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以共振传播理论为依托,以《闪亮的坐标》节目为例,探析共振传播视角下红色文化节目的融合创新。红色文化节目《闪亮的坐标》在内容制作上,以诵演模式为表现手段,通过建构沉浸场景,将英雄人物同观众的故乡情结联系,实现了节目内容与观者间的情感共鸣;在内容传播上,通过"卫视+融媒体+短视频+网络平台"的传播布局,实现了多频共振,扩大了文化类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红色文化节目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共振传播理论为依托,以《闪亮的坐标》节目为例,探析共振传播视角下红色文化节目的融合创新。红色文化节目《闪亮的坐标》在内容制作上,以诵演模式为表现手段,通过建构沉浸场景,将英雄人物同观众的故乡情结联系,实现了节目内容与观者间的情感共鸣;在内容传播上,通过“卫视+融媒体+短视频+网络平台”的传播布局,实现了多频共振,扩大了文化类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红色文化节目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3.
邓燊 《传媒》2022,(3):65-66,68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江西省委宣传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联合出品的庆祝建党百年特别节目《闪亮的坐标》,于2021年5月15日正式在江西卫视、新华网、西瓜视频等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和商业平台同步上线.该节目作为建党百年的献礼节目,以百年英雄故事的讲述作为主要内容.节目邀请了包括陈宝国、万茜、倪大红、佟丽娅等众多实力派演员作为讲演人,分别讲述李大钊、江竹筠、董存瑞、焦裕禄、黄旭华、翟志刚、张桂梅等人的英雄故事,描绘了百年来党领导下的英雄故事的精神图谱.节目入选国家广电总局建党百年重点节目,在建党100周年和实现两个100年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该节目的推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5,(10):61-64
徐克电影《智取威虎山》在对《林海雪原》小说、革命样板戏等前文本的互文性改编中,以武侠与黑帮杂糅的英雄叙事类型重新包装了剿匪传奇故事,实现了对红色经典的增殖再现。政治逻辑与市场经验合谋成功的背后,也让我们思索"红色经典"在与当代文化对接中,如何开掘其精神道德资源,实现其历史超越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巩璠 《图书与情报》2006,(4):117-121
文章通过对《新儿女英雄传》和《铁道游击队》的文本分析,试图阐释红色英雄传奇小说背后的文化意蕴,指出战争文化、战争美学与战争文化心理对于这一时期红色英雄传奇的影响,反之红色英雄传奇小说宣扬了特殊历史条件下的战争文化心理,并将其所承载的新的国民意识传达给了民众。  相似文献   

6.
肖文 《编辑之友》2011,(12):139-141
《青年英雄的故事》《红旗谱》《红旗飘飘》丛刊、《在烈火中永生》《红岩》《风雷》《王若飞在狱中》《革命烈士传》等等,这些传世的红色文学的生产可谓都浸透了中国青年出版社红色编辑家张羽大量的心血与汗水。对此,张羽曾无不深情地说:"我的大半生是在为革命烈士写传记的工  相似文献   

7.
全媒体时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在时代潮流中辨识方向,用好红色资源、庚续红色血脉,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设计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教育形式,是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有效途径。动漫专题片《红与火》通过打造红色教育“立体百科全书”,实现了破圈传播。  相似文献   

8.
全媒体时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在时代潮流中辨识方向,用好红色资源、庚续红色血脉,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设计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教育形式,是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有效途径。动漫专题片《红与火》通过打造红色教育“立体百科全书”,实现了破圈传播。  相似文献   

9.
原创文化节目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了吗? 就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总体格局而言,原创文化节目尽管在数量和市场价值方面不及娱乐类综艺节目,却从未远离观众的视线.近年来曾先后出现了三次原创文化节目热:2005年前后,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百家讲坛》引发了全社会读历史、品经典的热潮.2013年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重新点燃了中国语言文字热.在其带动下,《中国谜语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成语英雄》《中华好诗词》《国色天香》《中华好故事》《最爱是中华》《Hello中国》等一大批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原创节目相继在中央电视台和各大卫视播出.  相似文献   

10.
叶梦娇 《出版广角》2021,(16):74-76
中国之声倾力打造的《红色印记——百件革命文物的声音档案》系列报道以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百件历史文物作为切入点,邀请百位声音大咖,为观众讲述这些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传承百年红色精神,永刻中国共产党百年红色印记.该系列报道以声音元素为载体,通过短音频等形式赋能红色文化和红色记忆,让党史宣传"声声入耳".  相似文献   

11.
蔡蓉  莫岳云 《传媒》2023,(24):82-84
《红色印记》是一套发挥济南红色文化和党史研究成果优势,为青少年在线红色研学量身定制的主题教育融媒体图书,其创新了青少年在线红色研学的方式,实现了红色文化“全覆盖”“新样态”和“精准化”的传播。通过以《红色印记》为基础开展青少年在线红色研学,可以“嵌入式”选读线上红色艺术作品,“情景式”走读不同类型的红色馆藏,“体验式”重读红色人物和红色故事,“沉浸式”参与红色文化互动环节。  相似文献   

