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颗粒剂的制备"为项目案例,从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介绍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采用项目驱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做合的一课堂组织形式,充分运用各种信息化手段和资源,化解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热情,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信息化教学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实现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优化。本文以连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连锁门店促销技巧》中"顾客异议处理"为例,进行信息化的教学课程设计,主要从课程的教学对象、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3.
化工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当下面临的一大现实而又紧迫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化工类核心专业课程《化工单元操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以"萃取技术"项目教学为例,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中药学》课程存在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引进"一体两翼"教学模式,对金银花教学单元进行科学、系统的教学设计,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果。方法:基于"一体两翼"教学模式,根据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以金银花为例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运用直观教学法、PBL、CBL、TBL等多种教学法。结果: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结论: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顶层设计,良好的教学设计能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为例对信息化教学设计中采用的策略和实施过程进行了阐述。从教学情况分析、教学策略、教学实施、评价反思四个方面介绍了以网络安全的攻击与防卫为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实例。教学实践证明通过信息化教学设计反映出的教学效果显著,为高职院校任课教师实施信息化教学提供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国际货物运输线路"这一单元为例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阐述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设计,优化教学效果,以促进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相关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7.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文章结合SPOC课程的特点和高职教学改革实际需求,探究信息化教学如何与传统课堂有效融合,基于BOPPPS模型进行了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设计,在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了《网页制作技术》SPOC课程,实施了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利用平台统计功能分析了学生学习行为轨迹,并做了标准化测试。结果表明,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效果良好,能实现课堂效率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教学设计是以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需要.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其目的是优化教学效果.本文以多媒体课件"The American South"的教学设计为例,以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整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实现教育信息化,达到有效改善学习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教学设计理论中"肯普模式"的四个基本要素分析,构建出混合教学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框架,以《网站建设与维护》课程为例,探讨了采用混合教学模式的高校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资源的建设与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并对采用该模式的教学效果与今后的研究内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光谱分析技术》是高职院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以可见分光光度法为例,对学习内容、学习者情况进行了科学分析,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过程及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教学设计,并运用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载体、"教—学—做—评"四位一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创新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我国远程教育生源复杂,若不考虑学习者的个性化特征与需求,势必会降低远程教育的质量,因此如何为远程学习者提供差异化教学,是当前远程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起着导向作用,与学习活动及学习支持的设计息息相关,差异化教学目标设计是远程教育差异化教学的基础工作。在微观视角下,远程教学目标的差异化设计应以学习过程三阶段(即信息接收、信息组织与分化、问题解决)假设为基点,使用言语信息和智慧技能来解释行为目标,用问题解决来解释生成性目标。由于行为目标与生成性目标有其各自的差异化设计要素,以及远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体现出不同的学习偏好,因此将教学目标的差异化设计要素与学习者的学习偏好相匹配,即可形成微观视角下远程教学目标的差异化设计流程。这一设计流程为如何设计差异化教学目标以及开发测量学习者特征差异的实践工具提供了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基于工作过程学习情境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思路,重点强调了教学方法的改变与教学内容的挑选设计,以及学习情境的设计流程。举出一个学习情境设计实例,对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进行了说明,并分析了教学方法改革对学生和教师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这一学习情境设计实例也为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活动理论强调教学活动过程的实施要以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为中心,学习活动的设计对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作为一种新的在线教育模式,实践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革命性地颠覆了传统课堂的组织与管理方式。与传统网络课程相比,MOOC更强调教学模式的完整性.并以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师生交互点燃了国内外众多学习者的参与热情。为此.通过以活动理论为指导,结合学习活动设计的基本框架和MOOC的特点,分析MOOC学习活动的类型、学习资源和环境、学习者角色以及分布于社会网络中的交互信息等因素,尝试构建一个MOOC环境下学习活动设计模式,为MOOC课程在国内的设计和开发.提供理论框架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4.
微课是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中的研究热点。高校计算机专业开设的程序设计课程知识点多,学生不容易掌握其应用,而企业缺乏的正是实操强的高技能型人才。本文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介绍了微课教学法在程序设计课程中的一次实施过程,以此探讨一下教师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微课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相似文献   

15.
六步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教学环节,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一种教学设计。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及技工教育一体化教学的主流。教学中,选取典型工作任务,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给学生创造真实的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远程开放教育生源复杂,对远程学习者进行分类培养是远程教育的现实需求。然而,当前远程教育教学大都对所有学习者提供完全相同的目标和条件支持,忽略了学习者特征和需求的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及提升远程教育效果。如何为充满差异的远程学习者提供符合学习者特征的、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差异化教学是当前远程开放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起着导向作用,其分析与设计是教学工作的起点,差异化的教学目标设计是远程开放教育实施差异化教学的首要工作。教学目标的差异化维度包括目标起点、目标终点、目标容量以及目标程度四个维度;远程学习者的初始水平、学习投入、学习能力是影响教学目标差异化的关键特征。在进行差异化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对教学目标进行精细化分析,然后基于学习者关键特征收集学习者信息,最后在完成二者的基础上,通过设定最低目标以及建立学习者特征与差异化教学目标对应关系的方法来生成差异化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在新工科和"互联网+"背景下,将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高校教育的必然趋势。借助蓝墨云班课,结合《工程热力学》课程及油气储运专业特点,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评"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增强了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且基于蓝墨云平台对班课成员数据统计和导出数据明细显示,过程性考核更加科学合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优化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技术在现代教育教学领域日益得到应用,能够有效辅助基于网络大数据的教与学及教学管理,为教学过程提供智能性的决策支持,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从学习分析技术的视角,对网络开放课程“新理念英语”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课程在慕课平台两轮教学实践生成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揭示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行为、课程互动模式、学习成绩分布等情况,整体了解课程健康度,为后续课程进一步优化设计及实施应用提供依据,进而切实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Focusing attention on model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during design and development phases can become the key to integrating evaluation in a teaching development project. This article reflects on an experience in planning and conducting an evaluation of a prototype of a new technology-based teaching initiative. The learning experiences designed as part of the prototype were explicitly built on a model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is had implications for evaluation not recognised in many evaluation manuals. Aligning evaluation to a model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s revealed to be complex in the sense that an initial model needs to be interpreted and extended to include reference to underlying epistemological assumptions. Yet aligning evaluation with an extended model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simplifies and assists the process of evaluation including the choice of methods, analysis of the data and determining improvements. It directly links evaluation to design and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20.
陈錞 《职业技术教育》2005,26(35):75-76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学制、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其教学过程设计方法应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按职业岗位分析和开发教学过程,遵循最经济、最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从信息资源设计、学习方法设计、学习情境设计、教学组织设计等内容出发,确定课程结构,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