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有效应对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可能出现的贫富差距扩大现象,需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初次分配以利益为驱动力提供物质基础,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对初次分配产生的收入差距进行调节,三者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其中,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初次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构建协调配套的分配制度体系可从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和有爱社会三方面着手,使三种分配方式协调联动、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已实现了从人民公社制度到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第一次飞跃",但仍需要向规模化经营和集体经济方向进行"第二次飞跃".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考察了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两条路径,提出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第一次飞跃的理论依据,这表现为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第一条路径.而生产关系改革引领生产方式演进和生产力水平跃升,则是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第二次飞跃的理论依据,这表现为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第二条路径.在对安徽小岗和贵州塘约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和经营体制的改革可以明确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发展方向,着力改变目前农地集体所有权的"空置"状况,恢复和增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收益功能.在此基础上,分类设计农地制度的三类具体形式,一是引导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大中型农地股份合作社,二是引导种田大户和家庭联合农场发展的中小型农地股份合作社,三是引导"农户+公司"模式发展的农地股份公司.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的家庭贫困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一个历史累积过程,其生成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因素背景。其中既有个体方面的因素,也有自然条件、社会文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因素。家庭贫困既体现在初次分配、再分配的主流分配层面,也体现在三次分配、通货膨胀隐性分配的非主流分配层面。在初次分配层面,在市场机制或非市场机制作用下,因生产要素数量和质量的约束而贫困;在再分配层面,因社会保障制度、财税政策、扶贫政策失当而贫困;在非主流分配层面,因通货膨胀内含的隐性分配而贫困,因以慈善为主要方式的三次分配薄弱而难以脱贫。  相似文献   

4.
2021年11月26日,"2021?帕米尔公益论坛"在喀什大学举办.本次论坛以"第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为主题,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和"文化润疆"工程,深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等重要论述,从第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的内涵、社会组织在公益慈善和共同富裕中的重要性、专业人才服务社会功能等角度分析公益慈善助推共...  相似文献   

5.
国共两党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老问题,又是一个新问题,现在仍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回顾历史,两党关系如何,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两党携手合作,对社会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第一次国共合作,打败了北洋军阀;第二次国共合作,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而第三次国共合作,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振兴、祖国的繁荣昌盛起巨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组织变革模式理论,一个较为重大的社会变革涉及到任务、技术手段、人员和组织等多方面的变革。今天在人们普遍认同学习型社会的时期,特别需要提出学习型社会中的制度变革问题。发展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如果没有制度变革作为前提,解决专业机构、人员、经费、校舍等实质性的投入问题难免要落空。本文提出,适应学习型社会制度变革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建立专业的成人教育、继续教育机构;第二阶段,对整个社会的情报、科研机构、学校、图书馆、大众传媒进行教育资源整合;第三阶段,对整个社会的工作与学习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把劳动生活、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试析梅贻琦之大学教育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梅贻琦的大学教育理念体现在:第一,强调自由地开展学术研究;第二,主张通才教育;第三,提出了网络天下人才的“大师论”;第四,确立“教授治校”制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当代长篇小说三创高峰: 第一次出现在50 年代末, 第二次出现在80 年代初、中期, 第三次出现在90 年代。纵观这三次高潮中的长篇小说创作, 无论是在题材主题上, 还是人物形象塑造上, 以及表现手法、艺术形式上都大异其趣。  相似文献   

9.
中国第二次革命是第一次革命的继承、深入和发展。邓小平的理论和实践是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的继承、纠正、开拓、发展。中国第二次革命历史任务的完成要靠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开创性领导  相似文献   

10.
行政法的便民价值是行政法的诸多价值。便民价值对行政活动至少有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行政活动必须高效;第二,行政活动必须合法;第三,行政行为必须公开。为了充分体现便民价值,应从三个方面加以重视:1.听证制度;2.行政的社会知悉权和参与权;3.强化立法上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芝加哥兴起了三次文学浪潮。第一次发生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主要表现了金钱主题,呈现的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城市形象: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以揭露城市丑恶为主题,芝加哥的文学正走向成熟:第三次发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芝城书写由城市商业中心转向边缘,由商业巨人转向社会的边缘人,作家对城市的态度由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  相似文献   