12.
周春霞 《新闻知识》2015,(3):89-90,106
徐克导演3D电影《智取威虎山》,再一次的"红色经典"重构行为是他对于消费时代信念缺失的思考与指认,凸显出消费时代娱乐化所带来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虽然他秉承忠实于原著的原则,使用了嵌套式结构,试图用红色经典作品唤醒人们的理想与信念。而双线叙事使"红色经典"中的集体主义英雄变成孤胆英雄,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红色经典"所应具有的价值。影片的意义在于"红色经典"如何纳入现实生活。"红色经典"的重构,必然在处理历史与现实、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精英与大众、自我与"他者"的矛盾中前行。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省域建构红色英雄社会记忆和融媒体视角切入,提出河北省红色英雄文化传播应进一步创新多元化传播方式、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丰富英雄内容事迹。受史态类新闻理论启发,将红色文化历史以H5形式进行展现,实现红色英雄文化传播与地域记忆建构,以及故土、家国认同的共振。  相似文献   

14.
书讯     
《以笔代剑的英雄》记述邹韬奋的文学传记《以笔代剑的英雄》已由河北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用105个既独立成章又相互连贯的故事,形象生动地再现了邹韬奋的一生,展示了他以笔代剑,为民族解放、为民主政治和进步文化事业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和以至诚重真为人民服务,为大众谋利益的崇高品格。  相似文献   

15.
在尚志市境内,人们知道有闻名遐迩的亚布力滑雪场,知道与尚志有关的《暴风骤雨》、《林海雪原》、《赵一曼》、《赵尚志》、《暴风骤雨续集》等共和国经典小说和电影、电视剧中的英雄故事。当历史跨入新世纪的第一年,在尚志市又诞生了一个独具品位的文化奇葩——尚志文化碑林。尚志文化碑林位于尚志市中心,与尚志烈士陵园毗邻,西距哈尔滨市127公里。尚志文化碑林始建于1999年,占地25000平方米,现有碑刻1200余方,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文化碑林,是黑龙江省一处极  相似文献   

16.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留下的精神瑰宝,沂蒙红色文化是沂蒙山区人民无私奉献、忠于党、忠于国家的精神丰碑,是齐鲁文化重要又独特的组成部分.深入挖掘沂蒙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发扬红色文化的德育功能,对于维护党群关系、构建社会主人核心价值观体系、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有重要意义.在新媒体发展的背景下,信息的编码方式需与公众的信息接收习惯、态度与偏好等密切结合.当前,沂蒙红色文化面临的传播困境,主要表现为叙事方式的刻板化和模式化.在新媒体发展背景下,沂蒙红色文化的传播需要以“讲好红色故事”为突破点,充分借助微博、微信、直播、论坛等平台将“红色故事”传播到更宽广的时空领域.  相似文献   

17.
熊艳 《传媒》2015,(9):44-45
文化类节目作为传统文化现代传播的重要展示平台,正以全新的面貌回归电视屏幕.河南卫视《成语英雄》秉持“解开中国文化密码,做成语英雄”的理念,通过线上线下的多屏互动及有机行销策略,实现节目口碑和收视的双赢,将这波荧屏“文化风”推向了极致. 《成语英雄》节目分析 节目理念.作为2013年暑期火爆中国电视荧屏的《汉字英雄》的姊妹篇,《成语英雄》是河南卫视推出的一档亲情搭档参与的原创季播类成语竞猜互动节目,截至2014年底,已成功播出两期.  相似文献   

18.
董强 《军事记者》2012,(3):54-55
第21届中国新闻奖评选,《解放军报》推荐的通讯《雪山上,好大一棵“英雄树”》获二等奖。这篇不足3000字的通讯,刊登在2010年11月16日一版头条位置.以“英雄树”为喻,精选感人故事,采用细节与白描相结合的手法.再现“生命禁区”钢铁工兵的军人风骨.以独特的哲理传达和美文化表述.讴歌这个英雄群体特有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9.
赓续红色血脉,活化党史故事,扬州广播电视总台《红星照耀我成长》系列节目以“亲子真人秀+嘉宾访谈+戏剧演绎”的表现形式,讲述一名刚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女孩在父亲带领下,学习地方党史、探访红色地标,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人生追求的故事。节目以建党百年各个阶段发生在扬州境内的重大事件、涌现的重要人物为坐标,利用戏剧舞台创新“复活”英雄人物和重要事件,让不同时空的人物“见面”对话,形式新颖、艺术性强。节目在叙事方式和结构上进行的有益探索,为少儿党史教育提供了全新的解读方式,深入挖掘地方资源又让孩子们的党史学习亲切自然、触手可及,为孩子们传承红色基因,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一条红色的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20.
张晓萱 《视听》2022,(3):58-60
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第四季以"献礼建党百年,唱响英雄之歌"为主题,重温流传千古的英雄赞歌.本季节目在延续"和诗以歌"原创模式的同时进一步创新,充分发挥"音乐+经典"的表达优势,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英雄精神的当代传承为切入点,运用融媒体时代的多元传播方式,借助言语文本符号、非言语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