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中国盆景作为一种诗情画意的高等艺术应与盆栽有所区别。但是,在盆景艺术大发展的今天确有把二者混为一谈之感;在日本称盆景为盆栽也使国人效仿;在某些展览会上的展品中。有的把硕果累累的柑桔盆栽或结了果的苹果树盆栽称为盆景,也有的把可供观赏的孤石再配上几架称为盆景等等。由此可见在盆景理论研究中。搞清盆景与盆栽的含义、联系及区别是很有必要的。 1 盆栽与盆景的联系 我国最早出现的盆栽为草本盆栽,从浙江余桃河姆渡出厂的刻有盆栽图案的二块陶器残块,一块是五叶纹陶块,在一个带有短足的长方形花盆内阴刻着一株万年青状的植物,共五叶。一叶居中挺拔向上,另四叶分  相似文献   

2.
适用年级、学期:小学高年级全学期活动安排: 一、激趣 a.展示几盆课文盆景.学生欣赏。 b.让学生找出盆景表现的是哪一首诗或课文中的情境。学生讲述、背诵相关课文。 c.告诉学生:这种展现课文内容的盆景叫课文盆景。它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有生命的课本。  相似文献   

3.
根据本校校本课程的安排,设置了"室内盆景制作"课,以教给学生盆景制作过程中一些简单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制作出有一定欣赏价值的盆景。1材料的选择盆景制作有三要素:盆栽、盆钵、几架。考虑到学生选购材料的难度,因此在材料选择上尽量选用一些美观、易活、价廉的材料。1.1盆器的选择一般盆器最好是选用底部有孔的,有利于多余水分的排走,如果盆钵底部没有孔,可用打孔器来帮助,也可以建议学生制作水培的植物。盆器  相似文献   

4.
《盆景学》是中等园林专业的~门专业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盆景技能为手段,以让学生会动手创作与养护盆景为培养目标。为实现教学目标,本文运用先进的项目教学法与教学实际案例出发,介绍了盆景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和评价等实施过程及其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5.
科技馆作为青少年科普活动中心,随着时间推移,新鲜感不再,展品利用率低下。为解决这一难题,文章主要从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视角,以科技馆展品为载体,开发学校校本课程,高效利用好科技馆展品,实现展品与科学教育的结合,借机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启发学生跨学科、连锁思维能力,实现育人价值最大化,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今年暑假前,在天津幼师举办了本市师范学校、幼儿师范学校学生书法、美术作业展览。参加展出的有市、区、县十四所中等师范学校学生的课堂和课外作业。展品中反映了各校在全面贯彻中师美术教材的教学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从215件展品  相似文献   

7.
我校物理组组织初二3班学生,利用暑假中的半天时间,在天津科技馆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光学复习课,借助展品实物的帮助,边参观边复习。学生普遍感到收获很大,动手能力、思考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都有提高。一、精心备课我们带着初步方案,在馆方的配合下,用了一整天时间进行现场备课。(1)在光学奇观展区挑选能与初二光学知识联系的展品,确定要参观的项目。(2)对选中的展品,就其外观、所形成的现象、内部结构、原理、应用实例等逐个弄清,教师先做到心中有数。(3)就选定的展品进行分类,并按类别设计导学提纲。回校后,我们编写…  相似文献   

8.
展示作品要有可观性、可读性、可感性,更要有可学性。学校是以学为中心,展品也不外乎。除了触动,还要有"脑洞"。展品以学生自己或与人合作的作品为主,鼓励创作,提倡能反映出研制过程的作品。校园文化建设中少不了学生作品的点缀,实质上学生作品是学校文化的灵魂。有生气的校园,方有鲜活的文化。我们总想在校园文化里揉进满满的学生情怀与生命自觉。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教育》2010,(3):F0002-F0002
仑山湖畔、沪宁高速陈武道口,有一所沐浴着“东乡文化”灵气的江苏省实验小学——句容市边城中心小学。学校秉承“致力于激发每个学生潜能和创造力,为学生感受成功、体验成功构筑舞台”的办学理念,确立“求实、规范”的校训,以浆塑盆景制作为特色项目,从自然中捕捉灵感、在平凡中创造神奇,创作了数百盆形态各异、雅俗共赏的盆景作品。  相似文献   