12.
日本侵华期间,曾四次诱降蒋介石,第一次在二十年代,即“四·一二”政变前后;第二次在三十年代,抗战开始之时,骄兵盛名之下,企图压降中国;第三次在四十年代初,抗战相持阶段;第四次在1945年,日本败局显露,为体面结束战争保全日本。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自贸区内政策的变化与跨国再制造企业的战略决策之间的关系,在考虑自贸区第三方检验政策、第三方检验机构的国际认可度、待再制造产品质量等级以及通关效率等对再制造物流网络布局影响的基础上,以网络设施的建设运营成本最小、物流绩效指数和环境负效应指数最高为目标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模糊隶属度函数进行求解.通过对求解结果分析发现:无论是否考虑检验可信度或环境负效应指数,企业都会将再制造中心选在自贸区内,且为主要业务运作点;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企业都以第2等级待再制造产品作为进入再制造环节的主要产品,第1等级产品几乎不进入再制造环节,而第3等级产品只有在企业自身放松第一次检测的情况下才会有较大进口运输量,但仍不会被大量放行进入自贸区内;增加第三方检验机构的国际认可度,限制简政放权制度,第二次检验未通过率明显增加,验证了自贸区简政放权制度对第三方检验可信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视角,在全面分析和深刻理解体育强国内涵的基础上,对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从战略层面对建设体育强国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强化政府的公共体育服务职能是根本;第二,用制度保障大众体育需求的公平、公正是关键;第三,大力发展社区体育和社会体育组织是基础;第四,创新民意表达机制是重点。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土地政策的历史演变(1949~197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前 (194 9年~ 1978年 )土地政策可划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徘徊时期等 4个阶段 ,土地政策在第一阶段带有明显的剥夺性、分配性、私有性和过渡性特点 ;第二阶段“一大二公”成为主要内容 ;第三阶段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第四阶段表现为徘徊性。  相似文献   

16.
文献是记录已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它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分类。查阅文献的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第二阶段是查阅阶段;第三阶段是整理加工阶段;第四阶段是精读消化阶段。  相似文献   

17.
叶娟 《阅读》2015,(15):16-17
学习课文《三打白骨精》时,戴南中心小学六(2)班的同学们围绕“白骨精”这个人物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正方观点:对白骨精的描写笔墨过多,必须删除丁晓敏:我认为《三打白骨精》中白骨精的三次变化太多了,第一次变成美貌的村姑,第二次变成年满八旬的老妇人,第三次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这样变来变去,是不是重复、啰嗦呢?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历了三次伟大创新。第一次经济理论创新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第二次是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次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社会主义与多种经济成分的关系和公有制经济性质与实现形式关系。  相似文献   

19.
教育分流制度是新加坡教育的核心制度。其出发点是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教育;其关注点是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开发学生智力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取得了巨大成功第一,施行因材施教,成功降低了辍学率;第二,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有利于全民素质的提高;第三,教育制度的改革配合经济发展,培养国家需要的各种人才。  相似文献   

20.
青阳腔产生四百余年来,青阳腔研究成果丰实,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但是百年来的研究至而今已陷入困境。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客观原因:研究资料的缺失,第二是主观原因:研究者对资料的漠视、研究者对前人研究结论的重复、研究者学养的不足,第三是现实原因:地方利益干扰下的学术研究。青阳腔研究有五大难题:第一、青阳腔发生的民俗背景研究,第二、青阳腔传播的民俗动力研究,第三、青阳腔留存的民俗内涵研究,第四、青阳腔滚淍艺术研究,第五、青阳腔比较研究,除此五大难题之外,青阳腔研究尚有一些关目也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