(公元前168年以后数年),这在学术界已得到一致认同。但是对于马王堆3号墓(公元前168年)的墓主是谁,存在很大分歧。一说是第二代 侯利 的墓,另一说是利 兄弟的墓,已争论十余年。最初《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中提出马王堆3号墓的坟“是利 的兄弟”①;《马王堆汉墓》的作者也认为:“三号墓…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人曾说:“学于古训,乃有获”。又说:“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尚书·说命下》)。学习历史并自觉地总结历史,这是治国安民而致永世太平所必须的,毫无疑义,古人所创立的民本思想,便是我们民族所要总结的珍贵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15.
贝冢之谜     
在海滨地带经常可以发现贝冢。所谓贝冢就是埋着大量贝壳的地方。贝冢挖开后,不仅能发掘出大量贝壳,还能发现各种动物的骨头、鱼骨、陶器、石器以及用兽骨制作的工具,还可能有古人所使用的各种各样的物品,所以仔细研究贝冢的情况,就能清楚地了解远古时代人类是怎样生活的。  相似文献   

16.
“镇墓兽”原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盗墓,是渊源古远的社会文化现象。盗墓行为,是和人们起初随葬生活消费品的情形同时发生的。厚葬风行,则盗墓益盛。盗墓的出发点,有的出自财产追求,有的出自复仇心理,又有其他复杂的文化因素。盗墓有诸种形式,有民间自发的盗墓,又有军政权势集团组织的盗墓。在中国古代,盗墓曾经成为一些地域的普遍风习,成为一些家族的营生手段,成为一些社会集团的行业特征。由于冢墓在传统宗法社会曾经是能够长久凝聚宗族团结,寄托宗族亲情的象征,人们通过礼敬冢墓表示对先古精神偶像的追念,也成为一种礼俗,于是与盗墓盛行的同时,也有反盗墓…  相似文献   

17.
舜葬九疑释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九疑 《寻根》2000,(5):75-77
中国上古五帝,是国史公认的中华民族始祖。在《史记·五帝本纪》篇中,指实“五帝”葬所的,惟有舜帝。但对于舜帝的死葬,因历史上一些典籍的记载相左,古今人对一位杰出“帝王”葬在远离“帝都”的“江南九疑”,均有一些持疑者。本文试以史料、历史文物作依据,为舜葬九疑辨疑。一、舜葬之地《尚书》缺载其详,引来众说纷纭《尚书》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史籍之一,其对舜帝的记载极为简洁。在《尧典》篇中,仅记为“陟方乃死”。缺乏详细具体的记载。按“陟方”的词义解释,即巡狩方国的意思,这里可以认定的是,舜死于巡狩途中。正因为…  相似文献   

18.
自学成才论(上)自古有国家者,创制立法,多为中人而设。《记》曰:“先王之制礼也,过之者俯而就之:不至焉者,跂而及之。”又曰:“夫礼,所以制中也。”古人所谓礼,自指一切制度仪文而言。定礼之初,不使太过,不使不及,大抵悉就中人所能共知共行者立为法度,高才者俯以就之,低能者仰以求之,而无“智  相似文献   

19.
“学”从字源上来讲,见于甲骨文。甲骨文专家认为“学”字,“当从爻取义兼声”(徐中舒《甲骨文辞典》),是个会意字,篆文作“斆”字。许慎《说文》:“斆,觉悟也。从教,冖。冖,尚矇也,臼声。学,篆文斆省。”段玉裁《注》,认为“学”与“教”在古人乃是一事之两面,常相混用,既然“学”本身已经包涵有自觉与觉人,即学习与教人的双边活动,  相似文献   

20.
王珺 《华夏文化》2007,(4):38-40
沐浴,就是今日通常所说的洗澡,包括对头、身、手、脚的洗浴。然而古人却分得极细,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沐,濯发也。浴,洒身也。洗,洒足也。澡,洒手也。”据此看来,古代的沐浴与今日的洗澡意义并不完全吻合,而只有把许慎对“沐”“浴”“洗”“澡”的解释综合起来,才是完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