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文婷 《今传媒》2016,(9):62-63
英国“脱欧”公投尘埃落定,51.9%比48.1%的结果注定了英国将离开欧盟。但就在投票结果公布的几小时之后,英国民众反悔,要求举行第二次公投。虽然英国政府明确表示不可能举行第二次公投,但该事件反映出的问题不能不引起关注。本文将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浅析该事件暴露出来问题,重点分析民众反悔行为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杨驰原 《传媒》2016,(15):25-26
从6月23日到7月22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国际上有两大新闻值得我国新闻界关注:一个是英国“脱欧”公投,一个是美国大选希拉里团队近2万封电邮被公开事件。这两大事件之所以值得关注,不仅是因为事件本身的新闻价值,更在于事件背后关于媒体的倾向性和被操控问题,这对于一向标榜新闻客观公正的西方新闻界不啻是一个巨大打击,从中折射出了西方新闻观背后的丑陋现实。  相似文献   

3.
随着2019年7月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接替特蕾莎·梅(Theresa May)成为新一任英国首相,关于英国脱欧的讨论再次受到各方关注。时间拉回至2016年6月23日,在彼时高涨的反全球化、反区域一体化浪潮中,英国脱欧阵营以51.9%的得票率赢得脱欧公投胜利,从此英欧历史被改写。英国作为加入欧共体近半个世纪之久的民族国家,为何会在短时间内对欧盟成员国的身份认同产生转变?是什么因素导致英国在全球化、区域化融合的背景下产生如此强烈的保守和排外情绪?本文从媒介嵌入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角度讨论新一轮反全球化思潮的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4.
"后真相"和"后真相时代"在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为美国总统后,被西方知识精英捧为热词。这两个概念是英美自由知识分子无视真理的来源而制造的假象,用以歪曲和限制民众对社会真相的认识。鼓吹"后真相"和"后真相政治"既是西方主流媒体及其精英对他们信念的执迷与幻觉,又是他们掩盖预测美国大选和英国脱欧遭到惨败的遁词。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一种新型报道形态——数据新闻横空出世,它是数据技术对新闻业全面渗透产生的结果,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新闻的生产流程和报道模式。本文选取网易所推出的数据新闻板块"数读"为例,解读网易"数读"的内容设置,在此基础上归纳其特征。对比英国《卫报》的数据新闻,分析我国门户网站数据新闻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裴永刚 《编辑之友》2018,(5):101-106,112
英国在脱欧后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强,波及传媒产业,尤其是电影业.相对于传统媒体,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智能手机超越笔记本成为主要的上网工具,移动广告支出年增长率超过50%;英国脱欧后传媒产业面临欧盟资助锐减、产业链重构和人才流失等问题;对于英国传媒产业的未来发展,数字化成为传媒产业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媒介规制程度将会加深、智能手机作为最重要的上网工具占比将达到50%、媒介使用的代际和性别差异会更显著、用户总媒介使用时间会继续增长、数字媒体商业模式从广告转变到用户支付、用户数据管理成为新媒体时代的财富储备、人工智能日益受到传媒业界关注.  相似文献   

7.
一场原以为平淡的苏格兰独立公投在最后十天突然逆转,英国在分裂的十字路口胆战心惊地兜了一大圈。9月19日,结果出来,55%险胜让卡梅伦松一口气,但在弥漫全英国的释然气氛中,过去两年多因“苏格兰独立”所引发的种种困惑依然存在。公投虽然说不但英国已被深刻改变。英国修复伤痕将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8.
徐翠萍 《传媒》2018,(13):52-54
"数据新闻"在互联网时代才真正迎来了自己的全速发展时期.文卫华、李冰在《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报道——以英国<卫报>为例》一文中将"数据新闻"定义如下:数据新闻形式上图表数据为主,文字为辅;实践上,记者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挖掘等,或从海量数据中发现新闻线索、拓展新闻主题,最后将数据用可视化技术,以形象化、艺术化方式呈现,为读者提供系统客观的报道和良好的阅读体验.这是笔者认为最符合中国数据新闻现状的定义.在国际数据新闻领域,《卫报》是业界公认的先锋和模范.作为英国第二大全国性日报,《卫报》充分将传统媒体与新技术巧妙结合,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数据新闻形式.  相似文献   

