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近年历史高考的发展趋向看,考查已不局限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运用史实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方面也在不断加强。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重视思维训练,帮助学生构筑知识体系,培养良好的记忆方法便成为当务之急,这也是高考历史高效复习的基本策略。下面就来谈一下我在高考历史复习方面的基本做法。  相似文献   

2.
地理是一门大信息量的学科,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复习地理相对于复习政治、历史而言,注重记忆,更注重理解!高考要求你拥有雄厚的基础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那么在高考地理复习中,应如何去掌握知识,培养我们应用知识的能力呢?现将复习中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1998年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分值已占全卷的一半以上,对于考生历史成绩的高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分析这一题型的测试要点及考生答题的失误,对于今后的历史科高考复习和高中的历史教学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98年高考历史选择题,其95%以上的测试要点,是直接考查考生对于历史知识要点的记忆程度,以及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一、对于历史知识记忆程度的考查记忆能力是历史学科能力最基础的方面,也是充分发展其他方面能力的前提。1998年的选择题中,对考生记忆程度的考查,主要是看考生对于知识要点的记忆是否…  相似文献   

4.
转眼间,我们高三的高考复习已经进行了三个月.这段时间以来,开始有同学抱怨高考复习很苦、很累,觉得要背诵的东西太多、太杂,很苦恼.因此。如何提高记忆效率就成为高考复习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灵活掌握和运用记忆方法能使高考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一线的专职心理辅导教师,我特撰此文为今年参加高考的同学们加油,下面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考前进行有效的复习,可以帮助学生攻克学习中的难题,在高考中取得佳绩。高考历史涉及的是方方面面的知识,教师要在复习阶段,把更多的复习新思维和新教学融入到历史复习教学中。通过点、线、面、体全方位的复习,提高学生历史复习的效率。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高考历史复习过程中的新思维与新教学,利用新思维和新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王涛(高考总分660分,录取清华大学)说到高三的复习,我用“记忆”、“透彻”、“灵活”三个词来概括。我认为记忆是获得高考成功的前提条件。一个人的记忆库能够提供的信息越丰富,提取内容越精确,提供时间越迅速,则其思维就越流畅.考试的成绩也越理想。至于记忆的方法,总的来说,包括及时复习、多通道记忆、重点记忆和分散复习。其中,重点记忆的内容是“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内容,考前老师着重复习的内容,考试和作业中出现的薄弱知识点,每段章节中的难点和关键点。第一轮复习时,列出每章的重点内容,并及时复习,反复强化,以便以后的复习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让你欢心让你忧的2004年高考马上就要到了。那么,我们该怎样复习历史才能在高考中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呢?笔认为回归课本、阅读课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因为课本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而阅读又是历史记忆、概括、归纳、比较和分析等能力的形成和提升的前提。那么,  相似文献   

8.
陆春辉 《海南教育》2011,(12):41-41
新课改的推行,使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风格发生了大的变化。原来照本宣科、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顺应高考形势。如何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思维是提高高三复习效率的关键因素。一、史料引领,精设问题,由表及里史论结合是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许多教师要求学生强行记忆历史  相似文献   

9.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是高考历史复习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以往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是在如何加深学科难度和增加学生训练量上做文章,但是,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未必是行之有效的。在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帮助学生构建新的历史学科体系,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上应对高考,或许会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掌握基础知识在高考中是至关重要的。历史学科高考强调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实现知识型考试向能力型考试的转化,而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能力也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夯实基础知识应作为高考历史复习备考的基本方略。基础知识包括基本的历史知识、基本的学科能力(再认再现历史知识、材料处理、历史阐释、文字表达等)和基本历史理论等。由于历史知识的覆盖面较广,考查的知识点较细,因此,在历史复习中要注意打好基础,对于基本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等内容一定要形成准确的记忆,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  相似文献   

