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建喜 《新闻知识》2004,(11):58-59
市场是农民的难题,也是记的难题。这些年跑农口新闻,自己有了一点粗浅的认识。农业生产周期长,品种调节慢,质量提高难,加之农民对市场经济知识缺乏,面对市场时困难重重。随着农业走向市场的脚步加快,农民不仅要根据自己对市场的预测安排生产,还要自己承担所有风险。而目前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思想仍然影响着农民的生产观念和生产行为,根深蒂固的观念,仍是农民走向市场的最大障碍。所以引导农民确立市场意识、成功走向市场,对农口记来说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农民科技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我国政府对农业科技工作的重视,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开始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农业科技新闻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的重视,一些报刊、电台、电视台纷纷创专栏、上节目、做专版、组织相关报道;已办农业科技版的也在忙着扩版增张。农业科技新闻的内在规律及采写方法等成为众多新闻记者研究的课题。笔者从事农业科技新闻报道多年,在此,仅就农业科技新闻的特点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偶然翻开我的刊稿登记本,其中,大部分是关于“三农”问题的稿件。粗略地估计,我写的稿件有三分之二是农业题材,其中,新闻稿件90%是农业报道。农村、农业、农民才是我写新闻取之不尽的源泉。农村通讯员写稿,要走出农村、农业、农民题材没啥可写的误区。  相似文献   

4.
在大多数综合类报纸上,农业新闻在大多数时间里,总是处于边缘状态,很少能位居头版头条的显赫位置。在这些报社,农业线是冷线,搞农业报道的记不仅少,而且频繁更换。因此,记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农村、农业情况,当然不可能写出有深度有份量的新闻稿件。但是在《南方农村报》这样一份“专业为农民服务”的报纸里,农民、农业、农村的新闻就是绝对的主角,比起时政新闻、娱乐生活新闻这类有相对固定受众群体的新闻类别,更容易被农村读理解和接近的农业经济新闻也有了一个广阔的受众平台,让从事农业新闻报道的记们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5.
简议农业科技新闻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兴起,如今的农业科技新闻已在新闻报道中占有一席之地。所谓农业科技新闻就是在农业科技领域发生的新闻,也就是对新近发生在农业科技领域的事实的报道。我们也可以把农业科技新闻看作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形成的交叉学科,具体地说,农业科技新闻是农业科学和新闻学的交集,农业科学足自然科学的一个子集,  相似文献   

6.
毕卫 《新闻前哨》2001,(8):27-27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发展,进城打工和“农转非”的农民愈来愈多;城市市场、建设等信息对农业结构调整、农民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比如,城市无公害蔬菜准入制和大型连锁平价超市的兴起,即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蔬菜生产和销售方式。这种城市情况要求传媒与时俱进,努力从城市角度去反映、服务“三农”(农村、农业、农民),做一些预见式的新闻发现,去拓展“三农”报道的广度和深度。比如,加大城市交通、用工政策、劳动力市场、义务教育、治安状况的综合报道,即可有效防范民工潮的发生。 依招词…  相似文献   

7.
所谓"三农",基调是农业,基地是农村,核心是农民。我国是个农民占大多数人口的国家,农村市场不仅是经济上需要大力开拓的市场,也是新闻产品需要占领的大市场。随着农村人口文化知识水平的逐步提高,他们对新闻产品的需求在同步增长,农村新闻市场展现  相似文献   

8.
县级广播电视台处在基层,面对的受众绝大部分是农民。农民对节目的认可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影响该台的形象。而有关农业、农村、农民的报道,也因此成了县级广播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杨晓斌 《声屏世界》2001,(10):43-43
县级台受地域范围、活动空间所限,社会新闻量相对较少,农业新闻自然戍了县级台新闻报道的重头戏、然而要使农业新闻“活”起来,也并非易事,纵观县级台农业新闻报道,笔认为存在以下缺陷。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农业转变,计划经济正向市场经济转变。长期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也正向着新型的现代农民转变,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农民、农村和农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面临新形势,作为基层新闻部门只有切实做足、做深、做活"三农"文章,只有凝心聚力办好农村节目,做到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把政策送到农民心坎上,把技术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领域的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在新时期,做好农业新闻报道工作,对于畅通农业信息获取渠道、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发展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新时期我国农业新闻报道新变化的分析,对如何做好新时期农业新闻报道进行探讨。希望借此能够对新时代背景下农业新闻的报道与传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杨治邦 《记者摇篮》2004,(10):39-39
在农场、农村基层采访报道时,常听到通讯员说:“没啥写的”。而我的回答是:围绕农业、农村、农民写新闻,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3.
面对农村中出现的问题,农业新闻迫切需要改革。 农业报道面临的新问题 当前,我国农业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一是我国农产品供给能力增强,供需矛盾基本平衡;二是粮食市场价格下跌,农民增收减缓,农民负担过重;三是农民在结构调整中表现出的一种茫然,不知道该种什么才能赚钱;四是农民还没弄清国内市场,又要面对国外市场。 面对这些情况,农业报道也有些无所适从。 第一,以往农业新闻的热点正在消失,新的热点正在形成。以往每到粮食收割季节,各新闻单位的农业记者就纷纷到主要生产粮食的地区进行全方位报道。但是,近几年新闻单…  相似文献   

14.
思辨性报道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岩 《新闻前哨》2003,(8):27-28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如果理论思维标志着一个民族的思想成熟程度,那么,思辨性报道的崛起,标志着新闻登上了新的历史高度。思辨性报道散发着新闻与理论结合的璀璨光芒,使新闻报道获得前所未有的厚度和力度。它突破了新闻只报道事实的传统,在更高的思维层次上把握报道对象,使新闻报道显露出理性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报道是新闻单位日常报道中一个容量大、频率高的报道。特别是近几年农业结构调整,效益农业异军突起后,农村“四季歌”式的报道逐渐少见,这为广大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使得现在的农业报道精彩纷呈。效益农业报道因为极具典型性,所以它的报道不仅能起到鼓舞  相似文献   

16.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由解决温饱的需要转变为在保持总量平衡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以面积、产量、解决农民温饱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农业正在日益蜕变。相反,重视信息、市场,强  相似文献   

17.
反映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现状等"三农领域"的新闻专题报道,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重要内容。那么,这样的直接与农民打交道,反映农村现状的新闻报道如何才能让人看着更真实,更生动,对其内容了解得更透彻呢?让农民讲自己的事,也就是采访,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之一。但由于大多数人面对摄像机镜头,会表现出紧张、顾虑、词不达意等状况,从而影响了采访质量。那么,如何能让采访对象——农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说出他们最想说的话,得到最有价值的新闻素材,  相似文献   

18.
庄新民 《新闻传播》2012,(2):159+161
21世纪以来,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新闻摄影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闻摄影的静止图片受到了流媒体技术的冲击,新闻摄影技术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主要阐述了新闻摄影的未来发展趋势,并介绍了流媒体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的农村也在经历着剧烈的变化,农民的生活状况、思想观念、经济收入等都不同于前,这表明可做民生新闻的题材很多。笔者认为农村民生新闻题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农业生产。要突破传统思路,瞄准  相似文献   

20.
国家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但农民传统“小而全”的传统种植方式却难以承载农民对于致富的渴望。在这一背景下.新闻专稿《跨国合作引发种植模式的变革》,报道了依安县遵循土地流转政策,以农民自愿为前提.依托龙头企业推行“四区轮作”土地规模化经营,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做法。报道播出后,给人们留下了许多思考和启迪,对新时期农业、农村、农民如何发展,广泛推动农业种植模式的调整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