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人小幽默     
东坡问字王安石写了一部书叫《字说》。有一次,苏东坡写了个“坡”字,去问他是什么意思。王安石回答说:“坡就是土的皮。”苏东坡说:“难道滑就是水的骨吗?”王安石无话可说。雨果登记法国大作家雨果有一次出国旅行,来到某国边境,哨  相似文献   

2.
苏东坡让道悟联一代文豪苏东坡13岁时,一日郊游,他信步田埂,不料碰上一挑泥农妇,二人各不让路。此时小东坡大言:“万般皆  相似文献   

3.
近读苏东坡文集,方知苏小妹为苏东坡之姊而非其妹。苏东坡为乳母所作之基志铭写道:“事先夫人三十有五年,工巧勤俭,至老不衰。乳亡姊八娘与轼。”八娘何人?据《苏诗总案》记载:“东坡姊八娘……不得志卒”,司马光在《苏主薄夫人墓志铭》中也曾提到:“幼女(即八娘)有夫人之风,能属文,年十九,既嫁而卒。”可见,八娘乃苏东坡之姊。据苏东坡所言,他只有三个姐姐并无妹妹。大姐早亡,二姐和三姐也都在东坡年少时先  相似文献   

4.
<正>黄冈市东坡小学地处文化古城黄州,毗邻美丽的苏东坡文化主题公园——遗爱湖公园。黄州对千古文豪苏东坡具有重要意义,他的文学代表作“一词二赋”、书法代表作《寒食帖》都作于黄州。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强调,苏东坡到黄州“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教师应该立足东坡文化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以更好地达成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5.
张之洞平生极佩服苏东坡,在思想上与苏东坡共鸣,在社会活动中多年来尊崇苏东坡,在为人处事上各方面效仿苏东坡,弘扬东坡精神,推行东坡举措,诸如此类都可称为张之洞的东坡情结,因此使张之洞的人生打上了苏东坡的烙印。  相似文献   

6.
谜宫     
《家长》1999,(6)
东坡索物某地有一茶山,山间有一寺院。苏东坡时常进寺吟诗作赋,老和尚待他十分热情。一日,苏东坡打发一仆人到寺院去要东西,并让他头戴草帽,脚穿木屐。仆人问他去要什么东西,苏东坡笑道:“只管前去,老僧  相似文献   

7.
“狗啃河上骨;水流东坡诗。”相传苏东坡谪居黄州期间,常与好友佛印和尚诗联往来。仲秋一天下午,他们二人泛舟长江,对饮倾谈。苏偶见一条大黄狗在岸边啃骨头,随口吟出上联,请佛印对。佛印知是东坡在取笑他,思索片刻,随即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扇子扔向江中,同时脱口对出下联。这是巧用“河上”即“和尚”、“诗”即“尸”谐音的一副妙联。吟罢,两人相视大笑。  相似文献   

8.
今年元旦,应朋友之邀我到黄岗一游,实是冲着苏东坡去的。黄岗有东坡赤壁,"东坡赤壁位于古城黄州西北,因赤崖如壁,故称赤壁;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贬居黄州,常游于此,并写有著  相似文献   

9.
趣味园     
1.猜杜诗。苏东坡与黄山谷、秦少游、佛印和尚同游一深山古寺,见壁上抄有一古人诗句“林花着雨胭脂”,而句末一字已被蜗牛涎液所侵蚀。侵蚀的是个什么字呢?东坡猜是“润”,山谷猜是“老”,少游猜是“嫩”,佛印猜是“落”。回来的路上,四人争论不休,你能猜出杜诗句中最末一个字吗? 2.猜哑联。有一次,佛印和尚与苏东坡在江上泛舟。东坡见岸上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便用手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顿有  相似文献   

10.
黄州是苏东坡重要的人生驿站,苏东坡是北宋文艺黄州高峰的首席攀登者。黄州神奇的“山水风月、农耕劳作、文化古迹、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首次铸就了东坡及其多元文化,因而黄州就成为东坡多元文化的发祥地。黄州,这座早被东坡认作是新生地的小山城,也就成了他人生历程中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1.
传说,苏东坡有个聪明的妹妹苏小妹,其诗才在东坡之上。一次妹妹出题考哥哥,要大哥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不假思索,张口就来:前句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不屑,讥之曰  相似文献   

