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新中国发生第一次通货膨胀起,通货膨胀问题就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轮通胀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流动性过剩、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和热钱的涌入。本轮通货膨胀将对严重依赖资源和重要原材料的工业构成极大挑战,影响工业生产的有序发展。 通胀下安徽工业发展的难点 一、劳动成本上升更直接地加剧通货膨胀。原因在于:其一,劳动力成本上升会导致企业成本上升。工资是企业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2009年的金融危机毁灭性地席卷全球,然而中印等新的经济实体在整体经济衰退的境况下凭借其在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却依然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中国和印度人口众多,劳动力成本非常低,因而几乎全球所有的制造业都集中在这些国家,尤其是中国更被称为“世界工厂”。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竞争力丧失殆尽,这种情况所带来的问题不仅表现为对本国经济的打击,还带来了一系列诸如就业困难之类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沈建伟 《职业圈》2013,(36):158-158
当今全球制造业的竞争已不再是企业或者产品的竞争,而是产业链的竞争。在产业链的全球竞争环境下,我国制造业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如劳动力成本上升,因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的贸易摩擦不断,等等。要摆脱在全球竞争中的被动地位,我国制造业就必须进行产业链升级。  相似文献   

4.
从次贷危机开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迅速从华尔街向全球蔓延,使众多国家受到影响。特别是从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的蔓延.更使全球经济大受影响。中国的实体经济同样受打击不小。众多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寒冬中,面临着订单减少,财务成本上升,出口竞争力下降等问题。几乎所有的企业家都在思考如何减少成本,增加企业现金流,以期度过寒冬。  相似文献   

5.
李捷 《现代企业文化》2011,(14):141-142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近来美、欧国家在国际经济金融危机调整全球经济格局背景下相继提出与低碳经济相配套的碳关税概念。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对外贸易的低碳化自然也是与时俱进。这将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带来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宗欣 《现代企业文化》2011,(10):118-119
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劳动成本上升,还有国家采取的货币紧缩性政策造成很多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缺少流动资金,致使企业破产倒闭。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7.
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到来之后,中国经济形象,尤其是在经济贸易这一领域,遭遇到了重大挑战。本文基于国家形象视角,对我国在当前复杂经济形势下的对外经贸传播策略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经济逐渐步入复苏轨道,专家们倾向于用“后金融危机时期”来描述当前的国际及国内经济形势。中国的经济一直是境外舆论关注的重点。在步入后金融危机时期之后,境外舆论开始更多地炒作中国投资环境恶化、人民币汇率等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对外媒体应该做好中国经济问题的解释说明工作,为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9.
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劳动成本上升,还有国家采取的货币紧缩性政策造成很多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缺少流动资金,致使企业破产倒闭.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日益突出.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相关问题 伴随我国的中小企业在的不断发展,其所获得的金融资源和其在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是极其极不相称的.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这与我国目前劳动力资源的发展政策密不可分,在实现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前段时间,富士康员工连续跳楼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随后政府和企业开始对我国的工资制度进行改革。我以为可以把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看作是我国劳动力资源发展策略转变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目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已经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原因,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直接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应对金融危机,虽然需要多项措施综合运用,但建设金融危机条件下的企业文化无疑是一项战略性措施.文章对金融危机条件下建设企业文化的必要性作了阐述,并对如何建设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使得任何一个国家都很难将自己置身于当前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风暴之外。尽管大多数专家和学者都认为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中国由于金融业开放程度不高,衍生产品有限,不会像美国、英国等国家一样受到严重的冲击,但由于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特别是会降低对工业及消费品的需求,对中国的经济也势必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化学刊》2012,(1):155-155
曹海峰在《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9期撰文指出,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与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在我国文化战略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作用日渐明显。然而,经济全球化态势下的金融危机爆发以及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产业结构大调整所带来的严峻新挑战使得我国文化产业自身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也给其转型升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所谓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指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触底、回升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前的一段时间区间,可能是两年、三年抑或八年、甚至更久。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一个地区企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当前。我国企业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点,一方面国内外经济发展进入调整期,市场需求大幅萎缩;  相似文献   

15.
自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更是得到了飞速地发展。尤其由于我国的劳动力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参与国际竞争,所以中国制造一度成为了一种普遍的世界现象。我国成为世界加工厂,许多世界企业甚至考虑运费而不考虑人工成本,在我国设立子公司,甚至有的把整个公司搬到我国。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但是也威胁到了长期利用廉价劳动力来谋求发展的我国制造型企业。而劳动力廉价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随着国民生活水平提升需求增强和国家政策的调整,劳动力成本在逐年上升,珠三角、长三角用工慌的出现,更加促进了劳动力成本的上涨速度。所以,我国制造型企业在靠廉价劳动力来谋求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已是不可能.在不能改变产品差异的情况下,只能从不断改变企业管理和从生产现场入手,减少或消除浪费,进行成本控制,去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生产现场管理的改进和提升,需要从下以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温家宝总理今年2月在访问欧洲四国期间接受了英国《金融时报》的独家专访,集中回答了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主要关切,包括中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信心、经济下滑是否威胁社会稳定、中国政府是否操纵人民币汇率、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社会主义能否救世界以及政治体制改革如何推进等。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不断扩散的背景下,温总理就这些问题阐明中国政府立场既有助于海外研判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动向,也有助于澄清海外对中国经济的各种误读。  相似文献   

17.
蔡恩泽 《职业圈》2010,(28):38-39
港台企业纷纷逃离珠三角,韩资企业在山东半岛密集撤退……金融危机以来,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丧失,外企开始移情东南亚,去寻觅新的淘金梦。  相似文献   

18.
王佳婧  杨定华 《职业圈》2011,(33):104-106
十多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曾席卷东南亚众多国家和地区,给亚洲地区的经济造成了重大创伤。我国在应对那场危机中发挥了令人刮目的抵御能力,遏制了亚洲金融危机向我国内陆的传导,并且在之后长达10多年的时间内表现出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上一轮全球经济上升周期形成的全球发展模式持续困难。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正在改变着各国的发展模式。同样,我国现行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也很难长期持久地促进经济增长。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对我国的对外开放提出了新要求,涵盖了提升出口产品附加值,打造国际贸易销售渠道,积极扩大进口,培养新的外贸竞争优势四个方面。我国需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加快推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短短数月。就使得全球金融、股市、企业乃至整个世界经济受到了严重冲击,并正促成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其影响深远。在这场来势汹汹的风暴中,众多企业受到沉重打击。特别是很多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停滞、甚至倒闭。本文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就金融危机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宏观、中观以及微观方面提出如下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