11.
高考复习阶段是学生整体拔高历史综合能力的重要阶段。新高考背景下,学术情境类试题成为重要的高考历史试题类型。历史教师应聚焦学术情境优化复习教学,发挥高考对复习教学的引导作用。文章对新高考背景下历史学术情境类试题的特点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学术情境视角下关于高考历史复习的新思考,并具体论述学术情境视角下高考历史复习教学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辅导中学生高考历史复习时,常常碰到这样一些问题:教科书和参考资料的位置该怎么摆?在复习中怎样才能做到既照顾到知识面、又突出重点?复习过程中怎样处理好记忆与理解的关系?等等。下面我们谈几点十分浅陋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从长期的复习教学和多次高考阅卷经历中,笔者认识到学生在复习备考和高考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三个不到位”,即: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掌握不到位;历史问题的分析和思考不到位;背景材料的理解和运用不到位。要克服“三个不到位”,就必须过好“三关”,即:扎扎实实过好基础知识学习关;认认真真过好材料阅读理解关;实实在在过好学科知识综合关。要过好“三关”,文综高考历史复习教学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相似文献   

14.
“历史是一门思考的学问,不是一门记忆的学问。”然而,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尤其是高三复习课,留给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却很小,有的甚至是直接要求学生牢固记忆,最高层次也只不过是纵横联系地记忆。为何?是高考的指挥棒所指,这是常见的答案。真的是“指挥棒”的指向问题,还是师生对高考的解读出了偏差?高考结束后,网上就有人反映:学生只要背背书就可应考且能得高分。是否真是如此?我认真做了试卷后,不完全赞成这种观点。今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选择题第11题就令人眼前一亮,它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解答此题不是背背书就能解决问题的。原题为…  相似文献   

15.
胡小力 《中国考试》2007,(12):20-23
通过复习便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理解后的知识更便于记忆,“你所不理解的东西是你无法占有的”.复习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对知识的理解将机械记忆转化为意义记忆,把记忆内容简要化、图像化、表格化常常是有效的方法.例如词汇记忆是高考英语的重要内容,没有词汇知识基础,语言运用能力就是无源之水,因此,词汇的巩固提高是高考备考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英语学习以记忆为主,课堂教学往往只是瞬间记忆和短期记忆,微循环复习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可以让学生形成长期记忆甚至永久记忆,减轻高考总复习的压力,所以重点介绍微循环复习法及其运用特点。  相似文献   

17.
林起汛 《考试周刊》2015,(2):134-135
<正>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要求抓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因而虽时间长,但教学任务重,一轮复习成效如何,关系到高考成绩,下面谈谈如何搞好历史一轮复习。一、重视课标、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课标、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是历史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考历史复习的依据。一轮复习要在准确把握这三个考纲文本的基础上,明确高三复习的内容和能力要求。课堂教学要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因《考试说明》在每  相似文献   

18.
历史学科的应用能力,是指人们站在一定的思想政治立场上,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来构建和阐释历史事实的能力。应用能力是建立在记忆和理解基础之上的,同时它又是记忆和理解的目的所在,记忆和理解最终是为了应用。从当前高考文科综合考试命题的改革和发展趋势来看,高三历史复习中对应用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并针对当前高考命题改革的方向,对文科综合测试当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应用能力作一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进入高三后,历史开始全面复习。要想提高复习效率,高考考出好成绩,历史复习必须要过六道关。一、历史知识点的强化巩固关当今高考历史命题能力考查特别凸显,然而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力将会成为空中楼阁,高考试题虽然强调能力考查,但仍有许多知识是源于教材的。因此,高考历史复习一定要过基础知识的牢固巩固关,从标题到前言、正文、图表、文献资料等,必须要了  相似文献   

20.
五月,高考复习已进入冲刺阶段,这段时间复习效果的好坏对高考有很大的影响。高考的要求有三个层次: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谁能在同样的时间内,更好地记忆,更好地理解,更好地应用,谁就将成为笑到最后、笑得最美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