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台传统村落数量众多,地域特征显著。科学的规划对于村落历史文物古迹保护、提高当地人居环境质量、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与传统村落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来看邢台市传统村落面临着村落面貌破坏严重、基础设施不健全等方面问题,针对出现的情况提出邢台市传统村落保护应以完善政策法规、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为前提,明确保护重点、加强特色景观环境的保护、通过开展旅游业促进发展等措施来进行。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问题,传统村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生存空间和载体,其重要性、资源的价值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如何保护才是有效、可持续的,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从生态学"阀限"概念入手,认为传统村落保护开发的最终目的应是"阀限"的修复,外在力量推动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都应"内化"为传统村落的自我调节能力,形成良性循环,传统村落的保护才是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乡村建设的发展在逐渐破败、慢慢消失.通过对青海东部地区传统村落的调查研究,发现其优势特征与存在问题,针对有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提出"新陈代谢式"更新保护策略和单体院落民居的改造技术措施,以此来保护传统村落,提高民居安全保障,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4.
苏州传统村落是吴地深厚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文章以陆巷—杨湾村落集群为例,对苏州传统村落的文化脉络进行了梳理,重点分析了传统村落核心价值的内涵,并提出功能多元融合、文化创新提升、区域联动开发的旅游开发思路,以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村落集群的文化精髓,并为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乡村建设的发展在逐渐破败、慢慢消失.通过对青海东部地区传统村落的调查研究,发现其优势特征与存在问题,针对有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提出"新陈代谢式"更新保护策略和单体院落民居的改造技术措施,以此来保护传统村落,提高民居安全保障,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6.
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成人教育作为一种关键手段和途径,可以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从成人教育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了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传统村落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明确了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传统村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体,其保护不仅涉及历史文化价值的传承,还关乎社区居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则强调平衡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方面的需求,以实现长期稳定和可持续性。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传统村落成人教育创新发展,本文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包括加强政策支持与投入、提升成人教育机构和师资队伍的能力、促进社区参与等。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更好地推动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并为成人教育在该领域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传统村落"白鹭村为例,首先叙述了客家传统村落保护的格局与困局;继而,从确保对客家传统村落文化元素特别是古建筑的保护、处理好客家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人"的关系问题、正确处理好建设美丽乡村与客家传统村落保护的关系、保护与利用并进等四个方面,对客家传统村落的保护及利用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湖南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拥有大量的文化遗产,其中沅陵瓦乡人建筑文化是其代表性文化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历史与文化艺术价值。几千年来,以传统木质房屋为代表的沅陵瓦乡人传统村落建筑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闪耀着瓦乡人的创造力和智慧力,是瓦乡人一笔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但随着城镇化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沅陵瓦乡人传统村落建筑文化衰落、消失的现象日益加剧,因此,培养瓦乡人的文化保护意识,坚持求真求实的原则,充分挖掘瓦乡人传统村落建筑文化的价值,加强沅陵瓦乡人传统村落建筑文化的保护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以修水县黄沙镇箔竹村为例,从人居环境现状、选址格局、承载的文化遗存和传统民居建筑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分析箔竹村的资源特色和开发潜力,提出保存原有空间形态和建筑形式、维持传统生活方式、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打造大地农业景观和重点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等措施,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有效开发,促进传统村落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保护传统村落,形成独特、魅力的景观,呼应全社会遗产保护、文化多样性保护的主流话语,是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云南的时代要求。文章以云南省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502个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百度地图的API功能和Arc GIS10.2空间分析工具,对云南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自然地理环境、少数民族分布、城镇化发展水平、道路交通发展、申报材料准备与评选标准细则等是形成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能够为云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1.
农耕文明影响下形成的传统村落是我国重要的历史遗存,随着传统村落保护的兴起,村落文化景观近年来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拥有众多的侗族传统村落,但目前对于这些村落的保护重物质而轻文化,逐渐走入误区。文章以侗族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为主题进行研究,以程阳八寨为例,对其村落文化景观构成的要素、关系、特征及演变进行分析,并从文化景观的视角提出保护策略,为其他侗族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提供借鉴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苏南传统村落红色文化档案资源众多,不仅有革命遗址等物质性的红色文化档案资源,还有红色精神文化、红色名人文化等非物质性的红色文化档案资源。对苏南传统村落红色文化档案资源的价值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调研发现其保护与开发存在一些问题,提出了苏南传统村落红色文化档案资源保护与开发的路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13.
《湘南学院学报》2021,(6):100-103
皖北古村落作为典型的传统村落,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是,在公共空间营造中存在传统空间衰败、传统建筑材料被新型材料代替、原生态特色逐渐消失、古村落产业发展单一等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下,皖北古村落可以从保护村落物质文化空间特色,设计村落整体形象标志;合理规划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产业物质空间创新;合理规划古村落精神空间元素,承载古村落传统记忆;充分依托现代网络技术,打造古村落的特色产业等方面入手,营造特色公共空间,实现对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连大学学报》2018,(1):107-111
传统村落是人类文明的根脉,是乡土建筑和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承地方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目前,传统村落保护模式主要有三种:就地保护、异地搬迁和发展旅游。法律法规不完善、保护意识淡薄、商业化过度开发、"老龄化、空巢化"等是传统村落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健全法律法规、提升营造策略、培养自觉保护意识、坚持文化自觉才能有利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从精神上重新催发对根的敬意。  相似文献   

15.
福建永安市小陶镇八一村于2013年8月被列入中国第二批传统村落名录。以永安市小陶镇八一村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调查与分析村落历史文化资源,总结八一村“布袋状”村落形态、“金线提葫芦”传统轴线等空间格局特色,并针对村落现存问题,提出划定保护范围、控制视域视廊、整治村落水系、塑造景观节点、注入现代元素等五种主要保护方法,以实现对八一村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村落承载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村落保护研究过程中亦可以感知、认同中华传统文化.本文在分析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对研究生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和当前我国研究生传统文化传承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考察调研、创新训练和成果推广三个方面,探讨了基于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的研究生文化传承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农耕文明历史悠久,在农耕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也相应孕育出了内涵丰富的村落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载体,也是传统村落文化的灵魂所聚。本文主要针对"非遗"文化视角下河北传统村落保护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了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传统村落面临着生存困境。以安徽池州为例,主要表现在村落自然衰落、保护意识不强、法律法规不健全、农民住房理念变迁等方面。为了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应建立"池州市传统村落信息管理平台",培养自觉保护意识,制定《池州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实施特色产业培育。  相似文献   

19.
生产性景观的研究是偏远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重点,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方式之一.文章梳理了长坡村保护与发展中生产性景观面临的困境,分别将生产性景观实践运用于村落庭院、村落水系、村落良田、村落其他方面四个层面.以此来探讨保留和传承乡土文化的同时,实现传统村落的转型与发展的可能性,以期对长坡村的旅游振兴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技术,以上甘棠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3ds Max三维动画技术搭建上甘棠传统村落建筑模型,将上甘棠传统村落以三维形式完美呈现出来。研究表明:运用数字化手段对传统村落文化资源进行采集、存储、设计与开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为乡村振兴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