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福建土楼是福建省重点开发的八大旅游品牌之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蕴育着丰厚独特的客家文化资源。文章对客家文化的历史内涵、客家文化资源的特色、福建土楼旅游的现状、土楼旅游的客家文化根植性,即客家文化与福建土楼旅游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提出营造福建土楼客家文化特色、土楼保护等旅游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2.
济南南部山区被誉为“省城后花园”,以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区位条件吸引着大量的游客,但是伴随着旅游的”热化”,南部山区在开发、建设等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根据当前济南市南部山区开发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引用山东旅游地评价模型对其旅游资源的价值进行评价,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措施,以期望济南南部山区在旅游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建设海西旅游区的背景下探讨福建土楼的旅游开发,分析福建土楼的特征与空间分布.通过SWOT分析法对福建土楼旅游开发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整合区域土楼旅游资源、完善土楼旅游产品系统、加强市场营销力度、努力打造“福建土楼”品牌等推进海西旅游区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辉县市旅游资源丰富,但在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开发建议:因地制宜,合理高效利用;大力投资开发山区公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展植树旅游;加强旅游纪念品、饮品及特色食品的开发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文化旅游备受关注,旅游文化化和文化旅游化成为学界、政界和旅游开发者共同讨论的话题。从泉口土家族乡田野调查的情况来看,边远山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分布及交通等基础设施的现状决定了文化旅游化或旅游文化的基本特点。在文化资源开发条件尚不成熟的现实背景下,做好规划,加强保护,着眼开发,是边远山区确保文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文化旅游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福建大田板凳龙舞历史悠久,富有地方民俗文化特色。板凳龙制作工艺精巧,具备审美价值,龙舞活动具有观赏和体验价值。大田板凳龙舞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采用传统博物馆展示型静态开发模式以及民俗体验开发模式、节事旅游开发模式及旅游商品开发模式。保护与创新利用相结合,开发龙文化旅游是福建大田板凳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福建邮票旅游资源的定义、数量、种类和价值,认为开发福建邮票旅游资源不仅能实现邮票与旅游多元文化的结合,而且对促进我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主要依托生物资源、传承历史文化、依附独特历史遗迹发展旅游特色产业,由于受整个武陵山区缺乏统一完整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资金投入不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不同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等因素制约而发展滞后,因此,旅游产业链的开发是武陵山区特色产业集群优化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关于泉州西北山区土楼旅游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介绍泉州市西北山区的土楼旅游资源.土楼是泉州古民居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土楼的旅游开发将丰富泉州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泉州的旅游资源,意义重大;并提出了土楼旅游开发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武陵山区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也存在体制僵化、低水平重复、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问题。笔者认为,通过建立和实施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合作协调、法规制约、环保优先、科技创新、教育先行、全民兴旅等机制,是深度开发武陵山区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福建山区位于福建省西北部 ,是福建省的林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本文在分析了该区的农业自然资源基础上 ,提出适合本区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模式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客家文化旅游区是福建省重要的旅游区。客家祖地文化是闽西北文化旅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福建省文化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宁化石壁是世界客家祖地。RMP分析理论是旅游产品开发的系统理论。宁化石壁客家祖地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和旅游产品优劣势明显。宁化石壁客家祖地应重视旅游产品主题性创新开发,加强RMP结构优化策略,以促进旅游资源保护、旅游市场开发和旅游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13.
詹岚 《南平师专学报》2014,(1):36-41,56
研究旅游发展模式对于山区旅游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和现实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闽东山区的实地调查和分析,立足于山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归纳出山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五种典型模式,即自然生态、农业生态、文化生态、休闲会议和生态养生五种旅游发展模式,并对其进行了具体分析,给闽东各山区县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也提出了一定建议,以期对山区县发展旅游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确定各层次指标权重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福建省滨海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认为福建省滨海旅游资源价值高、生态环境较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其旅游资源完整度差、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缺少配套旅游设施,为此,提出的开发策略是:进行科学的滨海旅游规划,明确发展方向;深挖资源价值,构建滨海旅游产品开发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滨海旅游基础设施;整合滨海旅游资源,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加强滨海旅游人才培养,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以期为福建省发展滨海旅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福建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蕴含着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深入发掘和传承红色旅游文化的精神内涵,不仅是发展红色旅游的需要,更是海西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在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福建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并结合生态旅游的内涵与福建省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从生态旅游价值、生态环境价值、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价值三方面构建福建省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构造判断矩阵,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福建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从而为福建省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贵州是一个喀斯特岩溶特别发育的高原山区 ,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基于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等特殊条件 ,贵州有着别具特色的丰富的史前文化资源、古代文化资源、近现代文化资源和喀斯特文化资源。这些资源 ,具有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和历史因素酿就了贵州文化的独特、古朴、多样性、边缘性和多元一体的明显特征。加强以贵州文化资源和喀斯特城市园林山水资源为代表的各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主要内容的重点综合开发 ,加强历史古迹、民族文化资源和革命文化资源的保护、抢救、整理、研究和开发是发展贵州经济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福建西部旅游开发必须走与东部协同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省短距离内东西部旅游资源类型差异大,旅游开发水平差距更大。福建省西部旅游开发要早出效益,必须走与东部协同之路,加快沟通东西部的旅游交通,组建东西部跨地域旅游企业集团,制订东西部旅游合作开发规划。  相似文献   

19.
论闽粤赣边客家区域旅游合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闽粤赣边旅游资源丰富,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客家文化"。该区共打"客家文化"旅游牌,走区域旅游合作的道路,其中包括在旅游业、旅游行政单位、旅游市场开发等方面的合作,将会促进该区旅游业及其他产业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福建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在定量研究福建省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并提出实行山海协作、实施政府可支配资源的反梯度投入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促进福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