12.
名人名亭     
范仲淹与范公亭范公亭在山东益都县外阳河畔。宋代范仲淹曾为青州知府(州治即今青州市),居官清廉,遗爱在民,范仲淹建亭醴泉之上,后人称范公亭。欧阳修与醉翁亭醉翁亭在安徽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相传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命山僧智仙建亭酿酒,以为游憩之所,欧阳修常登饮酒,“饮少辄醉”,故名醉翁亭。苏东坡与东坡亭东坡亭在广西合浦县廉州镇,相传为苏东坡居住遗址。此处有一集苏东坡诗句的楹联,联曰:“最宜月白风清夜,犹角橙黄橘绿时”,为东坡亭平添雅趣。  相似文献   

13.
东坡鱼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而且善于烹调,至今流传有东坡肘子、东坡肉、东坡鱼等名菜。  相似文献   

14.
苏东坡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他生平有一大爱好,就是参禅道佛。交一好友,名曰佛印。有一次,苏东坡到金山寺与佛印一起坐禅,问佛印:"禅师,你看我坐禅的样子如何?"佛印看了一下苏东坡,点头赞道:"像一尊佛。"东坡非常高兴,佛印随口也问东坡:"你看我的坐姿如何?"苏东坡揶揄地说:"像一堆粪!"苏东坡高兴地回家,告诉苏小妹说:"我今天赢了佛印禅师!"苏小妹颇不以为然地说:"哥哥,其实今天输的是你。禅师的心中有佛,所以才看你如佛;你心中有粪,所以才视禅师为粪。"  相似文献   

15.
在北宋中后期,苏东坡一生的行踪横贯东西、纵连南北,不仅给后世留下了灿烂的文学艺术财富,更是被当代网民称作“行走的《舌尖上的中国》”,他那双“唯一放不下的筷子”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美食文化宝藏。现代东坡美食的研究者更是从苏东坡的故事和诗文中得到启发,研发出各具特色的东坡宴。本文以东坡宴及其内涵为研究基础,阐述黄州东坡宴的研发与推广路径,为黄冈市打造东坡美食名城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正>前不久,笔者游览西湖,在欣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美景的同时,听导游小姐讲了一个"心有莲花"的故事,引发颇多感想。这是关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一则轶事。一天,苏东坡与好友高僧佛印在一起闲聊。东坡问佛印:"我在你眼里像什么呢?"佛印双手合十,郑重回答:"像一朵莲花。"东坡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像什么吗?"看着佛印疑惑的目光,东坡故意顿了顿,笑日:"我看你就像一堆牛粪。"佛印不语。东坡自以为占了便宜,  相似文献   

17.
硬件奠基科研导向特色驱动──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东坡小学东坡小学,顾名便知学校与“苏东坡”有着不解之缘。是的,我校正是在宋代大文豪苏轼途经宜兴为授书讲学而筑的“东坡书院”遗址之上建造起来的。至今,校内尚有各代衙官所推臆修复的祠屋、讲堂、匾额、楹幅,因而...  相似文献   

18.
苏东坡:“八面受敌”法据元人陈秀明《东坡文谈录》记载:“东坡与王郎书云:少年为学,每一书作数次读。当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不能兼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且只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事迹文物之类,又别一次求。他皆仿此。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语。”苏东坡讲的“每一书作数次读”,每次“且  相似文献   

19.
东坡菜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东坡文化是东坡菜的灵魂。苏东坡谪居黄冈期间制作了一些美味佳肴。黄冈东坡菜的发展要立足于传承东坡美食文化,形成富有黄冈地域色彩的东坡菜肴体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从东坡文化的弘扬、东坡学说的探讨、东坡在史学上考证的贡献这三个方面,论述了朱靖华专著《苏轼论》的历史贡献,指出苏东坡是一位旷世无双的全能文士,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极其丰硕的建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