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西方各国在进入资本主义阶段之后,一直非常重视对政府工作人员的任用和培养。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官制度对于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加强政府对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管理发挥了并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文官和文官制度的含义“文官”一词来自英文。中文译法不尽相同,有的译为“文官”,有的译为“公务员”、“文职公务员”或“一般公职人员”。“文官”只是意译。“文官”在西方各国都有其特定的涵义。一般  相似文献   

2.
文官(又称事务官)在当今西方国家权力结构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指的是政府行政部门中除政务官以外的工作人员。西方各国在对这一特殊集团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对各级文官的考试、录用、考核、奖惩、待遇、培训、晋升、调动、解职、保障等作系统规定的规章制度与体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官制度。  相似文献   

3.
孙寅生 《历史学习》2005,(12):23-23
在笔者接触到的中国近代史专著和高校、中学中国近代史教材中,对清末成立的“皇族内阁”中的皇族所占人数说法不一,有5人说和7人说。如中华书局版(第四版)李侃等著的高校教材《中国近代史》:“1911年5月,载沣颁布新内阁官制,撤军机处、旧内阁和会议政务处,由内阁总理、协理大臣和各部大臣充任国务大臣,总揽政务,组成所谓‘责任内阁’。国务大臣共13人……(皇族)占了5人。这届内阁于是被称为‘皇族内阁’或‘亲贵内阁’。”人教版高中统一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对“皇族内阁”(阅读课)形成表述如下:“1911年,清政府在立宪派一再要求下…  相似文献   

4.
文官制度即对文职官员的管理制度,是古代政治制度中的重要部分。它包括对文官的考选、品俸、考课、监察、致仕等内容,中国立国悠久、文官制度的历史亦漫长,演变到清代,便愈益完备、详密和成熟。研究古代文官制度不仅为探讨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提供基础,也为当前的政治改革、建立新型的公务员制度及人事管理制度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迅猛发展,清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清廷为了维持它的统治,于宣统三年四月宣布成立13人“责任内阁”: 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宗室);协理大臣那桐(满族),协理大臣徐世昌(汉族)、外务大臣梁敦彦(汉族)、民政大臣肃亲王善耆(宗室)、度支大臣镇国公载泽(宗室)、学务大臣唐景崇(汉人)、陆军大臣荫昌(满族)、海军大臣贝勒载洵(宗室)、司法大臣绍昌(觉罗)、农工商大臣贝子溥伦(宗室)、邮传大臣盛宣怀(汉族)、理藩大臣寿耆(宗室)。由于在13名内阁成员中,宗室即占了半数,舆论大哗,被讥之为“皇族内阁”。但“皇族内阁”  相似文献   

6.
教育动态     
动态日本政府考虑大学本科生毕业时需参加认定考试由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内阁官房长官、文部科学大臣,以及包括东京大学校长、丰田汽车株式会社社长等来自日本各界的有识之士组成的“教育再生会议”在近期的讨论会上一直认为有必要在日本  相似文献   

7.
在人教版和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中,两本教材对秦朝至清朝中央推行的重要文官制度“丞相制”表述存在差异,前者表述为“宰相制”,后者表述为“丞相制”并对“丞相”与“宰相”的区别加以简单解释。事实上,称这一制度为“丞相制”更合适,除辽代以外,“宰相”一直是对历代中央辅佐皇帝最重要文职官员的代称。  相似文献   

8.
近几个月以来,英国教育界接连发生两次“大地震”——开学危机和A水平考试丑闻,工党的女楷模、教育大臣埃斯特拉·莫里斯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在强压之下的她终于表示,自己无法胜任这个重要部门的掌门人角色,决心辞职。她是继前任交通大臣拜尔斯以来,今年第二位辞职的工党大臣,首相布莱尔不得不再次面对内阁重组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现行人民版高中《历史55必修一在讲到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时写到:“‘光荣革命’之前.国王有一个最高的咨询机构——枢密院,由国王指定的贵族担任枢密大臣。‘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经常召集几位重要的枢密大臣在一个小密室中商讨国家大事.英文密室一词逐渐用以指称内阁。内阁逐渐取代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这段表述使人以为枢密院是咨询机构.内阁逐渐取代枢密院始于威廉三世时期。其实不然。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内阁制的形成》(《史学集刊552011年第2期)一文对内阁的形成进行了详细阐释:  相似文献   