10.
除去文学、翻译和编辑方面的贡献,在盆景艺术方面,周瘦鹃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主要是因为周瘦鹃的盆景造型中含有深厚的文学底蕴,深受吴文化滋养和熏陶。周瘦鹃的盆景艺术,推动了"苏派"盆景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对周瘦鹃盆景艺术的传承,开创了"苏派"盆景艺术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1.
泰州盆景作为扬派盆景重要内涵之一,与扬州盆景一脉相承,不仅有着地域渊源、文化渊源,而且盆景艺术渊源交汇,泰州盆景艺人对两地作出的贡献值得大书特书.本文依据中国盆景发展脉络,梳理了泰州盆景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盆景乐园     
李志伟 《红领巾》2008,(11):16-17
老王喜欢养盆景,在小小的花盆中,竟然长出遒劲的松树,实乃鬼斧神工。不过盆景虽美,它总是静态的。如果在盆景中有大人游玩、小孩玩耍,那才带劲儿呢。  相似文献   

13.
祁增举、杨景福、刘艳丽,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果树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利用一块建筑废地,三人一起创立了果树盆景创业基地。  相似文献   

14.
DC炫特区     
《大学生》2012,(6):6-7
盆景迷日本艺术家Takanori Aiba的城堡盆景将盆景艺术提升到一个新水平。盆景中房屋、桥梁、阳台和塔楼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喜欢观赏盆景,因为盆景长得好看。栽种盆景先要在头脑中设计好式样,然后通过不断的捆、绑、扎、裁、剪、削,最后长成我们所希望的那个样子——美观整洁,赏心悦目。中国人喜欢以栽种盆景的方式去培育孩子。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盆景虽然发展历史悠久,但近代主要是在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以盆景园、盆景协会主办的展览等形式为人们所欣赏。其真正作为一门课程在农林类院校开设,则比较晚,如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至1984年才开设《盆景学》这门新课。现在,全国各高校的园林专业也都相继开设了此课。为了促进《盆景学》教育以及我国盆景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和不足,以改进盆景课教学。一、存在问题1.师资严重匮乏。《盆景学》作为一门新课,走进高校课堂的时间不长,还没有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一些学校把它定为专业基础课,有些学校称…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喜欢观赏盆景,因为盆景长得好看。栽种盆景先要在头脑中设计好式样,然后通过不断的捆,绑,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技术》2018,(4):61-66
近年来,随着公众对博物馆要求的提高、虚拟现实技术的日益发展,运用现代数字化技术提升展品的创造力与吸引力,激发参观者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已成为当今博物馆尤其是科技类博物馆的必经之路。虚拟现实技术以其先进的动态影像、沉浸式的体验特征、丰富的交互作用成为科技馆进行科学创新与传播的重要手段。文章从虚拟现实技术在科技馆中的展品应用出发,通过剖析美国哈佛自然历史博物馆中"生命进化之树"虚拟互动展品,借以"5W传播模式"探究虚拟互动的场馆展品信息传播要素,探索其如何促进参观者与虚拟展品进行深度交互,构建基于虚拟互动的场馆展品信息传播模型。  相似文献   

19.
对节白蜡是我国特有珍稀植物,是优良的盆景材料。以获奖作品《枯木逢春》为例,介绍在树桩种类选择、胚桩处理、栽植与养护、繁殖与修剪各个环节应注意哪些问题。在创作盆景作品时,尤其要注意盆景的宾主关系和意境美。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川派盆景的艺术特点与巴蜀地区的文化资源环境特色入手,对川派盆景形成的艺术渊源进行解析,阐述了川派盆景在我国盆景艺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将其取得艺术上的巨大成就归结为文化、地域与资源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