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发光菌的生物毒性实验能对环境水体中的污染物质进行较快速、简便地监测与评价其毒性程度。在环境专业本科实验教学中开展发光菌毒性实验的探索,学生通过参与实验准备工作、进行实验设计、开展实验、撰写实验报告及分析总结等各环节的锻炼,既理解与掌握了发光菌毒性实验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培养了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生物传感器细胞ADP1_pWHlux表征水中污染物急性毒性的实验。实验内容包括生物传感器细胞ADP1_pWHlux对HgCl_2响应测定和对污染物急性毒性的测定。该实验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更能使学生加深对环境生物学与监测学中生物检测相关内容的理解,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环境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和环境毒理学等前沿知识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以模式生物果蝇为实验材料,包括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两种不同的品系,以0.05mg/mL、0.1mg/mL、0.5mg/mL、1 mg/mL四个不同浓度梯度的CuSO4染毒组以及空白对照组培养果蝇,以其F1代果蝇的生长发育速度、雌雄比例、亲本的生殖能力作为测量终点,探讨不同浓度的铜离子对果蝇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 mg/mL组对卵具有致死效应,在不致死浓度范围内,随着铜离子的浓度增加,果蝇从卵发育为成虫的速度越慢,且生殖能力越低.含有CuSO4的培养基培养的果蝇其F1代果蝇的雌雄比例也高于空白组.可见铜离子对果蝇具有发育毒性和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稀土产品越来越多走进百姓生活,稀土元素中的铽也将进入生物圈,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早已有实验证明稀土对动、植物及人体均具较强的生物学效应,近期有实验证明稀土铽的化合物具有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5.
常见塑化剂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塑化剂的种类、性质、污染来源、对生物体的危害性、检测方法以及预防塑化剂污染的相关措施.了解塑化剂的相关知识,对防治塑化剂污染、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外用贴膜是中药复方制剂 ,临床上主要供外用 ,对于家畜皮肤的溃烂、炎性渗出等病症具有良好疗效。现就其毒性作用做了动物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对家兔皮肤无刺激性 ,对豚鼠皮肤亦无过敏性 ,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环境微生物学自主设计性实验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的现状,以及实施环境微生物学设计实验的目的和重要性,以1个设计实验为范例,探讨了环境微生物学自主设计实验的特点、实施方法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ALD患者饮酒量及饮酒时间的调查,明确ALD患者的致病因素.方法:通过门诊及住院患者的饮酒量、饮酒时间、性别、相应并发症、治疗等不同情况的临床分析.结果:酒精性肝病(ALD)的致病因子明确,日均酒精摄入量和饮酒年限与酒精性肝病的肝脏损伤程度呈明显正相关.结论:相同饮酒量及饮酒年限的患者其疾病进程行为,环境和遗传因素的不同致个体间对酒精毒性的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9.
大学物理实验的开放式教学是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为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最适合的教学环境.在开放式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环境下实施自主创新教育应从开放实验教育观念、实验内容、实验管理模式等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蚯蚓对明暗环境的选择实验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生物与环境”单元中的第4个重要实验.该实验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继续探究动物(蚯蚓)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实验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科学概念:生物(动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环境的改变将改变动植物的生存.实验也将使学生意识到生物和环境的密切关系,为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奠定良好的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兰聪花 《考试周刊》2008,(11):166-167
本文分析了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设备及环境状况,提出了虚拟机技术的解决办法.通过虚拟机技术可以缓解设备紧缺、实验环境缺乏等问题.本文通过对计算机一些课程实验特殊性的分析,结合实验环境的公共特性,阐述了VMware虚拟机在这些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Hg2+对苦草O2.-、MDA含量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Hg2+浓度的增加,对苦草的毒性效应呈现加重趋势,具体表现为O2.-和MDA含量先升后降,MDA峰值较O2.-滞后,SOD、POD活性先升后降,体现植物具有一定的抗性机制;CAT活性持续下降,在清除活性氧自由基过程中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苯甲酸钠对草履虫的急性和慢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1h急性毒性实验显示,浓度越大,死亡率越高。1h急性毒性作用LC50为14.14g·L^-1,绝对致死剂量为19g·L^-1,最小致死剂量为8g·L^-1。慢性毒性实验显示,种群增长率与苯甲酸钠浓度间具有显著的反应-剂量效应和反应-时间效应,在小于绝对致死剂量情况下,一定时间、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现出浓度越大,种群增长率越高的现象。苯甲酸钠对草履虫生殖的促进作用有可能是环境雌激素的效应。  相似文献   

14.
环境化学是环境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环境化学实验是环境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Fenton试剂法是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实验“Fenton试剂降解罗丹明B速率常数的测定”将这一前沿的高级氧化技术(AOP)引入到实验教学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实验过程绘制了罗丹明B浓度和吸光度标准曲线,考察了硫酸亚铁和过氧化氢用量对罗丹明B降解速率的影响.将绿色化学渗透到环境化学实验,体现了节约型实验新理念,降低实验成本.无需特殊仪器,适用于一般高校进行环境化学实验.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Hg2+对苦草O2-、MDA含量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Hg2+浓度的增加,对苦草的毒性效应呈现加重趋势,具体表现为O2-和MDA含量先升后降,MDA峰值较O2-滞后,SOD、POD活性先升后降,体现植物具有一定的抗性机制;CAT活性持续下降,在清除活性氧自由基过程中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开发了一套可在控温、控湿环境中开展不同形态薄层液膜下CO2腐蚀测试的实验装置,以适应薄层液膜下的CO2腐蚀机制及规律研究需求.实验装置主要由环境控制系统、液膜厚度测量系统和腐蚀电化学测试系统组成.环境控制系统主体为有机玻璃做成的密闭环境腔,既可以开展控温、控湿以及承压环境下的实验测试,同时又可方便地观察腔体内情况.薄层...  相似文献   

17.
正确认识化学实验的多种教育教学功能,对于深化化学实验教学理论,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素养,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功能 德育是化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而实验则是进行化学教学中德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同时化学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环境问题目前是一个倍受注目的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解决环境问题从教育入手乃是基本途径,化学教育对此责无旁贷,化学实验则更是任重而道远.环境教育还应通过实验与社会环境问题相结合,从而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高校地理实验中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有效改善高校地理实验环境,提高地理实验的承载能力,使地理环境技术在虚拟环境中得到充分展示.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高校地理实验提高了地理实验的技术水平,优化了实验过程,改善了实验的实训环境,促使地理学科建设上到一个新台阶、新层次.  相似文献   

19.
运用融合与共生的思维方式,归纳总结出在开放实验环境建设中对实验室的结构布局、实验内容和队伍建设方面所采取的改革措施.以互利共赢为指导思想,推动开放式实验环境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创建绿色化学实验室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前大部分化学实验都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建立无污染的绿色化学实验室不仅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有效途径.在实验教学中应以绿色化学教育为指导思想,通过精选实验内容、改进实验条件和教学方法、整合设计串联实验、采用微型化学实验等手段,减少化学实验对环境的污染,创建绿色化学实验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