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其理念不外乎两种:一是依附论(接轨论);一是本土主义。这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都陷入了二元对立的思维陷阱。我们应当从中国传统哲学中寻找智慧,以"和而不同"的理念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维度,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新视角,打破当今西方一统世界一流大学的国际格局,从而实现国际上世界一流大学的和谐发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维度,应从构建一流的符合国情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有中国气派的现代大学制度,培育中国的大学核心竞争力,把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文化导向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世界一流大学的精神文化对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证明,大学精神文化是造就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而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存在着大学精神文化的缺失,需要我们从独立精神、学术自由、特色理念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向世界一流大学学习.  相似文献   

3.
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文化管理,是世界大学管理的趋势。文化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注重发挥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在管理中的主导作用。目前,我国大学管理的落后局面势必会延缓一流大学建设的步伐,从整体上降低我国高等教育的竞争力。因此,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实行文化管理,是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精神的存续,世界一流大学具有独特的文化品性。然而,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却陷入了大学精神式微、具象层面的制度崇拜,热衷于"运动思维"等文化困境,危及一流大学的文化根基与文化机理。要走出困境,我国大学需要文化突围:必须以关怀人类发展和增进知识为使命,重塑一流大学的文化根基;培育日益进取的竞争文化,激发一流大学的文化活力;培养冒险创新精神,激活一流大学的文化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不仅要学习国外世界一流大学的先进经验,更要继承和吸取我国优秀大学的历史传统.其中,我国历史上的西南联大在仅存的八年历史进程中,无论在师资队伍、管理模式还是大学文化方面都取得了非常成功的经验,在国内外教育界赢得了很好的声誉,被誉为中外教育史上的奇迹,对当前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它们都有着独特的大学文化,可以说正是这些独特的大学文化构建了这些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支撑着它们屹立于世界大学的前列.它们也不断地克服着来自外在的重重阻力,努力保持其发展个性和发展方向.大学文化涵义广泛,包括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师资队伍、管理制度、校园文化、师生价值观、学术氛围等.如今,大学文化的建设成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因素,也逐渐呈现出了它的独特魅力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旨归,理性的文化选择是"世界一流大学"走向中国和"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走向世界的关键。但由于西方话语体系下的文化依附的窘境、跨文化交流中文化霸权的困扰以及我国本土大学文化底蕴不深厚等阻抗因素的存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必须在保守与创新的文化选择中不断提升文化自觉;在求同存异的文化选择中持续增强文化自信;在借鉴与超越的文化选择中最终实现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8.
试论大学管理模式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文化管理,是世界大学管理的大趋势。文化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注重发挥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在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实行文化管理,是我国大学实现管理现代化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大学的使命与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建一流高水平的大学,培养一流创新型的人才,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如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界和科技界讨论的主题.本文通过对一些世界著名大学的基本使命、文化内涵、人才选拔标准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等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了一些新颖并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思考和建议,希望本文能对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学术竞争力: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浩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27(6):16-20,133
大学的本质在于其学术性。学术竞争力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其中学术资本竞争力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学术组织竞争力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支柱,学术文化竞争力是世界一流大学的灵魂,学术成果竞争力是世界一流大学的表征,学术(系统)外部关系竞争力是世界一流大学的一种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