9.
黄娟 《传媒》2015,(18):58-60
200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确定了打造"数字英国"的战略,开启了数字化生存的探索模式.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催生了数据新闻的产生和发展,使其成为新兴的新闻形态.虽然在形式上,数据新闻与传统新闻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数据新闻能够处理更为庞大的数据,加上可视化的数据处理手段,使新闻内容更加丰富可信.当前,数据新闻已经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各大新闻媒体纷纷尝试进行数据新闻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动态     
《青年记者》2012,(4):82
英国:新闻集团同意赔偿"窃听门"受害者国际报业出版商默多克的新闻集团英国分支国际新闻公司1月19日与包括英国影星裘德.洛、英国球星阿什利.科尔和英国前副首相约翰.普雷斯科特等名人在内的一些"窃听门"受害者达成和解,同意给予赔偿。据此间媒体报道,洛将获得13万英镑(约合20万美元)的赔偿,他的前妻萨迪.弗罗斯特获得5万英镑(约合7.7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7,(6):95-101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假新闻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在2016年美国大选和英国公投之后,"后真相"和假新闻逐渐成为全球媒体和公众关注的对象。2017年欧洲国家普遍面临大选,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网络媒体中假新闻的泛滥,对欧洲国家的民主进程也形成了威胁。本文详细梳理了英国、德国和法国等国家的假新闻治理措施,并对未来治理假新闻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苏格兰民族党人认为,小国家独立后都能过上好日子。但英国的卡梅伦知道,苏格兰选民听得进去他在签署"爱丁堡协议"后说的一番话,"我们联合在一起会更好、更强、更安全、更繁荣"为苏格兰赢得独立公投权后,萨尔蒙德要转换一下角色,接下来他要尽可能地说服每一个有投票权的苏格兰人在两年后投下赞成票。对于身为苏格兰政府首席大臣的萨尔蒙德来说,他和英国首相卡梅伦于10月15日签下的"爱丁堡协议"是他多年来致力于推动的苏格兰独立运动所迈出的重要一步。只是这远不能说是萨尔蒙德的一次胜利,而应是其政治生涯的一次豪赌。如果两年后的苏格兰全民公投中苏格兰实现了独立,不出意外的话,萨尔蒙德将是苏格兰的首任首相,他的"以‘国父’  相似文献   

13.
《青年记者》2012,(6):62
英《金融时报》最近报道,英国报业丑闻迫使新闻集团关闭了旗下《世界新闻报》。迄今为止,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已经为此花费了至少1.95亿美元;这正如它所警告的那样,现在无法预测未来会因窃听电话丑闻而花费多少。新  相似文献   

14.
正乌克兰形势发展变化的速度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因为事前民意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公民赞同加入俄罗斯,克里米亚公投的结果不会出人意料。人们在观望和预测的是,普京是否会立刻承认其独立,是否会接纳其入俄申请。然而普京没有留给人们观望的时间。当地时间3月18日,俄总统普京、克里米亚议会议长康斯坦丁诺夫、克里米亚总理阿克肖诺夫和塞瓦斯托  相似文献   

15.
麦肯锡关于大数据对各行业潜力预测己让众媒体聚焦,高德纳的显性技术热度周期图对新闻与传播学同样富有启迪意味。业界代表人物Lorenz和Bradshaw关于数据新闻制作过程的观点与业界当前的数据新闻实践,让数据新闻展现出诱人的想象空间与乐观前景。河北大学"大数据"博士课程的针对性实践发现:数据新闻的制作过程有规律可循,犹如传统新闻写作中的"金字塔"模式。它可归纳为:新闻主题发现、该主题相关数据抓取、清洗过滤、分析挖掘、交互性设计、可视化呈现、故事化讲述。核心是数据处理、交互性设计与可视化呈现。讨论与梳理业界所做的数据新闻实践,发现数据新闻带给传统新闻传播多方面影响,引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思考,譬如:大数据环境下数据新闻提升了交互性能与传播效果、延展了新闻的时空维度,深度挖掘新闻所呈现的关系、提高新闻"有向路径传播"的精准性、促使新闻在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等传播层次的融会贯通、促进大数据研究方法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6.
王慧芳  陈栋 《传媒》2018,(6):50-51
数据新闻指的是通过技术软件对数据进行捕捉、处理和分析,并使其可视化、形象化呈现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是伴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而诞生的.目前,"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已经被纳入"十三五"规划.在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数据的开放和共享是一项基础设施,届时数据开放对数据新闻的推动作用将无法估量.较之传统的新闻,数据新闻在描述、判断、预测等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拥有真实性数据采集、可视性新闻呈现、增值性内容服务、交互性的叙事主体以及互文性阅读体验五大特征.对于广大新闻工作者来说,如何充分认知这五大特征,并利用这些特征将数据新闻与新闻叙事有效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吸引读者,充分调动读者的阅读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是数据新闻今后发展的重大命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后真相"是相比于客观事实,情绪和个人信仰更能影响舆论的特殊现象,"后真相"时代便是这一现象成为普遍的时代。经过2016年英国脱欧与特朗普当选两大"黑天鹅"事件的发生,"后真相"的使用量开始迅猛增长,并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开来。"后真相"对于一个国家形象的传播过程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对一个国家内部和外部的发展至关重要,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中国要面对"后真相"时代对国家形象传播带来的各种挑战和难题,并要表现出一定的应变与调适。  相似文献   

18.
陈水扁抛出"入联公投"并致函联合国秘书长后,美国政府对此举表示明确反对。随着事态的发展,"入联公投"对台海局势以及中美关系造成的影响令人关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数据新闻的不断发展,新闻的呈现方式也在发生着转变,可视化在数据新闻中占据的地位愈为重要。英国《卫报》作为最早涉足数据新闻领域的传统媒体,在数据可视化方面取得了较高成就。本文主要是通过对2016年《卫报》的报道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卫报》的数据可视化类型,并以此来分析《卫报》的数据可视化实践给中国数据新闻发展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牛青瑞 《东南传播》2016,(8):127-129
经济新闻天然与数据密不可分,数据新闻在经济报道与数字之间找到了极佳切入点。本文以点带面,从议题选择、呈现方式、数据挖掘方面分析《中国经营报》数据新闻实践特色,从叙事视角、新闻生产方式、预测功能、价值重组方面探讨经济类报纸数据新闻的价值突破,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