10.
日本《青年自立·挑战计划》的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蒋将 《职教论坛》2007,(1):56-59
《青年自立·挑战计划》是一项由文部科学大臣等5位内阁成员为促进青年就业和创业而共同推进的“国家级”的行动计划。通过对“计划”出台背景、内容、特点等的解读,在治理青年失业和构建适应新变化的“过渡体系”等方面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英国的教育和科学部设有一支四百余人的督学队伍。督学的地位特殊,他们不是由国务大臣任命,而是经包括高级主任督学及文官委员会成员在内的选拔委员会的推荐,由国王(枢密院)任命,称“皇家督学”  相似文献   

12.
在深入研究美国现代化历史进程时,我们不能忽视美国文官制度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它不仅使美国在十九世纪末形成了高效串的行政官制系统,更重要的是这一制度成为国家政局稳定,政府政策连续性的有力保证。为了全面观照美国现代化历史进程,本文试就美国文官制度的建立、演变,以及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作一探讨。“文官”一词,首先是个专门名词,其次是个法律名词,美国文官“是指除选举产生的官员、须经参议院同意而由总统任命的官员、一般工人及军官以外的所有政府文职人员”。①美国1776年宣布独立后,联邦政府任用官员的制度经…  相似文献   

13.
蒋将 《职教论坛》2007,(1S):6-59
《青年自立·挑战计划》是一项由文部科学大臣等5位内阁成员为促进青年就业和创业而共同推进的“国家级”的行动计划。通过对“计划”出台背景、内容、特点等的解读.在治理青年失业和构建适应新变化的“过渡体系”等方面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天津东丽中学王慧同学说,最近日本的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2007年1月9日上午,日本防卫省挂牌仪式在东京举行,首相安倍晋三任命的防卫大臣久间章生为牌匾揭幕。由此,“防卫厅”的门牌改头换面成了“防卫省”,防卫厅也从日本内阁独立出来,成为“中央一级主管单位”。  相似文献   

15.
明代经筵制度作为明代文官政治重要衍生物之一,同明代内阁制度、言官制度、诤谏、票拟、封驳等诸多制度与现象一起,构成了明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明代经筵制度的爬梳及对其演变规律的总结概括.进而探索明代经筵制度同帝王、内阁、宦官势力错综复杂的关系,是我们把握明代政治生活特征及其规律的切入点之一,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夺情起复是丁忧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明代文官夺情起复者主要有阁臣、尚书、侍郎等高级政务官、军务官、地方亲民官以及一些负有特殊使命的近臣。由于夺情可以合法地不守制,一些人便利用各种手段,营求夺情。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夺情行为,都会引起伦理问题,加剧党争。  相似文献   

17.
<正>统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关于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有这样一些描述:“1380年,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亲理政务,秦汉以来绵延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终结。废宰相后,皇帝选拔一些文官到宫廷的殿阁值守,是为‘内阁’。内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协助皇帝处理各种政务,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中外历史纲要(上)》也有这样的叙述:“明太祖为加强皇权,废除了自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并且严令子孙永远不许设立宰相……废除宰相后,皇帝需要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  相似文献   

18.
《尚书·周书》中的“道”概念内涵,包括“天道”、“王道”、“臣道”三个方面。“天道”是天体运行规律的意思;“王道”指君主治理国家的规范、法则;“臣道”指大臣处理具体政务时的方法。《周书》“道”概念是一个抽象概念,其内涵的递进和丰富,是中国古代文化意识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日本否定侵略战争历史的军国主义阴魂为何不散李世华近年来日本三届内阁均有内阁大臣口出狂言,公然否定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为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罪行歌功颂德。如细川内阁的防卫厅长官中西启介、羽田内阁的法务大臣永野茂门、村山内阁的环境厅长官樱井新和通产相桥...  相似文献   

20.
论南京国民政府的高等文官考试制度(1927-1937)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如平 《历史教学》2004,(12):14-18
考试院为南京国民政府最高考试机关,掌理考选、铨叙事宜.考试院自成立到抗战前,为选拔文职官员共举办四届全国性的高等考试.本文通过对四届高等考试的组织、经过、录取、分发和任用等方面的考察,认为其考试组织严密、录取公平,一定程度地体现了现代文官考试与选拔制度的精神.但大部分录取人员长期得不到任用,考选与任用脱节,使文官考试制度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